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路上禮節之類倒是都不用太講究,說來這兩組人之間還真不知道干用什麼樣的理解,說是對待“外賓”吧,每個人都當自己的政府才是名正言順的政權,對方不過是一個割據勢力,說是對待藩屬吧,卻又知道對方一定會抵制,甚至最後會不歡而散,為了這次會談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兩面都只有儘可能的少說話。

  哪知臨近議事廳的時候卻又出了一點偏差,出於防止刺客的考慮,所有進入議事廳中的人員必須解除武器,可是卻遭到了郭嘉身後一員武將的強烈反對。

  曹操自從見到郭嘉的一刻起,簡直陷入了初戀,眼中再沒有其他人存在,因此對什麼人護送郭嘉來連了解的興趣的欠奉,可是他這一回頭,確是嚇了一跳,眼前的人也曾經最為他惡夢中的陰影出現了好久。原來這次保護郭嘉前來長安的竟然是北路軍的副統帥魏延。

  此時的曹操身邊也不是沒有人在,除了圍住魏延等人的軍士,典韋許褚兩大護衛也各自按住武器,準備稍有一點變化馬上跳出來砍人。

  再看魏延,卻是表現出一副大丈夫氣概,按劍而立,與數十侍衛對峙,臉上卻絲毫不動容,口中還對曹家之人喊道:“魏某此來乃是保護郭先生,既然受了大帥重託,就要身不離劍,莫說眼前是相府,就是皇宮,沒有大帥的將令,也恕魏某難以聽命。”

  曹操看到這一幕心中倒是沒有多大的火氣,相反他對魏延的膽識不得不說上一聲佩服,要知道魏延本是作為徐州軍西線的副統帥,已經不知與曹軍交手過多少次,曹營中幾乎是人人慾除之而後快,這次他不但敢親身護送郭嘉到長安,更在眾人環視之下拿刀動槍,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不過能有如此魄力也難怪自己經常會在他們手中吃上一點虧。

  那邊郭嘉的感覺卻與曹操略有不同,雖然他也知道魏延此舉雖有他個人的性格在裡面,卻也不是一點替自己考慮的地方也沒有,只是自己此來關係重大,千萬不能出一點差錯,於是對魏延說:“魏將軍,將武器收起來,這裡是什麼地方,怎可隨便拿刀動槍?”

  魏延倒是一點也不賣郭嘉的帳,仍然是一手劍鞘一手劍柄,對郭嘉說:“郭大人,我受大帥軍令,就是來保護大人,任何的危險都不能讓它出現,軍令如山,就算是大人的話也請恕末將難以聽從。”

  別人拿魏延沒有辦法,郭嘉可是魏延的克星,只聽他對魏延說:“你也知道軍令如山,那你可知道使節就是一隻軍隊,在這隻軍隊裡面我就是最大的將軍,現在傳我的將令,命魏延放下武器,否則軍法處置,魏延,莫非你又要抗令不成?”

  一搬出軍法來,魏延還就真沒有辦法,他以前可是吃過郭嘉的苦頭,心中已經深深的埋藏下對郭嘉的畏懼,剛才那番話在潛意識裡面也又可能是他想同樣用軍法這個理由挫敗一次郭嘉,好求得心裡平衡,結果又是以失敗告終。

  正當魏延垂頭喪氣準備將自己手中的武器扔下的時候,一個聲音卻在台階上響起:“不必了,魏大將軍如此豪傑又怎可以常人待之,你們退下,請郭先生與魏將軍進來。”說話的是曹操。

  聽見曹操發話,魏延又以詢問的眼神看了一眼郭嘉,既然曹操都給了面子,郭嘉也不好再去駁,於是點了點頭。魏延這才還劍歸殼,然後又將它佩戴與自己的腰間,跟在郭嘉背後登上大廳。

  郭嘉雖然是來勸降的,卻不好一見面就說出正題,特別是在曹操手下這麼多人的面前,於是只是對曹操表示了程玉對他的思念——要是在以前,程玉會思念他也是想把他抓過來看看,然後遞上的國書上也大多都是如此表示了一些空洞的內容,說司空大人保護太上皇辛苦了,程玉對此感激萬分,希望邀請太上皇和曹操大人到徐州做客。

  關於這些東西的討論,基本上就不值一提,等寒暄到最後的時候,郭嘉要起身告辭,才對曹操說:“曹大人,嘉曾追隨大人多年,深受大人教益,此次來到長安尚有一腔肺腑之言想與大人傾訴,不知大人能否不吝時間來聽我的胡說八道呢?”

  曹操也知道這才是正題,哈哈一笑說:“奉孝何必客氣呢,你我親如兄弟,就算百年不見也不會改變了這個關係,我也正有許多話要與奉孝說,來來來,我們到後堂慢慢談,今夜我要與你抵足而眠。”

  說完這話,曹操還回過頭來調侃了一下魏延:“魏將軍,雖然我有心想請您一起做客,可是畢竟內宅之中拿刀動槍的不方便,也就只好委屈將軍先到驛館住上兩天了。”

  郭嘉也回過頭低聲囑咐了魏延幾句,魏延雖然為人狂放,卻已經被郭嘉治的服服帖帖,如今郭嘉發話,自然不敢反對,當然也關切的囑咐郭嘉要小心一點。

  別看郭嘉與曹操兩個人在人多的時候可以談笑風聲,等真正到了可以說體己話的地方,卻又都想不出先從哪裡開口,兩個人落座以後就開始默默無言。

  半晌還是郭嘉擠出了一句話:“主……曹公您還好吧。”

  曹操聽得心中一酸,現在的郭嘉已經不再是自己手下的親信了,言語之中也充滿了隔膜,可是從語氣中可以聽出,這絕對不是場面話,而是發自心底的關切。

  “我還好,就是你走以後,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自己考慮,過得有些累。你在程玉那裡還好吧?讓這個傢伙揀到個寶貝,他一定對你很器重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