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松田千秋臉色就很尷尬,說不還,德國人很容易就卡斷後續軍備,說還,去哪裡找這麼多錢呢?

  「難怪長官同意美國人贖買夏威夷的平民和軍人。」

  「打仗就是打錢,只考慮武器怎麼造,不考慮經費怎麼來,縱然一時得逞也難以奏效。」堀悌吉道,「靠夏威夷這點經費只能維持聯合艦隊遠征期間的消耗,真正要還上欠債要有大智慧。」

  「比如……」

  「把印度支那南部還給法國人,讓法國替我們清償一部分對德債務;和美國人談判和平,換取美國必要的安全保證後清償對德債務——按照你們的說法,美國現在被打得一蹶不振,我們害怕什麼呢?」

  松田千秋無言以對:當初加勒比海戰役沒打,美國大西洋艦隊還有不俗實力,海軍高級將領認為1300億賠款要求確實偏高了,現在大戰打完,美國傷亡累累,別說1300億,很多人認為開價2000億都應該。

  「長官,您這麼說我能理解,可惜國內未必肯聽啊,別說激進派聽不進去,就連山本大臣、石原總長這樣的穩健派都不一定能接納啊……他們雖然是政治家,但骨子裡還是個軍人啊。」

  「這就是我痛苦的地方,隨著海軍實力的逆轉,美軍進一步削弱,美德議和越來越接近了。德國元首比你們想得要理智得多,他從沒有征服美國的想法——他連近在身邊的法國、英國都不吞併,怎麼會去和美國人打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你沒覺得德國的態度已悄悄開始改變了麼?我們管德國要火箭技術,對方不是不肯給,而是提出了高昂索價,且聲明這一筆不能欠債,因為法國是付了現錢的。現在海軍實力逆轉,德國難保不會有其他想法。」堀悌吉望了一眼舷艙外,「比如中國三國時代,吳國和蜀國固然是親密抗魏的盟友,但吳蜀之間照樣還有夷陵之戰……現在美國實力還比不上魏國,德國實力又比吳國強大,我們夾在中間非常危險。魏、吳還能聯合,魏、蜀能聯合麼?伊藤整一在調查報告中就指出了這種局面的危險性,我們不可不防!」

  松田千秋心裡一驚:他頓時明白了堀悌吉的擔憂,害怕日本成為眾矢之的。所謂世界第一海軍其實很不保險,只要給美德一年時間休養生息造艦,保證又能恢復到實力均衡的地步,論後勁日本更是遠遠不如。

  「所以長官的想法是?」

  「我要儘快回國去,夏威夷戰役就拜託冢原君指揮了,反正他打仗比我強。」

  「這樣也好。」松田千秋點頭贊同,「目前中樞動態令人費解,您確實不該長期帶兵在外。」

  第112章 和戰之間(3)

  「怎麼樣?長官心情有沒有好一點?」

  看到松田千秋退出來,眾人一擁而上,七嘴八舌地問。

  「長官心情還是可以的,沒諸位擔心得那麼糟糕,他所顧慮的只是今後的政治和經濟形勢……」松田千秋大致講述了一遍堀悌吉的顧慮,聽到眾人也連連點頭——這批都是日本最頂尖的精英,稍微多想想就能明白了:看似日本海軍優勢很大,但這種優勢是非常脆弱而短暫的,當初珍珠港戰役後的優勢難道不大?整個太平洋艦隊差不多主力艦全部打光只剩了幾條航母,但即便手握2-3倍於太平洋艦隊的優勢,不照樣被美國人在中途島打了個1:4?

  兵多船廣當然是優勢,但不見得一定能獲勝,如果誰兵多、誰船好就一定能獲勝,那還訓練打仗幹什麼,大家一起比生產量就好了嘛——這樣軸心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海軍上下現在是明白300億美元這窟窿是怎麼來的——大部分都進了海軍的口袋,陸軍只分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也難怪對方不滿意,想著獅子大開口。而且堀悌吉也講述了另外一個矛盾:印度土地說好是要分配給有功將士的,可現在陸軍除了夏威夷這頭還有點仗可以打,其他基本都偃旗息鼓了,不打仗就沒有軍功,沒有軍功將來就撈不到好處。如果現在就把戰爭停下來,撈到便宜最多的是海軍,其次是陸軍中的印度軍、南洋軍,實力最強的關東軍反而沒有什麼顯赫表現。日本高層雖然腐敗,但對軍功還是很看重的——治安戰可撈不到軍功。

  草鹿龍之介嘆息道:「長官所慮確實不能不防,不過回國的話,艦隊還是要帶一批的,至少大和號要帶回去,否則不能威懾宵小!」

  「長官說就帶大和號、1艘護航航母和一批驅逐艦回去,正好把運輸物資的船隊也掩護回國——國內目前六航戰已建成服役(以雲龍級阿蘇、生駒為主力),等長官抵達之日可正式成軍,正好編成本土艦隊。」

  「再帶2艘巡洋艦回去吧,我看大淀、仁淀兩艦比較合適,電台性能又好,便於長官遠距離指揮。」冢原道,「巡洋艦比較靈活,然後把第二、三陸戰旅團調到東京附近。」

  「這樣會不會動靜太大?」

  「那就調一個旅團,不能再少了,建議長官日常最好在大和號上辦公,且必須注意是不是武田攻管著近衛師團,其他人我怕他們犯渾。」

  「對,武田攻這個大阪商人腦子還是清醒的,又是印度系人馬,和一般陸軍馬鹿不一樣。」

  眾人議論一通,先把堀悌吉回國的方略安頓好了——保證後者聽後哭笑不得。

  「這個……長官回國後擬採取的方略有沒有頭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