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說您當了國務卿?元首認為是杜威總統做出的最明智的決策。」

  「謝謝他的誇獎。」杜勒斯笑了笑,「聽說元首在外訪問很成功?」

  「是的,很受歡迎,每到一地就受到人群熱烈歡迎……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子彈。」

  「這件事我很抱歉,不過真不是我們幹的……我個人表示道歉。」

  「但你們應該站出來聲明!」

  「老朋友,你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邱吉爾首相是美利堅堅定不移的盟友,我們不會幹這種落井下石的事。」杜勒斯聳聳肩,「其實你們也清楚,之所以故意這麼說,一方面是為了撈取歐洲各國同情,一方面也是為了多爭取點砝碼,不是麼?」

  杜勒斯一語雙關道:「你們撈取的政治資本夠豐厚了,還在等什麼呢?」

  所謂夠豐厚,當然不是指這件事,而是指德國在戰場上的局勢,里賓特洛甫裝作沒聽懂,開了個玩笑道:「我還沒聽說做生意有嫌錢賺得太多的人,哈哈哈……」

  香檳酒販子的市儈嘴臉雖然讓杜勒斯很不舒服,不過形勢比人強,現在美國各方面局勢不利,他必須忍著這一點,至於攀交情什麼的,寒暄時或許有用,正式談判怎麼可能有用?

  他試探性地問道:「元首在講話中一再宣稱要和美國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合約,然後你們又要拿走波多黎各、巴拿馬,我想知道這個不割地、不賠款是如何體現的?」

  「不割地當然是指美利堅的本土,難道波多黎各是美國第五十一個州?」

  「1917年我們就給予了波多黎各人民以美國公民權!」

  「但這畢竟不是美國領土……」里賓特洛甫微微一笑,「你們給波多黎各公民權,你們給了古巴、給了菲律賓公民權麼?」

  「如果他們想要,我們可以給。」

  「他們更想要獨立。」

  「也許是吧?」杜勒斯嘆了口氣,「我們也同意他們獨立,不過,不會同意他們成為德國的屬國——你們一方面要求給他們獨立,一方面又要求他們服從德國,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第一個回合試探下來,雙方對彼此立場已完全清楚了:美國可以給予這些國家「獨立」,但不會允許德國把手伸進來,而德國顯然要的不光是獨立,還要駐軍——這是美國堅決不能接受的。

  「那麼,大不列顛主張的領土及其固有領地你們為什麼反對呢?」

  「您指紐芬蘭?」

  「沒錯。」

  「如果紐芬蘭走完全合法的公民投票,這當然在我們的接納範圍內,我明天就通知邱吉爾首相去走法律程序。」

  里賓特洛甫哈哈大笑起來:「就憑著那區區幾千叛亂之徒,也敢聲稱代表大不列顛?」

  「幾千?」杜勒斯微微一笑,「光英國陸軍就有幾萬軍隊在北美服務,怎麼可能是幾千?更何況,邱吉爾首相、喬治六世是得到各自治領公認的國家領袖,艾德禮沒有經過大選就當了首相——合法與否不用我多說了吧?至於愛德華八世,他的皇位哪裡來的?喬治六世退位了麼?他宣布把皇位給了愛德華八世了麼?」

  「您不要忘了,喬治六世的皇位還是從愛德華八世這裡拿去的。」

  「那倫敦政府為什麼不公開宣布廢黜喬治六世的皇位呢?」

  這句話打中了里賓特洛甫的軟肋:倫敦方面雖然擁戴愛德華八世為皇,但從來也沒公開宣布廢黜喬治六世的皇位,所以黑貓每次總用朝不保夕的危機感來調侃自己,德國當然能理解艾德禮等人的用意——廢黜喬治六世震動太大,不利於團結,現在杜勒斯抓住這點來反擊,里賓特洛甫似乎也沒太好的辦法。

  幾番言辭交鋒下來,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可以看出,在談判中,里賓特洛甫完全不是杜勒斯的對手,想想也不奇怪:里賓特洛甫是平民商人出身,杜勒斯卻出生於政治世家,又當過美國代表團法律顧問,論口才、論對國際法的熟悉程度、論對高層政治的了解,不知道要高明多少。能給里賓特洛甫撐腰的,無非是德軍目前在戰場上的形勢——這比什麼國際法和政治慣例都強。

  眼看對方臉色發紅,再由紅轉黑,杜勒斯就適時住了口:他不能再撩撥下去了,再折騰下去對方會暴走的,他來里斯本是希望解決問題的,不是來和德國人爭個是非曲直,更不是來吵架的。

  「我這次來是滿懷誠意,為德美兩國真正的和平事業而來。」杜勒斯話鋒一轉,談起了他的底線:

  第一,歐洲各國在中美和加勒比海的領地予以恢復,但駐軍不能超過戰前;

  第二,德意不能插手中美與加勒比海,但美國答應給一定補償,具體補償杜勒斯沒說,但暗示不會少於300億美元無息貸款,期限99年(基本就是不用還的意思);

  第三,同意巴拿馬運河國際化,但不能駐軍,美國也不駐軍;

  第四,同意大不列顛合併紐芬蘭,但不允許駐軍,作為交易,美國在愛德華王子島也不駐軍;

  第五,南美勢力範圍穩定在現有範疇,德國不是喜歡玩兩個麼?美國配合德國把巴西也切成兩個;

  第六,對歐洲、非洲的領土和殖民地變動,如德國願意給美國公平的商業貿易機會,美國將完全予以承認,作為交換,北美市場也允許歐洲實力進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