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這一點意見,政治局分歧很大,史達林本人一開始也不贊同,不過庫茨涅先斯基事先在私底下和他交換過意見——認為黨目前領導戰爭遭受了挫折,且暫時沒有辦法反敗為勝,要想重新贏得人民支持,必須要從改變人民生活上下功夫,然後再談得上其他。

  他說的話很露骨:「假設再苛壓人民不顧一切發展軍備,一旦弗拉索夫匪幫打過來,人民還會不會跟黨走就不好說了……」

  這個提醒當時就讓史達林嚇出一身冷汗,也讓好幾個政治局委員捏了把汗:話是沒錯,但說這種話怎麼看都有「政治不正確」的嫌疑。

  經過他的耐心說服和解釋,政治局最終基本通過了「綜合平衡」的設想,打算制定國民經濟恢復「三年計劃」來著手完成,並明確由庫茨涅先斯基本人帶領經濟恢復委員會負責統籌完成——伏羅希洛夫只負責軍備領域工作。

  至於引入美國資本發展特別區建設,發展對華貿易和工業輸出也是庫茨涅先斯基一攬子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惜著力推動這個方案的庫茨涅先斯基本人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因為在東俄國民經濟經過千辛萬苦恢復後,就會有一場又一場批判等待著他——「悲觀」、「動搖」、「妥協」的帽子不扣他扣誰?

  會議開到最後,莫洛托夫悄悄送上一則消息:……希特勒後天開始要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昨天他在東普魯士視察國家農場時談到了我國俘虜和勞工問題。

  「他怎麼說?」

  「一旦史達林按規定完成裁軍並履行條約義務,戰爭期間被我國俘虜的紅軍將士將予以陸續釋放,沒有戰爭罪行的普通官兵將優先釋放,我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他們可以去布爾什維克統治下的東俄,也可以去孟什維克的西俄,可以選擇去波蘭,或選擇去德屬東、西非,還可以繼續留在普魯士國家農場裡——最後一項取決於個人志願申請和地方農場審批同意,我估計人數不會很多,可能也就是20-30萬人……」

  「我們要想辦法爭取更多人回來,當然進一步壓縮軍隊規模是當務之急。」史達林想了想道,「紅軍人數就按規定陸續壓縮至200萬,另外保留50萬內務部隊和赤衛隊,各基層政權要利用各個層次組織不脫離生產的自衛隊、糾察隊和民兵組織!」

  第021章 在大不列顛(1)

  霍夫曼10月份就籌劃著名去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一方面希望加快推動歐盟與聯合國落地,另一方面努力推動英德和解。孰料剛說出設想,就遭到了國社黨內外一致反對,普遍認為元首訪英操之過急,最起碼的安全氛圍都還沒有形成,怎麼可以去英國這種危險的地方?即便能帶警衛旗隊去,也擋不住預謀者襲擊。

  希姆萊勸道:「元首,雖然我們在歐洲取得了勝利,雖然我們正壓制著美國人,但並不是說世界就和平了,誰知道美國有沒有隱藏在英國的間諜和行動隊?他們當初能劫持3個英國軍隊首席軍事長官,可見美國對大不列顛滲透是很深的;誰知道英國人里有沒有潛伏的邱吉爾分子?只要有一小部分別有用心的人串聯起來,您就將面臨致命的威脅。您現在去英國和當時去巴黎截然不同——那會巴黎完全在我軍控制下,可我們現在顯然控制不了倫敦!」

  鮑曼先拍了一通馬屁:「……元首是黨的靈魂,是德意志至高無上的領袖,是帶領我們取得最終勝利的唯一大腦,是開創千年帝國的不朽象徵,是將全德意志民族團結在一起的澎湃心臟……」

  然後話鋒一轉,說道:「有了元首,德意志人民才有了光明、榮耀與勝利。在這樣的特殊時刻,您絕不能親歷險地——這是對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是對國家和未來負責的態度。同樣也是對同志們高度負責的態度!」

  沒有一個人同意霍夫曼訪問英國,就連一心想去倫敦出風頭的里賓特洛甫也搖頭表示不認可,為表達赤膽忠心,也為讓霍夫曼不至於下不來台,他表示願意自己先出訪倫敦一趟,為元首訪英之行鋪平道路——有什麼問題先溝通好再談。

  由於面臨全體高層抵制,霍夫曼只能退讓,最終高層會議達成一致意見:由里賓特洛甫先行訪問英國,元首之行暫時推後,視情況而定。

  從11月份開始,在里賓特洛甫訪英後,英德關係便加速向緩和方向發展:

  英國根據停戰協議該交付的武器裝備,包括最重要的半成品戰列艦蠻勇號(德國準備改造成防空戰列艦)均按規定予以交付;預定要裁撤、復員的本土軍隊同樣在有條不紊清退中;從11月9日開始,按規定登陸英國的15萬德軍陸續出發,並最終在月底前完成全部入駐工作。

  英方德軍入駐這一條件上曾予以了杯葛,但最終敲定後,依然表現出了誠意,予以了極大配合:不但把清退出來的本方兵營讓給德軍,還儘可能把德軍駐地周圍的英國部隊都清理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摩擦。駐英集群指揮官的人選最終落在年僅51歲的赫爾曼·巴爾克頭上,他在東線戰爭中素以彪悍而聞名,前不久剛剛晉升大將軍銜,算是國防軍中青雲直上的人物之一,深得霍夫曼賞識。

  駐英部隊一共15萬人,包括6個陸軍師、2個海軍陸戰旅、3個航空聯隊和部分後勤部隊,最硬的拳頭當然屬大德意志裝甲師,全套1944型部隊,同時駐紮在冰島上的10萬德軍(含海軍、後勤、空軍),駐紮在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的2萬多德軍也歸巴爾克統一指揮——統稱北大西洋集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