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宣仁現在不但是軍令部要員,還有皇族這個身份,按理說堀悌吉搞改革是要儘可能避開他,即便不能予以罷黜也要將其疏遠,但堀悌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將所有改革條款全交給宣仁過目——絕大多數中將都只能看到部分,偏偏身為大佐的宣仁看到了。他享受的待遇是和山本五十六、伊藤整一一樣的,堀悌吉還特別當宣仁的面,講解了為什麼要削弱「皇室影響力」以及該怎麼削弱「皇室影響力」這種心驚肉跳的問題。

  對這樣出乎意料光明磊落的做法,宣仁極度服氣。他在大本營和軍令部當過核心參謀,自然知道伏見宮博恭王和堀悌吉之間的矛盾,當初他對伏見宮博恭王也多有攻訐,能夠下意識地理解「削弱皇室影響」的必要性,但堀悌吉的解釋顯然不止於此,而是敞開了說:如果這套體系不改,順著目前思路來,再過20年——差不多海兵52期掌握大權時,他宣仁就要變成天皇代表而操控海軍了,他可能變成第二個伏見宮博恭王。

  第148章 昭和維新(15)

  這說法頓時讓宣仁感覺毛骨悚然:他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論戰功不如淵田美津雄;論水平不如源田實和一大堆同學,現在大家都是同學,哪怕彼此間有分歧看在他皇室成員的份上嘻嘻哈哈就過去了,那不是因為他威望足夠,而是因為涉及爭奪還不大,彼此沒必要翻臉。如果到那時自己站在海軍最高位,需要讓一批能力、水平、功勞都強於自己的人聽從安排,光靠同學關係就不夠用了,搞得好只是勉強平衡,搞不好就是第二個伏見宮博恭王的下場——粉身碎骨!

  所以他能認同堀悌吉的觀點:皇室成員到陸海軍服役不是不行,但做到一定程度一定要抽身退出,再做下去相當危險——如果皇室成員水平和能力不夠,勉強坐上去要控制軍隊就會排斥異己,屆時就會出亂子;如果皇室成員水平夠,真能控制軍隊,甚至能達到目前堀悌吉的水平,那二重橋里的天皇位還坐得安穩麼?

  堀悌吉開出的藥方很簡單:皇室成員應該在軍隊服役,但做到中將後就要退役從政,利用自己身份和地位來抑制軍隊的胡作非為,決不能讓皇室出任陸海軍4個主官當中的任何一個位置;此外,皇族也不要擔任內閣首相職務。這樣一來,皇族成員與軍隊的關係,和政界關係可以維繫,與天皇關係也可以維繫。

  堀悌吉的意思很簡單:當初軍部反對內閣干涉時口口聲聲說統帥權獨立,但如果像現在這樣天皇直接依靠皇族把手伸到陸海軍,直接操縱軍部,談什麼統帥權獨立?不過是從一種依附轉為另一種依附而已。

  當然,在堀悌吉主張的改革中,為照顧皇室面子,這種安排不必公布成文,只當做慣例布置下去就好。

  從理論上說,這肯定不利於天皇掌握軍隊和內閣,但反過來看,誰能保證代表天皇下去的皇室成員一定會服從天皇而控制軍隊和內閣呢?只不過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不能公開講述而已,堀悌吉在論證過程中沒用日本的例子,只用了明成祖朱棣的例子——名曰靖難,實則是皇室造反。

  話里話外的意思宣仁原原本本都和雍仁講了,雍仁也說了一堆他的理解——他本以為只是兄弟兩人間的私下交流,沒想到宣仁還把這件事又匯報給了堀悌吉,看現在小畑敏四郎問話的意思就是他已知情了,或許是代表堀悌吉再來談一談。

  「堀樞密欲重建皇道派?」

  小畑敏四郎搖搖頭:「不,只有改革派,沒有皇道派,更沒有統制派。」

  雍仁臉上一陣抽搐,對方這句話明著是否認,實際上是肯定——叫改革派也好,叫皇道派也罷,反正陣營已搭建起來了。

  「這與我有什麼關係?」雍仁反問道,「我既不能表示贊同,也不能表示反對,甚至連公開意見都不能表達……你們莫不是忘了,我到現在這樣子,就是拜爾等所賜。」

  226兵變中,為了拉虎皮做大旗,維新部隊喊出了「秩父宮是我們的首領」這句話,一度還表示要擁立雍仁,實際上他事先根本與這些部隊沒有合謀,頂多就是會見過一些皇道派人物而已,但就是因為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聞,最終讓裕仁甚為忌憚,一直嚴格約束雍仁,差點就要上升到軟禁的份上。

  「殿下,當然有關係,難道高松宮殿下沒有說麼?」

  「說什麼?」

  「堀君的改革有一條,要強化皇室對帝國征服版圖的控制力,他覺得由您出任印度總督是極好的……」

  這句話當場把雍仁震得從地上跳起來!他眼睛赤紅,死死盯著小畑敏四郎,用顫抖的聲音問道:「爾等欲打內戰乎?」

  「殿下何出此言?難道您會反對陛下?」

  「不行不行,我不能這麼幹,幹了我就是千古罪人……」

  「您別著急,我話還沒有說完,高松宮殿下可出任南洋總督,等三笠宮殿下年歲更長一些,出任南太平洋總督也未嘗不可。」

  不聽這些還好,雍仁一聽更慌了:「分封?這更是禍亂之源,歷代分封哪個有好下場的……」

  「如果不分封,這些地盤就保不住了。」小畑敏四郎嘆了口氣,「殿下是明白人,我也不藏著掖著說話,目前陸軍藩鎮態勢已成,靠換人、靠換兵都是換湯不換藥的做法,誰坐在那個位置上都會考慮自身利益,軍人也是人,也有心腹,也有手下,也有一攤子利益,唯獨皇族總還算一家人,代天子牧守一方最為合適,陛下信不過他手下大將,難道還信不過自己手足兄弟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