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聽到馬超如此說,孟獲還想解釋一下,可是轉念一想,這種事情總是越描越黑,就算自己理由再充分,投降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還是不如裝作沒有聽到,旁邊的趙雲連忙替他解釋:“馬將軍不要誤會孟大王,其實他也是在得知了諸葛亮的狼子野心後才棄暗投明的。”於是將剛才對孟獲分析過的事情又想馬超分析了一遍。
馬超將其說的與孔明騙自己出兵的前後細節一分析,果然就如同趙雲所說一樣,對方這完全是一個針對自己的陰謀,可是他還是心有不甘,對趙雲說:“雖然趙將軍說的大有道理,可是孔明為何要這麼做?難道聯軍失敗對他還有什麼利益嗎?”
趙雲回答說:“恐怕現在劉備的蜀軍正在進攻江夏城吧?在我們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他便可以收盡漁翁之力,有件事情忘記告訴將軍,我們得到消息的時候,聯軍營中,已經只有數千人馬。”
馬超一陣頹然,自己費盡心機,還是鬥不過劉備程玉中的任何一個,不由一陣心灰意冷,既然劉備陷害自己,那麼自己為了保全這些忠義死士的命也算不上不義吧……
長江以南的葦叢中,同樣有一隻人馬一直在奔走:“回稟大都督,前面的渡口有黑煙升起。”
陸遜聽的心中一陣煩悶,程玉這個傢伙果然厲害,整個長江沿岸所有的渡口自己都快要試過,每次自己準備集結人馬渡江的時候,對面總是適時的升起黑煙,當然要是在夜晚的話,就是一堆篝火。
陸遜不知道江對面敵人的虛實,如何敢輕易渡江,只是沿江而走,希望能找到一個敵人戒備比較鬆懈的地方,料想現在徐州軍也不敢處處分兵,只要江東軍一登上岸,到時候淮南之地任其馳騁,數量上並不占優的徐州軍就更無辦法了。
但是時間一長,陸遜的心中難免多了一些懷疑,難道徐州軍一點都不需要考慮劉備那裡的事情,真的就可以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防範自己偷襲他的後方,要是江夏都丟了,他的“後方”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眼前的敵情,不過是徐州軍的虛兵之計。敵人根本不可能完全的防守住漫長的江岸,大多數地方應該都只有用來嚇唬人的烽火台而已,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最後陸遜決定在荊州與淮南的中段渡江,這裡應該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了吧?
因為有了這個目標,所以很快江東軍就憑空消失在江岸邊的葦叢里,為了保證自己的目標能夠不被對面的徐州軍所發現,陸遜的人馬在荒草中鑽了幾天,數次改變行進的方向,在他的心目中,這次是超越周瑜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機會。
江邊比人還高的葦叢中,突然被扒開了一道縫隙,一個江東士兵鑽了出來向對岸望去,其實他也看不到任何東西,眼前不過是滔滔的江水而已,沒有人能在這種情況下看清對岸的情況。
陸遜對此根本不抱有多大希望,自己已經在蘆葦中鑽了多日,想來對岸的敵人已經沒有發現自己的可能性,只要渡過長江,對岸廣闊的大地就任自己穿行了。
感覺沒有什麼危險,陸遜還是下達了渡江的命令。和他想像的一樣,這一次的行動終於沒有任何的干擾,江東軍終於無聲無息的越過長江天險,當雙腳踏上岸邊土地之時,陸遜心中禁不住一種歡呼的衝動。可是馬上這種衝動就被陸遜壓了下去,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怎麼還可以做這種危險的行動?瞬間的激動過後,陸遜馬上對手下的人馬下達了作戰命令,自己只有建立一番功業才能消去周瑜存在在自己與主公心中的陰影。
似乎程玉的安排僅僅到長江邊中止,隨著江東軍深入到淮南腹地以後,再也沒有遇到過一絲一毫的危險,當然如果程玉想在淮南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布置下眼線,不知道他那點人馬夠不夠用。
可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陸遜依然不敢放下緊懸的心,徐州制下的民心是自己可以想像到的,恐怕只要被一個無關緊要的百姓發現,自己的行蹤也會馬上傳到程玉的耳朵中。自己的目標是淮南,距江必控淮,這是自己研究過後的結論,以周瑜隨時都在考慮投降的情況自然不需要淮南的土地,可是無論主公與自己,都不是會輕易認輸的人。
雖然一直都這樣小心翼翼的行軍,可是陸遜的推進速度依然很快,他知道動作越快所遇到的危險就會越少,如果拖上一段時間,恐怕江夏那裡就會分出勝負,到時候無論誰勝誰復對自己都不會是一件好事情,眼下還是自己最可靠。
很快,距離廬江城已經不是很遠,陸遜也不再可以放緩前進的步伐,按照他的構想,也就是防備一下在渡江的時候遇到徐州軍的阻擊,以現在江夏城的緊張程度,想來程玉就算中計也不會將所有兵力都放在淮南那裡乾等,而更大的可能是孔明這一招引蛇出洞根本不會收到其預計的效果。
真正到了當兵臨城下之時,陸遜的心中竟然也打起了鼓來,按理說廬江的守敵已經早就得到他們進犯的消息,理應戒備森嚴,一派臨戰的景象,可是眼下的壽廬江城竟然城門大開,城樓上也不見旌旗士兵,整座城池如同空城一般死氣沉沉,要說城內的人已經跑光了,恐怕就算打死陸遜他也不會相信。但是對方的葫蘆里究竟買的什麼藥呢?
手下眾將又哪裡會考慮那麼多,一個個紛紛叫囂要殺進城去,可是陸遜卻猶豫不決。東線的呂蒙等人已經與他會合,雖然呂蒙的年齡地位都比陸遜要高,可是他知道現在國中誰更受到孫權的器重,因此與陸遜說話之間也比較客氣:“都督,眼前既然空城在望,為何不下令進攻呢?”
