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惜萊茵女兒除了對付靶機,在實戰中一直沒開張過,倒是部署在多瑙河級上的海瀑布-3型先聲奪人,用4枚齊射的方式幹掉了一架前來偵查的B-29,也正因為這架B-29被擊落,引來了另外兩架美軍偵察機,再次擊落一架後,美軍最終只有1架飛機完成快速偵查和拍照後逃離。

  現在美軍的注意力全放在艦隊規模和分析上,沒心情去研究為什麼3架偵察機被擊落2架的原因,驚慌失措的飛行員認為他們是被高速飛行的噴氣機擊落的——飛彈看上去很像小飛機,而觀察員和機槍手的目光全在海面上,壓根沒留意到友機是如何被擊落的。

  至於最大的那艘航母,美國人也沒有分析錯,確實是用獲得過藍飄帶獎的大型快速郵輪不萊梅號改建的。該艦與已經戰沉的歐羅巴號是姊妹艦,不過不萊梅號身世要坎坷得多,1941年時英國特務借一個喝醉酒、神志有點問題的船員之手放火,把內部裝備至少毀了一半,而且火勢沖天,根本壓不住,為儘快滅火,迫使德國船員自沉在港口附近已減少損失,但德國海軍一直沒放棄將其改建為航空母艦的念頭,無非測算後價格實在過於高昂而予以放棄。

  但建成標準航母不合算並不代表建成綜合航母不合算,這艘至少有4.5萬噸排水量的郵輪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加上內部被燃燒殆盡,還省去了大量拆解工作,無非要多一項打撈活計,經過施佩爾的努力,不萊梅號於1945年終於重見天日,變成了廉價的綜合航母——看上去樣子很龐大,實際上除能搭載2個營裝甲擲彈兵和甲板上24架系留飛機外,其他作戰能力很弱。

  對攻擊百慕達這樣的島嶼,這點實力卻正好。

  第075章 不可能的任務(4)

  攻擊百慕達的命令在德軍內外受到了很多反對,因為在戰略上看沒什麼必要,反而顯得冒險,凱特爾就勸霍夫曼能不能等到5月份,等剛剛建造完成的北海號完成海試,形成戰鬥力後再行攻擊。北海級是德國利用大鳳級航母進行必要改進和強化後推出的全新裝甲航母,實力比英國兩艘裝甲航母硬朗得多,工期一共27個月——比預定設計提前3個月完工。

  在等待更多軍艦服役並投入作戰的選擇上,雙方態度基本一致,但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誤區:金上將、特納和米切爾等人想等待2、3月份埃塞克斯級投入使用,不料德軍也在加速下水新的航母,雙方力量對比並未顯著失衡。

  1月份時,雙方主力航母5:5;3月份時,美國雖擁有9艘埃塞克斯級,但能投入作戰的只有7艘,而德國正好2艘雲龍改服役,戰鬥力還是7:7,甚至因為德國還多一艘不萊梅號,看上去以8:7領先;5月份時,美國擁有12艘埃塞克斯級,其中10艘能投入作戰,德國將得到北海號,力量對比變成9:10,美國只有微弱優勢……在未來半年,美國單憑造艦就要取得壓倒性優勢是不可能的,美國固然一年能成24艘埃塞克斯,但德意軸心一年也能建成10-12艘雲龍改另加2艘北海級。

  更何況,制約戰鬥力的除了軍艦數量還有飛行員的數量和質量,德意當然也很難一下子湊齊30艘航空母艦需要的3000個航母艦載機組,但一定要強行湊,其結果和戰鬥力肯定比美國強行湊3000個機組來得高明。

  不過,霍夫曼沒有過多講數量問題,只從另外角度要求艦隊出擊,因為這次出擊是為了戰略目標,同時還有其他一點個人因素。

  他訓斥總參謀長:「我答應了奧托,會給他一切儘可能的支援,現在他歷經千辛萬苦終於進入美國,我絕不能食言——否則今後我說話還管用麼?處於不利形勢下的部隊還願意為帝國奮戰到底流盡最後一滴血麼?」

  民主國家裡,最高元首說話管用不管用,大家沒人關心,這才是政治正確——所以杜威的想法能不能實現,是可以大大打個問號的,不就是4年換個人嗎!

  國社體制下,元首的話怎麼能輕易違反?事關元首威信、黨的威信,錯了也要硬著頭皮執行到底,這也是政治正確!

  更何況,讓V4亮相是「高堡奇人」計劃對美國施壓的一部分,談不上什麼錯誤,凱特爾爭辯兩句就不響了——他也知道原子武器的威力,不然為什麼要處心積慮派最好的特種部隊去幹這些工作?

  霍夫曼的用意很明確:一方面用V4飛彈告訴美國人,占了百慕達就可以打到東海岸,另一方面,V4進一步靠前部署,可以在百慕達防空圈範圍內打到橡樹嶺去!

  如果這樣美國還不就範,下一步霍夫曼就準備把殺手鐧V6拿出來,用高達2500公里的射程告訴美國人,德國不但可以在巴拿馬豎起飛彈打到佛羅里達,還可以用XXX級超級潛艇在美軍飛機完全夠不著的地方用飛彈打到美國東海岸,至於能裝什麼彈頭,美國人可以自行腦補,反正拼常規、拼化學、拼核,德國都獨步天下,我就問你怕不怕!或許日本在細菌彈頭領域造詣更深,不過不要緊,借日本一萬個膽子也不敢用。

  再還不行,過兩年V8就可以上場了——至少6000公里射程,如在冰島豎起發射架,整個加拿大、大半個美國全部能籠罩在覆蓋範圍內,如果在亞速爾豎起發射架,能實現對美國東海岸整個精華地帶全面覆蓋,等霍夫曼露一手聚變炸彈的底牌,美國人就可以好好挖一陣核掩體、核地下室來思考核冬天的場景了。

  等到V10\V12等圖紙飛彈項目變成現實,只怕連遠東的日本和史達林都要不得安生了——不過在佩內明德規划進度上,這些項目成功大概還要10年以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