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讓武姓的女皇直接傳位於那個武姓的繼承人武三思得了,還何苦繞那個政變的圈子?

  武三思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志得意滿過。他想不到在大唐的王朝他竟能如此地大權在握。這或許是因為顯太軟弱,太在乎那個韋皇后和上官昭容了。這就是那種典型的女人禍國,所以史書上便毫不猶豫地把李唐王朝的這一次大權旁落歸結為以淫蕩操縱政治的韋皇后和婉兒。而在這兩個干預朝政的女人中,最關鍵的那一個還是婉兒。因為是婉兒有計劃有謀略地安排武三思接近韋皇后,武三思才得以保全性命,又不斷升遷的。

  如此說來,婉兒當然就是這場宮幃之亂的罪魁禍首了。這也是為什麼歷史永遠不能夠原諒她的原因。

  三思掌制,距“神龍革命”不到一年。倏忽之間,這權力就由周到唐,又由李復武。如此將社稷兒戲般扔來扔去的責任,又該由誰去負呢?武三思?韋皇后?上官婉兒?亦或是那個沒有主見的中宗李顯?

  總之武三思便在這輾轉騰挪中幾乎榮登了皇帝的寶座。他儘管不曾坐上那真正的龍椅,但是他卻是那個連垂簾也不用的真正的幕後天子。武三思如此起死回生且劫取天下說到底還是女人相助。而他征服了女人的唯一武器也就是他的陽器。武三思先是用他的陽具刺穿了婉兒寂寞的心,然後又將王朝中位置最高權力最大的女人伺候得舒舒服服。這樣說來,在有女子參與朝政的朝廷中,一個男人擁有偉岸的陽具多麼重要。他侍奉的是女人,而他得到的卻是權力。可謂無本萬利。

  眼見李唐王朝的大權這麼快就落入了武三思手中,當時還勉強留在朝中做宰相的張柬之就多次勸諫中宗誅殺諸武,否則後患無窮。而早已被韋皇后和婉兒挾持的李顯根本就聽不進張柬之的提醒,逼得張柬之只能大聲疾呼,陛下,請千萬警覺。聖上依然我行我素。

  而張柬之等勸諫中宗貶殺諸武的消息一經傳到武三思耳中,他便首先找到了婉兒。

  張柬之的勸諫幾乎話音未落,婉兒便翩然出現在顯的面前。她也憂心忡忡地直言皇上,如今柬之諸人恃功專權,恐怕對社稷不利吧。

  於是顯被夾在了中間。每日被那兩股相互敵對的勢力擠對著。當然英雄難過美人關。到了後來,被婉兒蒙住了眼睛的李顯竟然自己也覺得張柬之們太居功自傲,甚至對朕不恭了。

  於是,此時已身為司空要職的武三思便乘勢而上,更是對中宗李顯獻上了一味誅殺五王的靈丹妙藥,他提出為將王朝的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就必得當機立斷,將張柬之等人封為郡王,看似加封晉爵,實為削奪其執政之權,唯有如此,才可能外不失尊寵功臣,內可固社稷之安。

  如此狡詐陰毒的計謀,雖出自武三思之口,但百官皆知以武三思的粗莽愚鈍,他是萬萬想不出如此精妙的萬全之策的。

  還是婉兒。

  不知道婉兒為什麼要如此死心塌地地把自己捆綁在武三思的那條戰船上,在驚濤駭浪中,隨那條大船起伏顛簸。她不僅把她的身體給予了武三思,還把她的智慧也無條件地送給了他。進而讓迷惑中的李顯覺出武三思確實是一個智勇雙全不可多得的人物。所以他寧可討伐張柬之等為他打下江山的諸大臣宰相,也要死死留住武三思。他寧可相信皇后和婉兒,因為她們才是他的親人,他的親人怎麼會加害於他呢?

  於是,果然,五王均罷其政事,被封予了郡王的遠離朝廷的閒差。然而,就是如此地貶黜了張柬之等功臣,武三思還是不肯善罷甘休。不久之後他就一不做、二不休地又羅織出了一個關於張柬之們的罪名,說洛陽的天津橋上有揭露韋皇后淫蕩行為的字條,上面籲請皇上將這個污穢的女人罷廢。

  這個偽做的字條是武三思拿給聖上的。而韋皇后當時正煞有介事地坐在聖上的身邊。韋皇后聽到那字條上的污言穢語之後就哭哭啼啼了起來。

  韋皇后接著就去抽李顯侍衛腰中的刀。她一邊歇斯底里地喊叫著,一邊拿著刀就要砍自己。韋皇后的表演顯然很到位,以至於連中宗李顯都坐不住了,和武三思一道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韋後手裡的刀奪過來。

  武三思又在一邊旁敲側擊,顯只好帶上他們親自去找婉兒,要婉兒起草將張柬之們流放嶺南的詔書。婉兒睜大眼睛驚異地看著李顯。顯然如此的一出要清君之側的鬧劇不是婉兒導演的。但是她一聽就知道這一定是韋皇后拙劣的苦肉計。

  婉兒拿起筆,但馬上又放在了案台上。她搖頭。她說她不能下筆。她看著顯時的固執的目光。她說陛下,就憑著這一紙骯髒污穢的字條,就要把郡王們發配嶺南?奴婢實在不懂。

  而就在顯的身後,很快追來了武三思和韋皇后。韋皇后一副搔首弄姿的樣子,和武三思當著聖上和婉兒的面就卿卿我我,輕薄放肆,令婉兒無比厭惡。韋後走近案台,就發現詔紙上還一片空白,她於是勃然大怒,轉身對著李顯大喊大叫:怎麼回事?為什麼詔令還不發出?莫非陛下改變了主意?

  顯支吾著。婉兒不知道顯為什麼會如此懼怕韋後。她真的都不願再看一個帝國的君主竟會被皇后如此欺壓。

  武大人真的要斬盡殺絕?

  看來只能如此了,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死。寫吧,這明明也是陛下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