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斯塔克報告:"沒有理由能說明天氣情況會有什麼好轉……英國沿海今天的風力是5級,雲量10,雲底平均高度500到1000英尺。4日、5日、6日這三天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登陸部隊的主力已經上船,再有兩小時就出航了!"蒙哥馬利大聲喊道。這位魯莽的戰將已經像一卷繃緊的彈簧,馬上就要彈射出去。

  "必須冒一下險。氣象預報這東西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蒙哥馬利鼓動艾森豪,他白了自己的同事一眼。

  會議經過反覆討論,同意了斯塔克上校的意見,登陸暫停。延後一天,海上艦隊召回。不到七個小時,英國海軍司令部就向愛爾蘭海上的所有船隻發出大風警報。當時,英吉利海峽上已是怒浪如山了。斯塔克沒有錯。艦隊被飛機召回,即便在港口裡,風浪依然很大。陸軍登陸部隊疲勞嘔吐,暈船藥片一時供應不及,因為有的部隊已登船三四天了。

  6月4日的傾盆大雨,把所有的人折磨得狼狽不堪。許多將軍稱那一天是"最難受的一天"。艾森豪在日記中寫下:

  刮來颶風般的大暴風,把我們的營帳吹得東搖西晃。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滂沱大雨……在這種情況下,看來沒有任何理由再討論形勢問題了。……如果我們堅持要在6月5日實行登陸,幾乎肯定會遭到巨大的災難。

  海峽對岸,德國人同樣在關心著氣象。隆美爾和倫斯德一天三次詢問巴黎德國空軍中心氣象台。德國第三空軍首席氣象官李陶少校正確地預報出4日和5日的壞天氣。李陶認為在這個時間,登陸幾乎不可能。德軍將領看到海水翻滾、惡浪滔天的情景,斷定這幾天盟軍不會登陸,而下一個適合登陸的潮水日是在半月以後。隆美爾雖然精於坦克之道,但對氣象也只好信託給專家。他聽說不會在近期內有登陸的好天氣,自己回到德國休假去了。

  斯塔克上校在緊張地工作,他向格陵蘭氣象中心的克勞斯先生要了南格陵蘭和亞速爾群島高壓的資料,這兩個高壓中間的低壓從東北方向橫越大西洋。這個低壓預報幫助他斷定6月5日不能登陸,從而避免了盟軍的災難。但兩個低壓系統在赫布里底群島附近合成一個低壓,這就是軍事氣象史上著名的標號為D1的低壓中心。它會不會被填塞呢?

  D1被填塞就有好天氣,有好天氣登陸就會成功,登陸成功歐洲大陸解放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但D1如果不被填塞呢?

  只有推到19日才會出現5日的潮汐登陸條件。可是上帝!6月19日至21日恰好有一場極猛烈的東北大風,會把盟軍的船都刮到海里去,那才是真正的災難。推遲到7月,那三十三分之一的可能性簡直不敢指望。過了7月,1944年的登陸就不可能了。當年希特勒準備的"海獅"登陸英國計劃就是這樣告吹的。

  當然德國法西斯肯定要失敗的,希特勒野蠻的、血腥的、把人類拖向中世紀黑暗的統治一定要垮台。全世界愛好和平、自由的人民聯合起來,一定會把德、意、日法西斯最終埋葬。這是歷史的必然。無論從人力、人心、經濟能力、軍事潛力、科學技術後備,還是從戰爭的正義性上來說,希特勒德國完蛋是遲早的事。但仗還要一場場打,德軍士兵、飛機、潛艇和坦克還要一個個地消滅,沒有那些大規模的陸戰、空戰和海戰,希特勒是不會自行消滅的,這也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而最重要的一場大戰如果推遲,將會給戰局帶來難以估量的影響。試想想,如果沒有諾曼第登陸,戰爭會在1945年5月結束嗎?

  而諾曼第的成敗就在於天氣,天氣就在於D1。D1填平了,登陸就可以進行了。

  天氣真有這麼重要嗎?美軍和英軍不是也打過許許多多的大小登陸戰役嗎?在太平洋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的血腥日夜,布干維爾島上可怕的熱帶雨林,鮮血、珊瑚和歷史 --攻占吉爾伯特群島上的塔拉瓦島,泥沼中的勝利--格勞斯特角,"火炬"[3]在北非,"哈斯基"[4]在西西里,"雪崩"[5]在那不勒斯……難道真得憑天氣嗎?

  在諾曼第就是這樣。艾森豪事後對人講:"我一生中從來也沒有這樣指望過幾個好天氣……延期的必然後果幾乎可怕得不敢想像。"

  如果延期登陸,保密失效,德軍從英軍的迷魂陣里清醒過來,把塞納河以北的第十五集團軍的6個裝甲師和19個步兵師調到諾曼第來,很難設想登陸會成功的。

  4日深夜,情況有了變化。在艾森豪舉行的最高級會議上,斯塔克以他平靜的蘇格蘭調子作匯報:"大西洋上空已經發生了一個迅速而未料到的新情況。有一個低壓的鋒面被推向南方,預計今夜可以通過海峽東部,現已進入朴次茅斯上空。當這個鋒面過去之後……"

  斯塔克看看所有身經百戰的海陸空軍將領,人們全都注視著他,仿佛他的一句話決定了整個戰爭的勝負。空氣靜得連呼吸聲都可以清楚地聽出來。

  "當這個鋒面過後,就會出現一個短期的好天氣:雲量少於十分之五,雲層高……直到6月9日。"

  "9日以後呢?"艾森豪問。

  "一般情況總是不太好……不過有相當好的理由,足以預計有好轉的可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