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穆護原為摩尼教中僧職之名,說者多以魯公以穆護名其次男為異,今觀其所作《康金吾神道碑》,可知魯公與康國人曾有交往,則《語林》所云,或者魯公服膺摩尼教旨,而獲其養生之術歟?

  有名之華嚴宗第三祖賢首大師釋法藏亦是康國人,曾與玄奘、義淨同預譯事。《宋高僧傳》云:

  釋法藏字賢首,姓康,康居國人也。風度奇正,利智絕倫。薄游長安,彌露鋒穎。

  據閻朝隱《康藏法師碑》及崔致遠《法藏和尚傳》諸書,法師累代相承為康國(原作康居國)丞相,祖自康國來朝;父謐,唐贈左侍中;弟寶藏,中宗朝議郎行統萬監。法師生於貞觀十七年(公元六四三年)。其生地不詳,驗其幼年求道,不出雍州,疑即誕於長安。咸亨元年(公元六七○年)削染於太原寺,其後歷住崇福諸寺,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圓寂於西京大薦佛寺,春秋七十(公元六四三--七一二年)。此一家之入中國當在周齊之際也。法藏撰《華嚴經傳記》,記調露初雍州萬年縣人康阿祿山被冥道誤追事,此康阿祿山疑亦是康國人。①

  又據康庭蘭墓誌,庭蘭官至右威衛翊府左郎將,開元二十八年(公元七四○年)九月卒於東都溫柔里,春秋六十有五(公元六七六--七四○年)。庭蘭曾祖匿,唐游騎將軍守左衛翊府中郎將;祖寧,歸德將軍行右領軍衛將軍;父煩阤,雲麾將軍上柱國。庭蘭一家,就其姓名而論,當是唐代歸化之康國人,而右威衛翊府左郎將,左衛翊府中郎將,右領軍衛將軍,據《唐書·百官志》,俱是宿衛京城之官,則庭蘭諸人雖卒於東都,而在當年因曾一度為長安寓公;疑其入唐原為質子,慕戀華風,遂留不歸耳。

  代宗時李端有《贈康洽》詩,開篇即云:②

  黃須康生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今朝醉臥又明朝,忽憶故鄉頭已白。……邇來七十遂無機,空是咸陽一布衣。

  酒泉康姓,而又黃須,好飲,後寄居長安;則康洽者疑其先原為康國人。詩云酒泉,其亦猶涼州安氏之流歟?(李頎、周賀亦有贈洽詩,別詳本節注四一③。)宣宗大中初,樂府又有康乃,善弄婆羅門,當亦如康崑然,同為流寓長安、原籍康國之樂工也。

  第7節:二 流寓長安之西域人(6)

  安氏 唐代入居中國之昭武九姓胡人,康、安二姓同為顯族。姑臧涼州安氏,據林寶《姓纂》,系出安國。北魏安難陀至孫盤娑羅(《唐書·世系表》作盤婆羅)代居涼州為薩寶,蓋火祆教世家也。安興貴以執李軌功,拜右武衛大將軍歸國公,其入居長安,當始是時。至抱玉,賜姓李氏,與弟抱真同為有唐名將,兩唐書俱有傳(《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二,《唐書》卷一百三十八)。抱玉宅在長安朱雀門街西修德坊。安氏一家及其與以前諸安氏之關係,桑原氏文述之綦詳,茲不贅。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拜舞人安叱奴為散騎侍郎,李綱切諫不聽。綱疏謂叱奴為舞胡,又與曹國出身之曹妙達、安國出身之安馬駒並論,桑原氏疑其為安國人,當可信也。居於洛陽之安國人尚有安延及安神儼。安延祖真健,後周大都督;父比失,隋上儀同平南將軍。墓誌(石藏北京歷史博物館)謂:

  君諱延,字貴薩,河西武威人也。靈源濬沼,浪發昆峰,茂林森蔚,草敷積石。……詞曰:……望重玉關,族高昆岳。……

  神儼祖君恪,隋任永嘉府鷹揚;父德,左屯衛別將。墓誌謂:

  君諱神儼,河南新安人也。原夫吹律命系,肇跡姑臧;因土分枝,建強魏。

  神儼嗣子敬忠。此二人當俱姑臧安氏一族,出於安國,昭然無疑。

  自唐初入居長安之安國人,除桑原氏所舉外,尚有安附國一家,附國祖烏喚,為突厥頡利吐發,番中官品稱為第二。父朏汗於貞觀初率所部五千餘人入朝,為置維州,即以朏汗為刺史,拜左武衛將軍,累授左衛右監門衛二大將軍,封定襄郡公。附國亦於貞觀四年(公元六三○年)與父俱詣闕下,時年十八。太宗見而異之,即擢為左領軍府左郎將。後授上柱國,封騶虞縣開國男,咸亨初進爵為子。以調露二年(公元六八○年)二月十八日終於長安,葬於雍州長安縣孝悌鄉。長子右鈐衛將軍北平縣公思祇,次子魯州刺史思恭。事實具見李至遠撰《唐維州刺史安侯神道碑》①。碑文有云:

  侯諱附國,其先出自安息,以國為姓。

  蓋為隸屬突厥之安國人,謂為出自安息,則文人之附會耳。注三十六(本書第一三頁注②。--校者注)所引邵說撰《請雪安思順表》中之安波主及其子思順,與安附國一家或有若干血統上之關係,亦未可知也。

  又長安出土有安令節墓志銘。令節以唐長安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卒於長安之醴泉里私第。志文有云:

  君諱令節,字令節,先武威姑臧人,出自安息國王子,入侍於漢,因而家焉。歷後魏、周、隋,仕於京洛,故今為豳州宜祿人也。……祖瞻,皇唐左衛,潞州府左果毅。……父生,上柱國。……(令節)以長安四年十一月廿三日疾終於醴泉里之私第,春秋六十。有子如岳國臣武臣等。……即以神龍元年三月五日葬於長安縣之龍首原,禮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