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加勒比海地區陸軍司令是哪位?」

  「沃爾特·克魯格中將,他原先是第三集團軍司令官兼南部防衛司令,2個月前剛剛調任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司令官併兼任陸軍司令——是杜魯門總統卸任前簽批的命令。」

  這麼一說杜威便有印象了,杜魯門當時和他談起過,因為杜威對軍界將領不是很熟悉,所以沒幹涉就點頭應允了,不過克魯格這名字還是讓他靈機一動,遲疑著問道:「他與德國克魯格元帥?」

  「有一定歷史淵源,大概歷史上屬於一個家族的主系與旁支……不過隔得挺遠,克魯格將軍8歲時就移居了美國。」克拉克不知道杜威在擔心什麼,儘可能小心翼翼地解釋。

  沃爾特·克魯格是不折不扣的德裔,1881年出生於西普魯士普拉陶,1889年移居美國俄亥俄州,趕上了美西戰爭的尾巴,還在菲律賓服役過很長時間,後在陸軍勤務學院任教,由於懂德語而翻譯過幾本德國戰術著作,成為研究德軍的專家,很得潘興老爹賞識,一戰中出任參謀職務,停戰後任時駐德國的第4軍參謀長(他的永久軍銜不過是上尉,以如此軍銜出任軍參謀長,可知是何等超常重用)。

  1923-1925年任陸軍部作戰計劃處處長,更神奇的是1926年畢業於海軍學院並隨後留校任教了4年,稱得上絕無僅有的海陸複合型人才,1936年晉升為準將,隨後又回到陸軍在陸軍參謀部任主管作戰計劃的助理參謀長——和潘興一樣,馬歇爾也很喜歡他。

  挑選他出任加勒比海戰區陸軍司令是克拉克的推薦,他認為像克魯格這樣懂陸軍、懂海軍、有海島服役經驗(在菲律賓待過很久),德裔出身且懂德軍的人才在陸軍中萬中無一,且資歷、年齡、軍銜都夠格,簡直是上帝為美利堅量身定做的加勒比海戰區司令官。

  該建議深得麥克阿瑟、馬歇爾等人認同,於是一路綠燈,為更好防禦南翼,克拉克又提出將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與南美切割開,獨立組建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沃爾特·克魯格成了新組建的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首任司令官,地位與南美戰區司令官史迪威中將平起平坐。

  杜威點點頭放心了,事實證明,軍中最能打的還是德裔將領,別說克魯格很早就移民美利堅,為美利堅立下過汗馬功勞,就算他真與克魯格元帥有關也沒什麼大不了——後者不是被元首以叛國罪絞死了麼?敵人的叛徒不就是本方的幫手?

  第054章 背鍋俠杜威(16)

  「他對四島防禦有什麼意見?」

  「他認為加勒比四島暫時不會是德軍攻擊的重點,他更擔心中美洲方向。」克拉克解釋道,「我們在中美洲一共不到10萬駐軍,分散在從瓜地馬拉到巴拿馬的大片土地上,他認為很容易遭到日、德兩軍左右夾擊。」

  眾人擔憂地看了下地圖,認為該擔心並非杞人憂天,中美洲縱深很小,兩翼臨海,確實容易遭受夾擊,好在現在日軍主力在澳新一線,看上去似乎風險還沒這麼大。

  「他的對策是?」

  「在墨西哥部署強有力的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中美洲方向,同時儘可能拖延時間,等待海軍恢復實力——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對海權依賴性很大,沒有海權只能處處被動挨打,別說30萬軍隊,就是再加100萬也不夠折騰的。」克拉克道,「所以我的思路和海軍諸位略有差異——如確信德軍主力艦隊向西進攻,我建議用大西洋艦隊堵口,把他們關在加勒比海這個籠子裡。」

  英格拉姆苦笑:「敵強我弱,堵是堵不住的,難道敵人8艘戰列艦開過來我用幾艘阿拉斯加級戰巡去堵?那不是雞蛋撞石頭?」

  克拉克或許帶兵打仗確實不行,不過大局觀、領導力、組織力還是一等一的,為幫助沃爾特·克魯格儘快完成中美洲-加勒比海戰區防禦體系,他又把自己當初在第五集團軍任上的參謀長和同學艾爾弗雷德·馬克西米利安·格倫瑟(此公歷史上出任過北約盟軍總司令)推薦給克魯格,因為李奇微出任第五集團軍司令官後希望參謀長用他熟悉的泰勒,克拉克一面滿足李奇微的要求,一面給自己的老同學升一升。即便眼下集團軍參謀長和戰區參謀長看上去管的內容差不多,但對深諳組織體系的克拉克來說,他知道將來這完全是兩個層次。

  克拉克出任副總參謀長後,對作戰過問不多——那通常都是麥克阿瑟自己管,組織、人事、後勤、協調等其他全是克拉克的工作,麥克阿瑟不耐煩管這些瑣碎事,基本上克拉克定了就能拍板。

  不過格倫瑟可不是專靠同學關係才爬上去的,他能力不弱,克拉克下達的作戰命令基本都是他擬定(克拉克本人基本不管作戰),而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格倫瑟又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人後代(雖然他出身在美國)。所以有關《忠誠法案》在軍隊內部就是個笑話,最能打、最出色的將軍差不多都是德裔,胡佛也知道這個因素,在軍內從不敢造次。

  聽說司令官和參謀長都是德裔且關係不錯,又有實戰經驗,杜威便放了心,他現在很怕帶兵將領和參謀後勤軍官鬧矛盾——巴頓和史密斯的衝突他依然記憶猶新。

  沃爾特·比德爾·史密斯戰爭開始時是參聯會和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秘書,掛准將銜,後來擔任了艾森豪的參謀長並參加北非戰役,史密斯性格冷酷,強硬粗暴,樹敵很多卻害怕上戰場。肯亞戰役時期巴頓有一次發現史密斯瑟縮在一條壕溝里瑟瑟發抖而感到奇怪,近前一問才知是躲避炮火。巴頓非常生氣,因為剛才開炮的是美軍炮兵而不是古德里安的部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