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種情況下,加拿大的不列顛思潮湧動得很厲害——前後共有近50萬英國人到了加拿大,對5000萬人口的不列顛本土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1%而已,但對於不到1200萬人口的加拿大來說,這股浪潮就很猛烈——本來加拿大內部就有親近英國勢力,這樣一來就加劇了兩派的鬥爭。

  霍夫曼知道加拿大目前的問題,但人口遷移這件事實在管不了,他相信這批人口加拿大也願意收,唯一的麻煩是社會安置,不過既然英國人願意讓加拿大亂,那就只能先亂一陣子。

  加拿大對美國最大的擔心就是杜威走國社道路,一旦美國走上這條道路,加拿大就危險了,而杜威在美共叛亂中越境攻擊那一手更讓加拿大高層膽戰心驚,因此明知道英國方面不懷好意,也捨不得把這50萬人口往外推——這都是同文同種,而且擁有一技之長的社會中堅力量,是加拿大急需的人口資源。加拿大國土夠大了,但人口實在太少,哪怕有點問題也要照單收下。

  他們怎麼會知道當初越境攻擊是斯坦因納根據霍夫曼的指示,故意部署的圈套呢?目的就是為了挑起美加兩國的不和。但斯坦因納怎麼也沒想到,美加不和居然能發展到這個程度,加拿大對於杜威的恐懼超過了對歐洲國社的恐懼,同樣希望除之而後快,在現實需求上可謂與洛克菲勒一拍即合。

  所以紅桃k便在這個時候放出來執行特派任務了,他盯梢的第一站就是胡佛,並從中打開了缺口。

  所以準備好了正反兩手的洛克菲勒做夢也沒想到上來的消息完全不按原本的設想走。

  第一,參聯會都不爽總統衛隊,但沒有敢首先發難,好比看到一個歹徒在行兇,圍觀的都義憤填膺,偏偏沒有一個願意挺身而出——誰挺身而出誰就可能第一個死;

  第二,總統衛隊忽然向杜勒斯靠攏,後者的力量和實力一下子便壓過了在野的杜魯門,更重要的是,杜勒斯的野心也被激發了,他以代理總統的身份下達了陸、海軍按兵不動的命令並授意追查,同時又允許總統衛隊調動,如果陸海軍出現異常苗頭,他完全可以靠總統衛隊加以撲殺——這把刀還是很好用的;

  第三,正如他所預料的那樣,胡佛不敢出賣洛克菲勒,那會把他自己也牽連進去,但狡猾的胡佛面對總統衛隊和杜勒斯的強大壓力,為了自保卻把福特給供出去了。

  福特有沒有參與陰謀呢?

  當然沒有,但福特家族卻參加過幾次會議,隱隱約約會聽到風聲。

  為什麼敢動福特,胡佛自然仔細思考過:在五大湖工業區被重創後,本來實力就相對弱小的福特財團更遭到重創,在大財團中排名非常靠後,而小福特無論在政界還是軍界,人脈、威望都不夠;而福特戰前是支持第三帝國重整軍備的——現在可以試探一下德國的底線,對這樣的財團是保還是不保;另外,福特家族和工人階級的關係相對較好,姑且認為福特有同情美共的可能——實際上根本不可能,老福特之所以致力於提高工人待遇和福利,目的完全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理由,福特現在最弱,如果總統衛隊連福特都不敢動,怎麼敢指望他們去動洛克菲勒?

  精心思考之後,福特財團這盤大餐就被胡佛端到了麥克唐納面前,就看對方吃不吃了。

  但胡佛也沒有想到,麥克唐納和總統衛隊爆發出來的態度居然如此激烈:

  收到托爾森親口傳遞的消息後,麥克唐納當場就獰笑起來:「福特?很好!我知道了!空騎隊準備出發,把福特家族全部抓到訓練基地去。」

  在衛隊訓練基地,托爾森見到了他終身為之肝膽欲裂的一幕:面對小福特的掙扎和抗議,麥克唐納讓人直接架起德國進口的4聯裝20mm旋風自行高射炮——這是用來打巷戰的利器,「突突突」就把人群中隨意挑選出來的20條人命打得肢體碎成肉塊、體無完膚、血流成河……

  第093章 最後一場政變(18)

  麥克唐納獰笑著問小福特:「你們密謀了哪些陰謀?說不說?不說?再來20個!老子在維德角打到血流成河,在東線屠過窩藏布爾什維克的整個村子,殺過上萬美共分子,怕你們財團?」

  托爾森現在知道麥克唐納叫囂要掃平FBI不是開玩笑,是真有這個實力和手段!他只感覺兩股戰戰,FBI對付布爾什維克的那點手段在這些殺人不眨眼的軍人面前幾乎弱爆了。他現在更確信一件事,平叛期間總統衛隊一直說殲敵多少多少,他敢保證,必定有很多是在投降後被直接突突掉的。

  「我說,我說……」小福特的精神完全崩潰了,「洛克菲勒認為目前體制不符合美國的傳統,同時杜威總統頻頻對財團下手也讓他感覺到不安,所以他認為要排除這種影響,但是不是派人暗殺總統我根本不知情……或許你去問杜邦,杜邦家族知道的更清楚些。」

  「杜邦?洛克菲勒?」麥克唐納臉上露出可看回味的笑容,「很好,我記住這兩個名字了,他們跑不了!」

  杜邦不是福特,杜邦還是很有實力的,30多年前,以生產炸藥起家的杜邦面對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經常用「炸土飛機」的方式把對手送上天,而這一次聽說福特家族的情況後,杜邦家族也不甘心束手就擒,動用了輕重火力予以頑抗,並且打電報給杜勒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