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日本原本的媾和底線是美國承認日本目前的占領區,日本歸還菲律賓和部分太平洋島嶼,兩家共治太平洋,但美國對此斷然拒絕後,惱羞成怒的大本營就決定打到底:把德國勢力引入太平洋與美國抗衡,不但不歸還菲律賓,還要求澳新、夏威夷、阿留申群島中立非武裝化,如德國打算吃澳新(包括斐濟等),則日本要求跟著吃一半。

  但美方顯然還不知道這種虛言恫嚇的實質,只把這次會議看做軸心吹響向美利堅總攻的衝鋒號,特別從戰場形勢來判斷更是如此。

  8月19日,《開羅宣言》前一天,累西腓的美軍陸航觀察到龐大的德軍主力艦隊正在西非沿岸,雖然2100公里的航程在B-29攻擊範圍內,但沒有戰鬥機護航的B-29顯然打不過擁有高性能戰鬥機護航的德軍艦隊,最後只有幾艘美國潛艇發動了攻擊,擊沉了3艘貨輪,但這4艘勇敢的美軍潛艇也被悉數擊沉。

  8月20日,太平洋時間8月21日,在《開羅宣言》發表前1個小時,聯合艦隊發起了對中途島的進攻。如此龐大的進攻梯隊當然不可能瞞過美國方面,在艦隊主力離中途島還有1200多公里時,美軍就發現了來勢洶洶的日軍艦隊。

  但即便發覺又如何?中途島上一共只有100多架飛機,將近5000人的地面部隊,整個島嶼面積不大、地勢平坦,基本無險可守,必須依仗海軍艦隊支援才有出路。在第一次中途島戰役中,尼米茨就是利用日本艦載機飛行員空襲中途島途中發現美軍艦隊而臨時更好彈藥這個空檔消滅了日軍主力艦隊,但這次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第一次中途島戰役時日軍只出動了機動艦隊,規模更大的戰列艦部隊在後方看戲,這一次冢原二四三帶著三艘大和號和長門號親自衝鋒,在艦載機掩護下直撲中途島而來,由6艘艦隊航母組成的機動艦隊隨後跟進,再遠處是由8艘護航航母組成的運輸和登陸部隊魚貫前進。

  聯合艦隊絲毫未遮掩自己的意圖,不但沒像上次戰役那樣搞一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動作,在進攻戰役發起前甚至大大方方讓美軍偵察機看了個夠,確定對手已發出電報後才由紫電改一擁而上將其擊落。

  這當然是自信和霸氣的展示,經過2年積累,聯合艦隊再次兵強馬壯,不但集聚了比第一次中途島戰役時更多的兵力和軍艦,擁有了更先進的飛機和武器,更好、更有經驗的飛行員,還由指揮官親自帶軍衝擊,而不是像當時山本五十六坐鎮大和號在後方遠遠看戲,這對素來講究上下尊卑傳統的日軍來說,是十分激勵人心的行為。

  聯合艦隊出港後的士氣值一直在攀升,等冢原二四三升起指揮旗下達作戰命令後,艦隊士氣已經過三重加成,直接達到頂點。

  第一重加成——兵力對比完全有利:聯合艦隊擁有6艘正規航母,3艘超級戰列艦,所有艦載機全部更換一新,飛行員也休整、苦練多時,不但補上了以前的缺額,還把新增軍艦的艦載機飛行員也填滿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只有2艘戰列艦,沒有正規航母,甚至不敢出港迎戰,氣勢上完全壓倒對手;

  第二重加成——軸心勢如破竹:三國軸心連續獲勝,德國南下英、蘇,順利結束歐戰,日本最終拿下印度,可全力應對太平洋方向,反觀美軍,不但丟失了歐洲駐軍,連南美傳統盤也被德國滲透,聽說小澤帶領德國主力艦隊出擊後,所有官兵都明白這次是東西夾擊美軍;

  第三次加成——激勵體制最大化:最高指揮官冢原大將乘大和號前突準備炮擊中途島,各艦載機飛行員出發前均根據以往戰功、資歷被授予軍官或預備軍官軍銜,更重要的是,日本仿效德國使用石油基金推出戰功獎勵,規定凡拿到一定等級勳章者,今後將分配不等的印度土地,高級別者甚至還可由政府出面配給印度傭人。

  千里當官只為財,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拼命的官兵很多都是苦出身,以前苦哈哈的日本政府號召的大意名分是「效忠天皇」、「決死成神」,現在終於開出賞格來了,而且是農民們最重視的土地。

  這條策略是堀悌吉在對美媾和失敗後提出來的,因為其如此重要,以至於內閣會議、五相會議、御前會議、重臣會議等接二連三地召開,很多保守態度的重臣並不同意,多次討論都通不過。因為他們早就把這批土地預定好給各大財閥,準備解決國債問題的,如果分給官兵,屆時又拿不到賠款,政府將來免不了債台高築。

  在最後一次重臣會議上,一直耐心說服這批馬鹿的堀悌吉終於忍耐不住,在開會時拍了桌子,聲音之響、力度之大,把御座上一直一言不發、冷眼看戲的裕仁嚇得直哆嗦。

  他怒斥道:「值此日美殊死搏殺、有我無敵之際,正需激發士氣、三軍用命,爾等這也不肯、那也不肯,等美國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才說肯麼?」

  石原莞爾也出來附和,一開口就殺氣騰騰:「我數百萬皇軍將士臥冰嘗雪、斗炎戰火、死傷累累,骸骨布滿東亞、太平洋各地,為帝國開拓無盡邊疆,一躍成世界最大之帝國,戰後豈無一地安身?國家吝嗇如此,若有後果,臣不敢與聞!」

  在賞賜有功將士土地一節上,陸海軍是有共同利益的,所以堀悌吉一提出來,大本營立即就達成一致,無非陸軍山頭林立,石原派不敢挑頭,便慫恿堀悌吉上,謂「海軍先沖,陸軍跟上」。堀悌吉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絕,在東久邇宮稔彥王的勸說下本來準備用會議討論通過即可,誰知道艦隊都快要出發了,這批馬鹿哼哼唧唧還不肯給個痛快話,他頓時就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