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土耳其真主黨儘管屬於遜尼派,卻得到伊朗方面的支持,與伊朗安全機構長期保持情報合作。另一方面,在土耳其真主黨內部,費丹·古恩格爾與海珊·維里奧格魯存在分歧,前者主張效仿伊朗革命的模式,崇尚教法學家統治的神權政治,後者受賽義德·庫特布的極端思想影響,主張效仿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模式,推翻世俗國家,反對教法學家的統治。

  土耳其真主黨的支持者,主要來自城市下層的鄉村移民,城市邊緣的棚戶區是真主黨的據點所在。土耳其真主黨的活動,包括公開的宗教宣傳和秘密的政治暗殺。土耳其真主黨的主要對手是庫爾德工人黨,後者具有明顯的鄉村色彩,試圖向城市擴展。20世紀90年代前期,約600人死於土耳其真主黨分支伊里姆的襲擊,其中3/4是庫爾德工人黨成員。90年代後期,土耳其真主黨對庫爾德工人黨的襲擊次數明顯下降。在真主黨內部,伊里姆與門澤勒之間也有衝突。20世紀90年代前期,超過200人死於雙方的相互暗殺,其中多數死者屬於門澤勒。1994年夏,費丹·古恩格爾和多數門澤勒領導人迫於伊里姆的暗殺威脅,移居伊斯坦堡。1994年9月,費丹·古恩格爾在伊斯坦堡的家中被伊里姆成員綁架,押回巴特曼省,遭到處決。費丹·古恩格爾死後,門澤勒從政壇消失。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土耳其安全機構加大鎮壓伊里姆的力度。1999年3月,安全機構搜查了馬爾丁附近的一處伊里姆據點。在查獲的文件中發現超過2萬人的伊里姆成員名單,其中約4 000人屬於武裝分子。同年,超過1 500名伊里姆武裝分子被安全機構逮捕。1999年,為躲避安全機構追捕,海珊·維里奧格魯先後移居阿達納、科尼亞和伊斯坦堡。2000年1月,海珊·維里奧格魯在伊斯坦堡的家中被安全警察擊斃。隨後,安全警察根據在海珊·維里奧格魯家中查獲的文件,在全國44個省逮捕伊里姆武裝分子3 300餘人。海珊·維里奧格魯死後,伊薩·阿爾特索伊成為伊里姆新的領導人。進入21世紀,伊里姆並未銷聲匿跡,卻逐漸放棄暴力,致力於伊斯蘭主義的政治宣傳和社會慈善事業,周濟貧困穆斯林。

  伊斯蘭運動組織和大東方前線伊斯蘭襲擊者組織也是土耳其國內重要的非法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

  伊斯蘭運動組織(Islamic Movement)始建於1987年,領導人是伊爾凡·卡格里奇。伊爾凡·卡格里奇畢業於伊斯坦堡大學,深受伊朗革命影響。1982年春,伊爾凡·卡格里奇在德黑蘭親眼看見了革命後的伊朗,回國後秘密籌建武裝組織,試圖在土耳其發動伊斯蘭革命。1984年年末,該組織在伊斯坦堡搶劫一家珠寶店,遭到警方拘捕,伊爾凡·卡格里奇逃亡伊朗。1987年,伊爾凡·卡格里奇持伊朗護照回國,定居在庫德人城市巴特曼,創建伊斯蘭運動組織,招募武裝分子,具有明顯的暴力色彩。伊斯蘭運動組織的宗旨,是通過10年的努力,在土耳其建立遵循沙里亞的伊斯蘭國家。1990年3月,伊爾凡·卡格里奇在伊斯坦堡槍殺著名的世俗派記者切廷·艾米克。同年9月,伊斯蘭運動組織成員在伊斯坦堡槍殺另一著名世俗派作家圖蘭·杜爾蘇恩。1991年12月,伊斯蘭運動組織試圖在伊斯坦堡的一個世俗集會上製造爆炸事件,未遂。1992年6月,伊斯蘭運動組織試圖在伊斯坦堡再次製造爆炸事件,未遂。1996年3月,伊爾凡·卡格里奇被警方拘捕。2000年7月,伊爾凡·卡格里奇被判處死刑,後改判終身監禁。

  大東方伊斯蘭襲擊者組織植根於救國黨青年運動,創立者是薩利赫·伊澤特·埃爾迪斯,也名薩利赫·米爾扎貝尤格魯。薩利赫·伊澤特·埃爾迪斯出生於東南部的埃爾津詹,1984年創立大東方伊斯蘭襲擊者組織,旨在以土耳其為基地,建立跨越國界的伊斯蘭國家,具有遜尼派色彩,反對什葉派和阿拉維派,強調穆斯林的聖戰義務。大東方伊斯蘭襲擊者組織的成員主要分布在伊斯坦堡和安卡拉,大都來自庫德人移民。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東方伊斯蘭襲擊者組織的暴力活動達到頂峰。1998年,薩利赫·伊澤特·埃爾迪斯和其他領導人被捕,薩利赫·伊澤特·埃爾迪斯被判處死刑,後改判終身監禁。

  土耳其伊斯蘭主義政治復興的主要力量是具有合法地位的蘇非教團。所謂的蘇非主義(Sufism),系伊斯蘭教中的神秘主義。蘇非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本意為羊毛;蘇非主義的信徒常身穿羊毛粗衣,以示簡樸,故而得名。蘇非主義最初始于禁欲主義的生活方式,繼而融入神秘主義的思想傾向,至12世紀中葉以後逐漸進入制度化和組織化的發展階段,形成諸多蘇非教團。土耳其的蘇非教團,一部分恪守傳統主義,奉行非政治化的宗教原則;另一部分崇尚現代伊斯蘭主義,強調宗教政治化的信仰原則,具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凱末爾時代,一黨制政府對於宗教勢力採取高壓政策,蘇非教團的政治活動主要表現為秘密的政治宣傳和非法的武裝叛亂。多黨制時代,蘇非教團參與土耳其政治生活的首要方式是與諸多合法政黨建立密切的聯繫,進而藉助於政黨政治的形式闡述和宣傳相應的宗教政治綱領。

  拜克塔什教團(Bektashiyyah)是13世紀末14世紀初的呼羅珊人拜克塔什在安納托利亞創建的蘇非教團,自15世紀開始逐漸形成完整的宗教組織和嚴格的信仰體系,社會影響隨之擴大。拜克塔什教團的主要特徵,在於濃厚的什葉派色彩,崇拜什葉派伊瑪目阿里,甚至將伊瑪目阿里與先知穆罕默德相提並論。奧斯曼帝國時期,拜克塔什教團與蘇丹近衛軍團聯繫密切。1826年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平息近衛軍團的反叛後,拜克塔什教團遭到官方取締,直到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當政期間得以重建。1925年,凱末爾政府再度取締拜克塔什教團,禁止拜克塔什教團的政治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民主化進程的啟動和多黨制的政治實踐,拜克塔什教團開始活躍於政治舞台,成為參與政黨政治的重要社會力量。多黨制時代,拜克塔什教團先後支持民主黨和民族黨。由於遜尼派是土耳其穆斯林的主要派別,隨著伊斯蘭主義的復興和伊斯蘭運動的高漲,具有什葉派色彩的拜克塔什教團逐漸被邊緣化,在中右翼政黨主導的政治舞台,成為諸多左翼政黨爭取的對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