馬超將其說的與孔明騙自己出兵的前後細節一分析,果然就如同趙雲所說一樣,對方這完全是一個針對自己的陰謀,可是他還是心有不甘,對趙雲說:“雖然趙將軍說的大有道理,可是孔明為何要這麼做?難道聯軍失敗對他還有什麼利益嗎?”
趙雲回答說:“恐怕現在劉備的蜀軍正在進攻江夏城吧?在我們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他便可以收盡漁翁之力,有件事情忘記告訴將軍,我們得到消息的時候,聯軍營中,已經只有數千人馬。”
馬超一陣頹然,自己費盡心機,還是鬥不過劉備程玉中的任何一個,不由一陣心灰意冷,既然劉備陷害自己,那麼自己為了保全這些忠義死士的命也算不上不義吧……
長江以南的葦叢中,同樣有一隻人馬一直在奔走:“回稟大都督,前面的渡口有黑煙升起。”
陸遜聽的心中一陣煩悶,程玉這個傢伙果然厲害,整個長江沿岸所有的渡口自己都快要試過,每次自己準備集結人馬渡江的時候,對面總是適時的升起黑煙,當然要是在夜晚的話,就是一堆篝火。
陸遜不知道江對面敵人的虛實,如何敢輕易渡江,只是沿江而走,希望能找到一個敵人戒備比較鬆懈的地方,料想現在徐州軍也不敢處處分兵,只要江東軍一登上岸,到時候淮南之地任其馳騁,數量上並不占優的徐州軍就更無辦法了。
但是時間一長,陸遜的心中難免多了一些懷疑,難道徐州軍一點都不需要考慮劉備那裡的事情,真的就可以把全部的力量都用來防範自己偷襲他的後方,要是江夏都丟了,他的“後方”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眼前的敵情,不過是徐州軍的虛兵之計。敵人根本不可能完全的防守住漫長的江岸,大多數地方應該都只有用來嚇唬人的烽火台而已,但是為了保險起見,最後陸遜決定在荊州與淮南的中段渡江,這裡應該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了吧?
因為有了這個目標,所以很快江東軍就憑空消失在江岸邊的葦叢里,為了保證自己的目標能夠不被對面的徐州軍所發現,陸遜的人馬在荒草中鑽了幾天,數次改變行進的方向,在他的心目中,這次是超越周瑜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機會。
江邊比人還高的葦叢中,突然被扒開了一道縫隙,一個江東士兵鑽了出來向對岸望去,其實他也看不到任何東西,眼前不過是滔滔的江水而已,沒有人能在這種情況下看清對岸的情況。
陸遜對此根本不抱有多大希望,自己已經在蘆葦中鑽了多日,想來對岸的敵人已經沒有發現自己的可能性,只要渡過長江,對岸廣闊的大地就任自己穿行了。
感覺沒有什麼危險,陸遜還是下達了渡江的命令。和他想像的一樣,這一次的行動終於沒有任何的干擾,江東軍終於無聲無息的越過長江天險,當雙腳踏上岸邊土地之時,陸遜心中禁不住一種歡呼的衝動。可是馬上這種衝動就被陸遜壓了下去,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怎麼還可以做這種危險的行動?瞬間的激動過後,陸遜馬上對手下的人馬下達了作戰命令,自己只有建立一番功業才能消去周瑜存在在自己與主公心中的陰影。
似乎程玉的安排僅僅到長江邊中止,隨著江東軍深入到淮南腹地以後,再也沒有遇到過一絲一毫的危險,當然如果程玉想在淮南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布置下眼線,不知道他那點人馬夠不夠用。
可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陸遜依然不敢放下緊懸的心,徐州制下的民心是自己可以想像到的,恐怕只要被一個無關緊要的百姓發現,自己的行蹤也會馬上傳到程玉的耳朵中。自己的目標是淮南,距江必控淮,這是自己研究過後的結論,以周瑜隨時都在考慮投降的情況自然不需要淮南的土地,可是無論主公與自己,都不是會輕易認輸的人。
雖然一直都這樣小心翼翼的行軍,可是陸遜的推進速度依然很快,他知道動作越快所遇到的危險就會越少,如果拖上一段時間,恐怕江夏那裡就會分出勝負,到時候無論誰勝誰復對自己都不會是一件好事情,眼下還是自己最可靠。
很快,距離廬江城已經不是很遠,陸遜也不再可以放緩前進的步伐,按照他的構想,也就是防備一下在渡江的時候遇到徐州軍的阻擊,以現在江夏城的緊張程度,想來程玉就算中計也不會將所有兵力都放在淮南那裡乾等,而更大的可能是孔明這一招引蛇出洞根本不會收到其預計的效果。
真正到了當兵臨城下之時,陸遜的心中竟然也打起了鼓來,按理說廬江的守敵已經早就得到他們進犯的消息,理應戒備森嚴,一派臨戰的景象,可是眼下的壽廬江城竟然城門大開,城樓上也不見旌旗士兵,整座城池如同空城一般死氣沉沉,要說城內的人已經跑光了,恐怕就算打死陸遜他也不會相信。但是對方的葫蘆里究竟買的什麼藥呢?
手下眾將又哪裡會考慮那麼多,一個個紛紛叫囂要殺進城去,可是陸遜卻猶豫不決。東線的呂蒙等人已經與他會合,雖然呂蒙的年齡地位都比陸遜要高,可是他知道現在國中誰更受到孫權的器重,因此與陸遜說話之間也比較客氣:“都督,眼前既然空城在望,為何不下令進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