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哈爾西接受了這個勸告,決定耐下性子繼續等待。

  說服哈爾西後,尼米茨決定回國:「夏威夷交給兩位了,明天我和道格拉斯將軍要坐飛機返回華盛頓,大西洋方面壓力很大。德軍偵察機頻頻出動偵查,預計平靜幾天後又要大打出手。」

  英格拉姆和哈爾西表示理解:「祝兩位一路順風!」

  尼米茨和麥克阿瑟兩人返回本土的路很曲折,由於無法派遣戰鬥機護航,為保險起見只能走遠路,兩人座駕先從珍珠港出發去阿留申,然後從阿留申飛加拿大,再從加拿大取道回華盛頓。光一架飛機還不行,必須多架一起伴飛。

  雖然尼米茨和麥克阿瑟都認為從珍珠港直接飛西海岸也無所謂,但無論陸航一把手阿諾德還是在珍珠港的陸航指揮官杜立特都表示堅決反對——如果想直飛門都沒有,絕不批准!兩位新任陸海軍一把手最後只好乖乖服從安排。

  10月6、7、8日連續三天,巴拿馬局勢到千鈞一髮之際,冢原存心戲弄美軍,在主力艦隊停駐加拉帕戈斯群島休整的同時,派遣多架彩雲改前去偵查,然後在敵軍反應過來前就溜走——這種老鷹捉小雞的遊戲搞得駐軍苦不堪言。

  夏威夷方面也開始抓瞎了,因為哈爾西發現忽然找不到那支日軍破交艦隊(角田艦隊),這更加重了華盛頓方面的疑惑,認為這支艦隊是不是也和其他日軍艦隊一樣準備投入對巴拿馬的進攻?阿諾德硬著頭皮將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古巴三地的陸航兵力往巴拿馬集中,加上從加拉帕戈斯和厄瓜多撤退下來兵力,在巴拿馬已堆積了1000多架飛機。

  10月9日,輾轉萬里的尼米茨和麥克阿瑟兩人終於安全抵達華盛頓,和兩人幾乎同一時間抵達的還有從中國方面疏散回國的飛行員們,其中就包括陳納德和他的飛虎隊。在魏德邁拉攏英國飛行員失敗後,陳納德給他出了主意——拉攏中國飛行員,有很多人和美軍一起參加過駝峰空運,技術水平算非常精湛,更重要的是因為中國目前燃油緊缺,又沒有任何外援可輸入,這批飛行員都在昆明、成都、重慶等地無所事事。

  陳納德在中國呆了多年,知道光靠美方出面拉攏是不行的,還得走通上層路線。魏德邁對此心領神會,他現在其他沒學會,銀彈攻勢學得很溜,以至於副官經常備有一批批青黴素供他緊急使用——在中國這玩意比金條還好使,又小巧,還沒有黃燦燦的俗氣。在200萬美元青黴素「攻勢」下,一串看不見的手加緊行動,很快「中國援美航空先鋒隊」便組織起來,70多個熟練飛行機組便搖身一變成為受美國民用航空公司僱傭的飛行員而去美國效力。某人除了罵幾句「娘希匹」外還能說什麼?

  當天下午,參聯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不過大家都注意到杜威和杜魯門一起出來時臉上均是鐵青一片,顯然心情不是很好。

  前兩天,由於日軍已占領加拉帕戈斯島並威脅巴拿馬,里賓特洛甫認為霍夫曼叮囑的時機成熟,便開始對外放風,杜威最終拿到了中間人輾轉遞過來的條件,內容很簡單,卻讓他搖頭嘆氣,德國在南美、南非問題不可談判的前提下又提出了3項要求:

  第一,中美洲、加勒比海區域範圍內,原歐洲各國領地一律交還;

  第二,中美洲各國、古巴、波多黎各屬於《開羅宣言》保證獨立的國家,一律獨立,由美、德各自施加影響力;

  第三,巴拿馬運河國際共管,成立國際運河公司,由主要強國包括巴拿馬一起入股控制,運河區由聯合國維和部隊入駐確保安全與獨立,戰爭當事國軍艦一律不得通過運河。

  第三條的最後半句其實暗藏殺機,主要大國只有美國才需要通過巴拿馬運河進行調度,這句「戰爭當事國軍艦一律不得通過」的話顯而易見就剝奪了美國在戰爭期間利用運河進行調遣的能力。而聯合國部隊也是玄機不少,如果美國拒絕加入聯合國,那這支「維和部隊」將順理成章地沒有美國軍隊參與。

  至於美方索要的,在聯合國內與德國相同的權利和地位,德方根本沒直接答覆,只含糊其辭地回覆:「各國經商議後會給予美國與其實力相符的國際政治地位。」

  這話要反過來聽,如果德國同意美國權利和地位對等,現在可直接說,用「相符」來搪塞,說明德國根本不願意給予美國對等地位。或許第二可以給,但無論是比德國低一點點的第二還是只比日本高一點點的第二,對自視甚高的美國而言都是屈辱——老子都低聲下氣承認你德國和我對等了,你居然還想把我踩在腳下?

  聽完條款後的杜魯門當場暴跳如雷:「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德國人不但已吞下去和還沒吞下去的戰果逼著我們承認,連他根本還沒染指的東西也想從我們口袋裡掏走。這根本就是喪權辱國,怎麼能簽?」

  杜威也滿臉無奈,這種條約別說杜魯門,連他都不想簽,簽完後美國還剩什麼?真只有本土一隅之地搞孤立主義了。

  參聯會會議在很壓抑的氣氛中舉行。

  第016章 夏威夷(6)

  華盛頓時間10月9日晚上,東京時間10月10日清晨,堀悌吉主持召開海軍最後一次作戰會議,明天他就要親自率支援艦隊出發去太平洋。

  軍令部作戰部長、海軍少將松田千秋向眾人通報了當前狀況。大家都知道松田千秋極受堀悌吉信任,不但軍令部中層職務中最顯赫的作戰部長讓其擔任,還兼任聯合艦隊先任參謀,首開軍令、艦隊核心崗位聯合兼職先河(如果不算堀悌吉自己身兼軍令部總長與聯合艦隊司令官的話),理由很充分——搞作戰計劃的人一點艦隊實戰經驗也沒有,只會坐在軍令部拍腦門,能管用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