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行白鶴翩翩飛過頭頂,灑下陣陣清越的唳聲。晴朗的天空,就像玉璧般熠熠生輝。

  第六回 定謀

  二月二十五日,京口、廣陵的義士們在廣武將軍檀憑之家中聚會,商議最後的起義方案。

  出席名單如下:

  京口方面,劉裕、何無忌、劉毅、魏詠之、檀憑之、劉裕二弟劉道憐、劉毅從弟劉藩、孟懷玉、孟龍符、向彌等二十餘人。

  廣陵方面,劉裕三弟劉道規、孟昶等人。

  歷陽方面,諸葛長民等人。

  除了我們早已熟悉的劉裕、無忌、劉毅,另有魏詠之、檀憑之、孟昶、諸葛長民四人也是最高層的主事者。為行文方便,先將這幾位背景一一道來:

  魏詠之,身材高大,面容委頓,單從他長相上看,是個貌不驚人的猥瑣小人。然而,在這醜陋的外表下,卻有一顆鐵石般堅毅果斷的心靈。

  由於造化的捉弄,詠之一出世就有兔唇的缺陷,童年和少年都在同齡人的嘲笑戲弄中度過。到他十八歲時,有一位相士對他說:“卿當富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句話的緣故,他好像突然變了一個人。當時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據說有能治療兔唇的良醫,詠之就對家人說:“殘丑如此,何用活為!”貸得數斛米西上求醫。醫生說:“可以割肉補好,但必須百日喝粥,不得說話發笑。”詠之回答:“就算半生不語,還有半生的時間。何況只是區區百日!”就此獨自困坐一間小屋,默默不語達百日之久,終於治好兔唇。殷仲堪為之驚嘆,厚贈盤纏送他回家。桓玄當權之後,他前去求見,對方因為鄙視他的相貌,在座中對旁人說:“此人軀幹偉岸卻精神猥瑣,成不了大器!”最終不曾重用他。在劉裕的一再延請下,他也成為了倒桓義士中的一員。

  檀憑之,則是此處會所的主人。在以青壯年居多的倒桓黨中,他大概是年紀最長的一人,年約五六十歲。由於老父去世,他這段時間都穿著一身黑色喪服,襯著花白的鬚髮,看起來很有精神。

  孟昶,為青州刺史桓弘麾下主簿,有治國才幹。曾經奉桓弘之命出使京師,桓玄與其交談後十分賞識,對親信劉邁說:“朕於寒人之間得到一位尚書的人才,卿和他是老鄉,可否相識?”劉邁一向和孟昶不合,於是進饞:“臣在京口,不曾聽說孟昶有什麼過人之能,只知道他和父親經常互相贈詩吹捧彼此。”桓玄便一笑置之。孟昶忿忿地返回家中,劉裕對他說:“聽說草莽之間當有英雄出現,卿可知曉?”孟昶回答:“今日英雄更有何人?正當是卿來領導大事!”於是轉而投入倒桓黨中。

  諸葛長民,是位力大如牛的壯士,文武兼通,但行為不檢,不久前以貪污而被免官。他對豫州治所歷陽的環境頗為熟悉,是四路起義中歷陽起義的負責人。

  總之,這幾位領導人也形形色色,各有各的特點。為了“打倒桓玄”這個共同的目標,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奇才異士,的確是濟濟一堂。

  起義的計劃,在以往的聚會中已經零零散散地陸續完成。今天的會議,只是將最終方案整合起來向大家宣布而已。

  “二十七日夜,由王元德、王仲德、劉邁等人在台城外劫擊桓玄。”

  “二十八日晨,由在下、何無忌、劉毅、魏詠之、檀憑之等合兵襲擊京口,攻殺兗州刺史桓修。”

  “攻克京口之後,劉毅立刻率本部渡江趕往廣陵,與孟昶、劉道規襲擊青州刺史桓弘。”

  “與此同時,諸葛長民亦率眾起事於歷陽,攻打豫州刺史刁逵。”

  劉裕一條條念著舉事流程,聲音沉穩,表情莊重,行事有條不紊,絲毫不見慌亂和緊張。眾人看了,不禁也都有所感動。

  “另外,還有一些舉義前後必須有所準備的事情。請諸位挑選適合自己的任務。”

  劉裕頓了一頓,掃了會場一眼,開始公布:

  “起事的檄文,誰願起草?”

  “交給我好了!”

  無忌高聲應答。

  “起義幾天內的軍糧,誰願承擔?”

  “下官願意。”

  這回是孟昶。

  “旗幟呢?”

  “……”

  每念出一項任務,馬上就有人搶著回答。不到十分鐘時間,雜事也已分派完畢。

  “那麼,諸位還有什麼意見嗎?”

  眾人鴉雀無聲,都顯露出一副已經完全做好心理準備的架勢。就算此時立刻動手,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充滿自信的大幹一場了吧!

  “開始簽名畫押!”

  一名小廝取來了筆墨紙硯。等到墨化開之後,劉裕第一個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劉毅、無忌、憑之、詠之等人陸續畫押。這既是起事的信物和日後評定功勞的憑證,也是防範有人意志不堅的書面證據。

  “說起來,在諸位義士中,還是盟主的字寫的最為差勁哪!”

  劉裕三弟劉道規簽完名後,對兄長笑著說,大家不禁都微笑了起來,方才凝重的氣氛也緩和了一點。

  “沒辦法。”

  劉裕露出了窘迫的苦笑。

  “如果能過得了這一關,以後再多花點時間練字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