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額爾登·傑拉爾(Erden Kıral),1942年生於伊斯坦堡,1979年執導首部影片《運河》(the Canal)併入圍第11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於1980年製作電影《在豐饒的大地上》(Bereketli Topraklar Üzerinde),於1982年導演電影《在哈卡卡里的季節》(A Season in Hakkari)並獲得1983年第33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和國際電影報刊聯合會獎,於1988年導演電影《狩獵時節》(Hunting Time)併入圍1988年第38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

  在世紀之交,除老一輩電影導演之外,新生代導演也在竭力製作優秀影片,其中較為突出的有1991年瑪希努爾·厄甘(女)的《夜舞之奴》、1992年奧古茲·特坎的《意見一致》、坎南·基瑞德(女)的《羅伯特的影片》和伊思艾爾·奧美甘托克(女)的《我愛你,羅莎》、1993年穆斯塔法·阿蒂歐克拉的《陽台》。2010年,賽米·卡普拉諾格魯(Semih Kaplanoğlu,1963— )執導的影片《蜂蜜》(BaL)榮獲2010年第60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這一消息轟動世界。《蜂蜜》是賽米·卡普拉諾格魯製作的“尤素夫三部曲”的壓軸影片,前兩部分別是2007年公映的《雞蛋》(Yumurta)與2008年公映的《牛奶》(Sut)。《蜂蜜》因尤素夫的父親是采蜂人而得名。農村男孩尤素夫與家人生活在密林深處,自幼性格內向,入學之後患有口吃而且成績較差,為此遭到同學嘲笑,變得更加自卑。但是,他在課餘時間可以幫助父親采蜜,這種活動充滿趣味。然而,後來父親不幸罹難,尤素夫備受打擊。《蜂蜜》拒絕借用任何配樂,全靠天籟烘托氣氛,光影互動,場景自然,情節簡單,人物尋常,對白簡短,表現出尤素夫單純而又憂鬱的心態。《牛奶》因尤素夫常去小鎮出售牛奶維持生計而得名。此時的尤素夫已是少年,患有癲癇,從農村來到伊茲密爾,面臨新的生活挑戰。他擅長創作詩歌,對愛情有憧憬,卻為了生存被迫出售牛奶並下井挖煤。《雞蛋》得名原因不詳,因為該片很少提及雞蛋。此時尤素夫已經成年,他來到故都伊斯坦堡,他的詩作得以出版,他還開設舊書店。最後,他回歸故里並與女友喜結良緣。從整體上看,導演賽米·卡普拉諾格魯似乎有著濃厚的鄉村情結和懷舊傾向。《蜂蜜》、《牛奶》和《雞蛋》均以尤素夫為主角,先後講述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生活,從一個側面揭示出社會化和城市化對人類構成的心理挑戰。

  土耳其的電影節創辦於20世紀60年代,目前最具影響力的是伊斯坦堡和安卡拉的國際電影節,每年4月17日—5月2日為伊斯坦堡國際電影節,4月26日—5月9日為安卡拉國際電影節。

  六、文學成就

  如果說詩歌構成奧斯曼帝國的主要文學體裁,那么小說在土耳其共和國文壇則獨領風騷。

  凱末爾革命時代與土耳其共和國初期的著名小說,或長或短,或關注民族解放運動,或探究國家發展之路,或揭露農村的階級對立並同情農民的貧苦生活,或審視城市的貧富差距並聚焦紛繁的政治運動,主要包括1922年亞庫普·卡德里的《私邸出讓》、1922年雷沙特·努里·君泰金的《戴菊鳥》、1926年哈莉黛·埃迪普的《殺死淫婦》、1931年薩德利·埃爾泰姆的《當紡車停轉的時候》、1932年亞庫普·卡德里的《外人》、1936年哈莉黛·埃迪普的《有蒼蠅的雜貨鋪》、1939年雷菲克·哈利特·卡萊伊的《鄉土故事》、1944年雷沙特·埃尼斯的《泥土氣息》、1950年馬卡爾·馬哈穆特的《我們的村子》,等等。20世紀六七十年代,短篇小說比較流行,代表作家有貝基爾·耶爾德茲、菲呂贊·塞爾柱和奧斯曼·沙欣,等等。

