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消息,你還和誰說過沒有?」

  「沒有。」

  「和首相說過嗎?」

  「不敢。」

  裕仁點點頭,臉色稍微好轉了一些。

  「陛下,也不能排除是一種策略,故意……」

  「堀悌吉也許是故意,但有些人我看是順水推舟啊……」裕仁臉色鐵青,「首相和石原打算什麼時候換武田攻的位置?」

  「這個……他們說暫時換不了,一來武田攻對陛下素來恭敬,又無過錯,不能免職;二來武田攻關係重大,不能輕易調用,特別是這個非常時期,容易引起誤判;三來武田攻主管近衛師團相當得力,練兵也有才能,還希望為陛下所用。」

  「他們還是主張懷柔?」

  「是的,不過聽說小畑敏四郎出山後,他們又提了新的建議。」

  「什麼建議,說來聽聽?」

  「既然小畑敏四郎可以師生之情打動武田攻,陛下也可以同樣效仿之,他們懇請將繼宮殿下放到近衛師團去參軍,最好還能拜武田攻為師。」

  「混帳,朕的家事豈是他們可以指手畫腳的?明仁才12歲,朕於心何忍?」

  「近衛師團就駐紮在東京,有武田攻照顧,殿下不會吃苦,如果陛下想念殿下,每周還可以視察部隊的名義去探望之,一來加重對武田攻的恩情,二來能收服近衛師團之軍心,三來也可解陛下思念殿下之苦。」

  「這招數倒像是石原莞爾的。」

  「陛下英明,果然是石原總長說的。」

  「容朕考慮考慮……」

  第151章 昭和維新(18)

  「長官,剛剛收到電報,我軍已占領新喀里多尼亞,敵軍抵抗甚微,據悉大部分力量已撤回澳新,只有少部分殿後部隊被我軍俘虜,戰事不算激烈,我方損失極其輕微。」

  堀悌吉微微點頭:「這麼說,西太平洋上除無人島外,其餘被敵軍占領的島嶼只有澳新兩地了?」

  「是的。」大西瀧治郎問道,「需要制定進攻澳新的計劃麼?」

  「澳大利亞恐怕是打不下來的,紐西蘭也沒這麼好打,先評估一下敵情,看看敵人有多少兵力吧。」

  「軍令部原本有粗略估計,認為澳大利亞有部隊20萬左右,紐西蘭最多10萬兵力,經緊急動員後大概可再翻一倍,然後兩地原先駐守的美軍再加上這次從各島撤回的美軍預計12-15萬之間……」大西瀧治郎預估了一個數字,「總體兵力在70-80萬左右,即便往多了算,也不會超過100萬——對人口總和不到1000萬的澳新兩國而言,這幾乎是動員極限了。」

  「所以有人認為澳新可下?」

  「下不了的,至少短期內下不了,而長期就更麻煩……」一旁的松田千秋嘆了口氣,「紐西蘭還有希望去爭奪一番,澳大利亞,實在太困難了。」

  其他參謀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判斷,既然判斷敵軍不超過100萬人,那就堆上100萬兵力打過去就是,哪怕100萬打不過,再加100萬就是了——陸軍現在可有400多萬兵力呢,再說,以帝國軍人之勇武,哪裡用得著200萬人,估計50萬就夠了吧。

  堀悌吉微微一笑,示意松田千秋:「你給大家講講打不下澳新的道理。」

  「首先,從地理上看,澳大利亞面積雖然廣大,但其人口稠密區主要集中在東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帶以墨爾本、雪梨為中心的城市地帶,這個位置比帝國本土到夏威夷的距離還要再遠上1000多公里,如果到紐西蘭,則要再遠上2000公里,補給與後勤而不是兵力將是作戰最大的制約,德國本土到南美、中美差不多也是這個距離,以德國之強盛、又有全歐洲後勤力量為保障,到目前為止向中美、南美派遣的兵力還不到30萬,可見保障供應之難;

  其次,從人種上看,澳新基本是白人人種,如果只是一般性戰爭,那就是純粹軍事力量較量,可一旦我軍要進攻其本土,可能會面臨全面皆兵局面,我們難獲當地之人幫助,反觀德國,不僅在南美有阿根廷、烏拉圭等拉普拉塔集團幫助,在當地還有歐陸裔白人和其他希望擺脫美國統治的人口幫助——比如目前親德的巴西政府,即便這樣,德國也不敢進攻美國本土,這和我們進攻澳新本土的顧慮是一樣的;

  再次,目前我們兵力已嚴重不足。表面上看陸軍有400多萬兵力,可關東軍要預防東俄不能輕動,中國軍有中國大陸戰場,印度軍還在穩定印度局面,南方軍的兵力分布已從夏威夷、中途島、薩摩亞、斐濟、新喀里多尼亞一線到馬里亞納、菲律賓,兵力極度分散,如果不是聯合艦隊的力量威懾並控制相關海域,純粹就是各個擊破的風險——如果沒有聯合艦隊,哪怕將南方軍增加到100萬人都不夠用!

  最後……打下這麼多地盤幹什麼用?單純為了版圖好看?財政不用管?經濟不用管?民眾也不用管?只為成就陛下開疆拓土的雄心壯志?成就長官的赫赫威名?長官善戰之名已前無古人了,還待如何?」

  最後一條聽得一干中佐、大佐參謀瞠目結舌,心想不愧為「非國民」的松田將軍,敢這麼說也是獨一份了。不過奇怪的是長官一點都不生氣,難道長官也這麼想?

  「打下這麼多土地,帝國軍人要想分享其中之利何其難也……海軍第二批軍功授田名單已經公布,陸軍連個條陳和規劃都沒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