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打算怎麼對付他?這樣重要的人物,安保力量不會太差。用狙擊手?埋設地雷?汽車炸彈?突擊隊?或者乾脆把飛機、坦克部隊拉出來?」

  「我也不知道用什麼手段……一切有賴於您的情報資源。」賴特搖搖頭,「最好是用炸彈,輕輕一顆就足以致命。飛機、坦克是不敢奢望的,這豈不是連政府和軍隊牽扯進去了?這會帶來很大的麻煩。」

  「你不是怕麻煩,你是怕黑貓反報復吧?」

  「我……」賴特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用些普通手段還可以推到地下組織、人民「自發」反抗身上,連飛機坦克都出動了,那豈不是大不列顛政府和軍隊脫不了關係?現在德國在不列顛島上可是有15萬人,而且還能得到海峽對岸源源不斷的支持,真把大不列顛打成白地可不是加拿大方面願意看到的。

  說到底,刺殺元首是一個導火線,倒不一定非要置於死地不可……

  「你等著吧,有明確情報我會告訴你……你到……去……會有人和你接頭。」

  賴特點點頭同意了,然後迅速從另外一扇門裡消失了……

  第025章 在大不列顛(5)

  「親愛的元首,歡迎您來不列顛!」

  「陛下,見到您我很高興,看到大不列顛重新恢復生機與活力,我更感到高興!」

  1944年12月19日上午,就在堀悌吉下達進攻拉奈島、莫洛凱島命令的前一天,霍夫曼在1800多名警衛旗隊官兵、100多名第三帝國軍政隨員的陪同下,正式抵達倫敦對大英帝國展開國事訪問。

  在霍夫曼抵達前一周,希姆萊、鮑曼、里賓特洛甫等國社得力幹將已先期抵達不列顛為元首訪英鋪路,三人分工非常明確:希姆萊負責全程安保,鮑曼負責反諜,里賓特洛甫負責與英國方面溝通協調,至於戈培爾則陪同霍夫曼出席各種場合,巨頭中唯獨剩下施佩爾在國內主持大局,雖然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凱特爾元帥也來到了不列顛,但陸、海、空三軍總參謀長分別都在大本營待命,準備聯合處理有關突發事件。

  此刻的倫敦碼頭,早已是圍得水泄不通,到處都是駐足觀望的人群,外圍是一大圈英國部隊、中間是部分警衛旗隊的特別安保,核心圈還有斯科尓茲內的突擊隊和愛德華八世的皇家衛隊,警戒強化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所有能在一線採訪的記者,實現全經過英方細緻審查與審批,並由英、德安保人員現場檢查後才放入,在碼頭現場還有一個安檢屋,除由男女警衛進行搜身外,還巧妙地布置了X光機和磁力探測儀,任何夾帶、偽裝的裝備和器材都難以混入,可謂嚴格到了極點。

  面對記者們的鎂光燈,大人物們的姿態擺得很足,霍夫曼先是和愛德華八世熱烈擁抱,然後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戈培爾則和艾德禮熱情握手,陪同出訪的預備第一夫人愛娃則和辛普森夫人在邊上熱情問候——這種姿態足足擺了一分鐘,讓記者們拍夠了照片才算結束。

  對今天這個歡迎儀式和對等迎接,英國方面也有過考慮,由於元首身兼總統和總理兩職,因此由愛德華八世出面迎接更好,而戈培爾雖然只掛宣傳部長的頭銜,但眾所周知他是行政領域的大管家,由身為首相的艾德禮進行高規格接待也能顯示英方的誠意。

  「尊敬的元首,此刻在倫敦,您有什麼特殊心情?是否滿懷征服世界的成就感而來?」一位記者大著膽子問道。

  霍夫曼笑笑:「我沒有征服世界的成就感,我根本沒征服世界,我也不想征服世界……不過我的心情確實非常激動,到目前為止,我基本達成了人生第一個心愿,即將為達成第二個心愿而努力。」

  「能請您具體談一談麼?」

  「我第一個心愿是團結所有德意志人,並讓德意志民族重新站立起來,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與其他優秀民族一起享受這個世界的榮耀與地位——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實現了90%;第二個心愿是希望整個歐洲能聯合起來,成為同心同德、和衷共濟的聯盟,永遠消弭籠罩了歐洲人民2000多年的戰爭與動盪——這目標已實現了一部分,還有待於包括大不列顛在內的歐洲各國攜手加以推進……」霍夫曼笑笑,「我真心實意地希望達成這個目標,所以努力學習和了解大不列顛的文化與傳承,你們覺得我剛才這幾句英語發言說得怎麼樣?有沒有明顯的語法或發音錯誤?我可是照著BBC播音員的語氣學習的。」

  眾人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難怪剛才覺得哪裡不對勁,原來元首剛才是用英語演說——很標準的BBC腔(牛津腔),雖然還有點德國口音,但至少是地道的上流英語,比美國人那種暴發戶式、充滿俚語的英語更顯得親切和高貴一些。

  在愛德華八世帶頭下,記者們都鼓起掌來,為霍夫曼的英語發言叫好。

  戈培爾博士微笑著點點頭,能者無所不能,元首幾年前還只好結結巴巴地發幾個英語單詞的音,現在居然也能流利地說一大通英語,據說連法語都能勉強扯上幾句,可見元首是有天賦的——他壓根不知道霍夫曼乃正宗科班學者出身,英語能力非同一般,法語也勉強對付,這可比未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希特勒強多了。

  在這樣的場合說幾句英語而不是德語,不但不會有「喪權辱國」的感受,反而直接能拉近與英國政要、媒體的關係,顯得更加親密一些——元首到大不列顛來不是逞威風的,而是真心實意求和解、推動和平與合作事業的,他為元首的周全考慮叫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