  20世紀80年代至今,享譽世界的小說巨擘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 ),可謂土耳其共和國文壇的領軍人物。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小說《我的名字叫紅》(Benim Adim Kirmizi)的作者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獎金高達1 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7萬美元),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土耳其人。帕慕克在得知獲獎消息後接受瑞典媒體記者提問時說:這個獎項“首先是對土耳其語言、土耳其文化、土耳其共和國的獎勵,也是對我個人勞動的承認,這也是我對寫小說這一偉大事業所做的一個謙卑的貢獻”。迄今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的作品已被譯成四五十種語言,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出版,文學評論家更是將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譽為“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大文學家之一”,而他卻自稱不過是“伊斯坦堡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

  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於1952年6月7日生在土耳其共和國的伊斯坦堡。帕慕克曾說:“伊斯坦堡在地理上是個混合之地,土耳其國家也是。百分之六十的人保守,百分之四十的人尋求西化。兩股力量爭論了不下200年。這種處於東方、西方之間的懸置狀態,就是土耳其的生活風貌。”[19]這一生活環境無疑對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未來的文學創作具有極大影響。然而,影響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未來創作的,不僅是伊斯坦堡這座古城,還有特殊的家庭背景。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的父親早年熱愛文學,後為生計而成為一個建築商,家資殷盛,使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在孩提之時衣食無憂。2006年12月8日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發表受獎演說《父親的手提箱》時提及:“在20世紀40年代,父親曾想當一名伊斯蘭詩人,他還把瓦雷里(全名保爾·瓦雷里,Paul Valery,1871—1945年,法國著名詩人,法蘭西學院院士,代表作有1890—1900年的《舊詩稿》、1917年的《年輕的命運女神》、1922年的《幻美集》,等等。筆者注)的詩歌譯成土耳其語。但父親並不願意在貧困地區寫幾首無人理睬的詩歌,這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於是放棄他的作家夢。”造就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非凡才能的因素,還包括卓越的教育經歷。自19世紀60年代起,美國人在伊斯坦堡開辦只招收男生的羅伯特學院,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就是在這所學校完成中等教育,能夠熟練應用英語,研讀傑弗雷·喬叟(Geoffrey 插ucer,約1343—1400年)、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1674年)、塞繆爾·泰勒·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年)等英國著名作家的詩歌和戲劇等文學作品。23歲時,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主動中斷在伊斯坦堡的大學學業,人生航向出現轉變,但是與其父親早年的轉向恰好相反,後者棄文學從事建築,前者棄建築從事文學。儘管如此,費利特·奧爾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堡讀建築學本科的經歷,仍對其創作具有巨大影響,他在從事文學創作之餘仍然喜好建築和美術,經常出國欣賞藝術展覽,參觀許多國家的博物館,並將這種特殊觀感滲透於小說之中。2008年5月他來華訪問時曾參觀故宮,特別關注大殿外觀和頂部結構;在故宮武英殿裡曾觀看“中國歷代繪畫藝術珍品展”,其中包括南宋馬遠的《水圖卷》、元代趙孟頫的《秀石梳林圖卷》、明代徐渭的《四季花卉圖軸》、清代禹之鼎的《月波吹笛圖》;在北京購買71種中國古典繪畫圖冊,其中包括《故宮藏曆代畫像圖鑑》、《台灣故宮博物院藏畫》、《清代宮廷繪畫》、《唐伯虎畫集》、《中國山水通鑑》、《南京博物館藏明清花鳥畫集》、《南京博物館藏明代山水畫集》、《中國歷代山水畫》、《中國歷代仕女畫》、《石濤書畫全集》、《明四家畫集》、《南宋四家畫集》、《五代宋元山水名畫》、《元四家畫集》等,又感到意猶未盡,繼而購買了20多軸仿古中國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