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據他的建議,有幾件事是明確的:

  第一,新式巡洋艦不需要魚雷,也不執行護航、搜救任務,這不是巡洋艦該乾的活;

  第二,需要裝備防空飛彈;

  第三,指揮、雷達系統要進一步升級,要能統帶一個驅逐艦編隊;

  第四,動力系統要升級,在適當時候考慮原子能,至少要有6000海里以上的續航能力;

  根據這些要求,黑鸛級標準將會提高到1萬噸以上;

  第三款是新式的飛彈驅逐艦:標準排水量2800噸,除擁有蠶式飛彈作為進攻武器外,在防空、反潛、護航等任務方面水平較差,不具備綜合能力。霍夫曼認為單獨找飛彈驅逐艦過於浪費,認為可以進一步壓縮艦炮數量和噸位,把飛彈驅逐艦的標準降低為2000-2400噸級的飛彈護衛艦。

  除這3種設計外,他又要求儘快設計大型兩棲登陸艦。

  在以往常規作戰中,部隊是通過大量的西貝爾登陸艇完成攻擊任務的,由於這是臨時趕工的軍艦,再加上西貝爾級登陸艇上安裝著從謝爾曼坦克上拆下來的炮塔,很快就有了一個新的諢號——4騎士(每一艘西貝爾背後都是4輛謝爾曼的冤魂),但西貝爾的體積畢竟不夠大,戰時為了保證成功率採用多艘並用的方式,下一次戰爭由於涉及不到這麼多人,因此霍夫曼的思路是發展專用型兩棲攻擊登陸艦。

  這個思路其實在當初的改造航母歐羅巴上出現過,上面有空中武力,中間可以容納一個裝甲擲彈兵營,但5萬多噸排水量放在兩棲登陸艦上太奢侈了,而且起降固定翼飛機也不是這艘軍艦的任務,所以最新擬定的標準是排水量在1.2萬噸左右,可容納8-10架直升機,另外再搭配一個營的兵力。

  當然,在霍夫曼的想法裡,其實兩棲登陸艦還可以造的更大些,比如放到3-4萬噸,可以起飛固定翼飛機,直接就近為登陸部隊提供空中支援,但既然是新事物,他也得有耐心等著摸索一點點成熟起來。

  這幾款型號軍艦構成了德國海軍在1946-1952年間主要的建造想法,在海軍這個領域要進行全歐競標是很困難的,最顯著的一點就是模型船沒有說服力,而船舶又不可能像飛機、坦克哪樣先建造原型機、原型車來比拼,所以英、法、德三國只能先蒙頭各自下指標建造,然後等時機合適的時候再考慮一體化,而這也是德國利用這幾年時間儘可能迎頭趕上的最後一個時間窗口。

  整整耗費了4小時,龐大的閱兵部隊才完全走完,但所展現的氣勢、裝備卻遠遠超過了這4個小時所能容納的一切。更重要的是,隨著勝利儀式結束,歐洲各國首腦還宣布了歐盟正式建立——成立紀念日就是勝利紀念日的7月15日。

  隨即就是依據責任投票權的多少,各國迅速擬定了本國的議員名單並組成歐洲議會,由於霍夫曼的威望和德國的霸主地位,再加上德國本身的優勢票數,他當選為歐盟第一屆主席,得票率將近93%,另外還有6%的選票投給了即將卸任但壓根就沒參與歐盟領袖選舉的貝當。

  對此霍夫曼只是微微一笑:100%或者99%的得票率顯得太假,有貝當這6%一映照,說明選舉是公平、公正的。

  在歐盟成立之後,美國、日本、阿根廷、埃及、伊朗根據當初的邀請,成了歐盟觀察員國,美、日作為世界大國,觀察員身份毫無疑問,阿根廷、埃及、伊朗作為德國在南美、非洲、中東的重要盟友,也擁有了觀察員身份。其中埃及和伊朗還在爭奪中東地區的領袖位置,霍夫曼也樂得在此中保持平衡——中東油庫讓任何一家獨大都是不利的。

  英國想邀請加拿大成為觀察員,沒有獲得成功,德國不同意,連法國和美國也不同意,最後只能作罷。

  7月22日,當各國首腦紛紛帶著不同的心思散去後,霍夫曼接到了有關美日交還夏威夷地區的消息,同時還得知堀悌吉帶著聯合艦隊全部主力去吧夏威夷的軍隊撤走了一部分,並利用提前撤軍的機會從美國額外拿到了20條勝利輪、10條油輪的報酬。

  「真是筆好生意!堀元帥簡直能從石頭裡榨出油來……」

  通報消息的凱特爾笑笑:「最關鍵的不在這裡,我們認為,日本進攻勘察加的行動馬上要開始了?」

  「利用從夏威夷撤退的部隊?」

  凱特爾搖搖頭:「不,利用從滿洲抽調的部隊,夏威夷部隊不適應寒帶氣候……堀悌吉很狡猾,只從關東軍抽調了輕裝部隊,重型裝備一點沒動,所以滿洲方向的東俄軍隊以為日本只是普通的換防或撤退,沒考慮其他。」

  「那怎麼去打勘察加呢?聯合艦隊不可能上岸吧?」

  約德爾道:「用夏威夷轉移出來的重型裝備!夏威夷部隊只要人回到本土即可。」

  「真是個瞞天過海的好策略,希望史達林同志下個月能睡個好覺吧……」霍夫曼點點頭笑道,「這件事我不關心了,如果日本需要一點舊軍火,我們可以幫忙。」

  「如果史達林要買呢?」

  「額?」霍夫曼閉上眼睛想了想,「讓弗拉索夫賣給他,不過數量、種類要向我們報備……」

  凱特爾和約德爾互相看了看,心想:元首的生意經也不錯!

  「史達林同志,這是我們拿到的柏林閱兵式的部分照片,希特勒展出了很多新武器,具有不小的啟發意義,當然也給我們極大的壓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