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許諾還是很重的,等於欽定科爾二代外長接班人,他大喜過望,臉上卻沒有絲毫流露,穩重地說道:「請元首放心,我會一步步推動、深化日美對抗,為您整合歐洲、增強實力爭取時間。」

  當天傍晚,科爾又和堀悌吉密談了幾個小時,結束後堀悌吉親自把他送到門外——元帥送少將可是了不起的禮遇。

  「談妥了?」

  「妥了。」

  「答應了多少條件?」

  「基本都答應了,個別條款修改了一下,又提了幾點新要求。」

  「請堀君說說看。」

  第一,德國獲取幾內亞地區後,如屆時德美中立,則闖入美軍德國會予以扣留,但不交給我方,適當時間直接返回美方;

  第二,1000萬噸特種鋼德國表示吃緊拿不出來,只給300萬噸,增加500輛4號,1艘軸心級航空母艦和2艘驅逐艦作為彌補;

  第三,1000萬噸石油產品調低到500萬噸;

  第四,德軍入駐紐幾內亞後,戰時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由我國無償提供,按10萬德軍標準計算;

  第五,德軍如派遣艦隊,在事前通報前提下,可在我軍控制的港口、島嶼任意通行和補給,款項另算;

  第六,我軍在南洋為德軍提供潛艇基地,初定新加坡、萬鴉老、特魯克三地,如夏威夷將來為我軍占領,則該島也需提供潛艇基地。

  聽到這幾個要求,幾個人又疑惑起來,一開始認為德國全面答應日本提出的、在他們看來近乎天文數字般的條件還歡欣鼓舞,頗有賺到了感覺,但後面幾個條件一出,東久邇宮稔彥王便傻了眼,把徵詢目光投向多田駿。

  後者連連擺手:「殿下,您別看我,這都是海軍的地盤,我怎麼敢擅作主張?」

  「德國要在太平洋上插一手的心態很明顯。」堀悌吉嘆氣道,「如果美國同意和解,則日美原本可共同合作將德國勢力擠出去,但美國死活不肯鬆動,我軍又處長期消耗不利的局面,不得不引入德國勢力為奧援,德國又是艦隊補給、又是潛艇基地,說白了就是要強行滲透進來。」

  東久邇宮稔彥王點點頭懂了,這也是他疑慮最多的地方。

  「我的意見是同意,也不要再討價還價。德國還是很有誠意的,現在是我們求著德國合作而不是德國求我們合作。」堀悌吉頗為難過地說,「我在一件事上犯了大錯——3月份德國提出希望聯合艦隊二次西征被我拒絕了。本來那時候答應德國,現在很多條件直接就拿到手,不必如此被動。」

  「堀君不必自責,拖延二次西征是大本營一致商討的對策,為的就是在德國緊急時提供援助——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來得情深義重,沒想到小澤君在大西洋打出了大勝,直接幹掉了皇家海軍,等冰島戰役一勝利,戰局急轉直下,德國一下子就贏了。」東久邇宮稔彥王苦笑道,「我不知道該怎麼評價這件事,有時候小澤君太能打也會壞事。」

  堀悌吉當初判斷德國將在3-5月份間在海上戰役中遭遇英美強勁挑戰,然後聯合艦隊給予支援就可要點高價,沒想到小澤不但打贏了遭遇戰,而且幾乎無損打贏,直接吃掉皇家海軍全部主力,這個結局大大出乎預料,大本營精英參謀們的眼鏡片全碎光了,認定他是堀悌吉、冢原之後第三個能打的司令官——世界海軍前三指揮官全在日本!世界前五,日本擁其四!

  陸軍參謀喜歡給部隊排等,海軍參謀喜歡給司令官排名:在他們心目中,尼米茨可排第四,山本五十六排第五(主要是中途島輸了掉排名),現在克蘭克連續打贏兩次南大西洋之戰,他們認為可排第六,甚至還有部分人認為克蘭克可壓過山本長官。

  「能打總是好的,聯合艦隊需要更多小澤冒出來,角田也不錯,不過稍微急躁了點。」堀悌吉話鋒一轉,「今天還試探科爾,問德國能不能支持我們拿下夏威夷,如果幫帝國拿下夏威夷,不但那三個群島白送,另外再加送西邊半個紐幾內亞。」

  「這條件不錯。」多田駿忽然來了興趣,「打夏威夷陸軍願意出20萬兵力!」

  「但德國態度很曖昧,只說夏威夷是美國本土,不利於最終和平,如果不死不休,總歸是日本吃虧,也影響日美和談。即便真占領夏威夷,將來日美和談也要吐出來,何必呢?」

  「要還回去啊,那可不行,陸軍不能白白送死。」多田駿一下子沒了興趣。

  「陸相,問題不能這麼看,該出兵還是要出兵。」東久邇宮稔彥王不滿道,「當初為了日美和平,我們準備交還菲律賓,難道在菲律賓的人就白死了?我們交還了中國占領區,難道他們也白死了?不能簡單地這麼想。照這麼想,德國在俄國打了3年仗,最終寸土不占,德國人民怎麼不起來反抗元首呢?」

  「對啊,這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赤露吃不了,白露總可以吃吧?哪怕白露不吃,烏克蘭總可以吃吧?」

  「吃為了幹嘛?把斯拉夫人變成德意志人?這可能麼?」東久邇宮稔彥王白了他一眼,「現在東方各國對元首感恩戴德,無比擁護,吃了他們導致遍地烽煙,兩筆帳怎麼算還不清楚?我倒羨慕德國人民和官兵明白事理,要換了你們陸軍馬鹿,估計都要天誅國賊了。」

  聽首相口口聲聲說陸軍馬鹿,不太高興的多田駿立即還了一嘴:「殿下,您也是陸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