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航的班機在馬尼拉機場著陸後,滑行到了8號門下機處。此時城防指揮部的l000名士兵已經在飛機場周圍和柏油碎石路上布下了陣。航空安全指揮部的一輛藍色運貨車停了下來,吐出另一批士兵,圍著華航飛機的前半部站好了位置,在飛機左前方的機艙門被打開並與通向8號門的廊橋對接時,3名著制服的安全人員一一兩名是航空安全指揮部的,一名是城防指揮部的——穿著襯衫爬上了飛機。他們抓住阿基諾的手臂,摸他的身上有沒有盔甲,然後把他推出飛機,使任何記者都不得跟隨他們。

  他們沒有徑直走入通往候機樓的通道——那兒還有其他記者在等候著。3名安全人員推著阿基諾穿過一個門邊,走下通向柏油碎石路的金屬樓梯。一名在森達納手下工作的政府新聞副官立即到門口堵路,使即忙離機的記者們看不到下面的樓梯。

  阿基諾的雙腳還未能踩上菲律賓的土地,便響起一聲槍聲——押送阿基諾下樓梯的3名安全人員中的一名在極近的距離內向他的後腦開了槍,藍色運貨車內,其他安全人員迅速抬起羅蘭多·加爾曼的屍體,把他擲到木然不動的阿基諾身旁的柏油碎石路上。這些士兵立即向加爾曼射擊,仿佛他們剛剛才打死他。其實,加爾曼已死了好長時間。他此時趴在地上,可他身上還有從原先的彈孔里流出的血液的干痕跡,而血是向相反的方向——向上一一流的。這就表明他真正被殺時是朝天躺下的,馬科斯政府以此來宣布加爾曼不知是從什麼地方竄到了飛機上,作為共產黨陰謀的一部分刺殺了阿基諾,只是在這個時候,“保衛”阿基諾的安全人員才打死了他。

  失落園

  在阿基諾被殺30小時之後,馬科斯病容滿面地發表了電視講話,他怒斥這一謀殺是“野蠻的行為”,並說,他幾乎是“懇求阿基諾不要回國”,可是,阿基諾聽了一些“更有影響的人物的意見和根據他自己的判斷”,沒有理會他的警告。他作出斷言:沒有什麼政府官員或者軍人捲入槍殺案,槍殺阿基諾的是一個孤獨的槍手加爾曼。他說加爾曼受了某些人的利用。他嘲笑有關伊梅爾達參與了暗殺活動的說法。他甚至還認為,是阿基諾先開槍打死了加爾曼,然後再開槍自殺的。

  不管馬科斯怎樣發表電視講話,槍殺阿基諾的真正陰謀還是一點一點地暴露了出來,當時的那些目擊者,既留下了照片,也留下了錄像帶和錄音帶,一將這些東西聯繫起來,就會毫不費力地判斷出究竟誰是兇手。正因為如此,當貝爾去向馬科斯報告阿基諾已死的消息時,馬科斯問他是怎樣處置他的,貝爾作了匯報,惹得馬科斯大發言霆。他認為這是一次愚蠢透頂的行動,既然叫暗殺,為何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尤其是在有許多新聞記者的情況下來進行?他抓起床邊小桌上的一個碟子向貝爾扔去,高叫道:“你們這些蠢貨,他們全都要怪我的。”對此,許多評論家也發了言,認為這一次暗殺行為,的確不具有馬科斯的特點。要按馬科斯的本意,一定是先將阿基諾拘留,帶到博尼法西奧堡貝爾的總部,至於他是否會在那裡處死阿基諾,則莫衷一是。有人說,他可以宣布阿基諾由於曾出現過血栓的外血管經不住回國的興奮而導致心臟病發作,死在前往醫院的路上,這樣辦,更符合馬科斯的邏輯。總之,他不會採取貝爾的方法,因為那只不過是一種“歇斯底里”。

  馬科斯對貝爾的作法滿意也罷,不滿意也罷,貝爾已經按自己的方式處置了阿基諾,這充分暴露出馬科斯已喪失了控制時局的能力。關於菲律賓選舉和總統會不會連任、如果不連任又由准來接他的班的問題,一時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馬科斯一面掩蓋自己的真實目的,一面說:伊梅爾達不會接他的班,但是,接他班的人必須得到伊梅爾達的支持,否則誰也別想成功。其實,馬科斯根本就不想把總統韻寶座讓給任何一個人。可是,伊梅爾達並未真正認清這一點,當時有許多傳言,說伊梅爾達將成為菲律賓的攝政王。伊梅爾達對這種傳言自然是採取一種欣賞的態度。她寧願信其有,不願信其尤。她在國內外都加緊了活動,想把自己的女兒伊梅嫁給查爾斯王子,可是,查爾斯王子並不領情。她把她最小的女兒伊雷內嫁給了納波利昂·瓦萊里亞諾的繼子格雷戈里奧·阿格內塔三世。伊雷內是一個圓臉胖娃娃,伊梅爾達的幾個孩子中數她最聽話。

  馬科斯無力控制時局的情形引起了美國的注意,至1984年以來,美國官員及非官方人士接二連三地向馬尼拉湧來,他們對馬科斯政權作了一系列的調查。1985年,他們寫出了一個調查報告,報告中說:伊梅爾達和費迪南德·馬科斯似乎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總統在這個世界裡十分健康地生活著,受到子民感人的擁戴。那裡似乎有一種信念,認為應付目前的挑戰需要的不過是前20年中使用過的巧妙的操縱方法。

  存在著政權將永存不變的氣氛,這顯得非常奇怪。馬科斯相信他得到美國政府行政部門最高層次的支持。國會儘管危言聳聽,虛聲恫嚇,……但他相信到頭來美國不會撤銷對他的支持。

  其實,美國已經不想支持他了。更重要的是,國內一場人民政權的運動正蓬蓬勃勃地興起。1986年的2月16日,對菲律賓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100萬菲律賓群眾走上馬尼拉街頭,為阿基諾舉行追悼大會,大主教發表了致教友的公開信,譴責馬科斯喪失了統治的道德基礎,應該趕他下台,雖然貝爾也加快了活動的步伐,使菲律賓的整個大選成為一個殺人的大舞台。但是,馬科斯還是失敗了,科麗·阿基諾贏得了選舉的勝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