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維德角戰役後,M6重型坦克被美軍確認為是失敗型號而停止生產,已生產出來的1000多輛M6給了英國人、加拿大部隊各100多輛後,其餘就留在後方充當訓練用車。但美軍對重型坦克的渴求不但沒隨著M6的失敗而熄滅,反而因虎式坦克的刺激而越發強烈。在M6研製的同時,美軍T25\T26兩種坦克也在加速探索,這還是羅斯福親自主抓的項目。

  在夜以繼日的攻關下,安裝90mm坦克炮,基於T26E2(第2種改進型號)的M26終於比歷史上提前問世,當然這是個早產兒,因為歷史上M26是在T26E3基礎上改進的,但美國人裝備心切,哪還顧得上這麼多,只能邊摸索邊改進。新出爐的M26車體正面裝甲120mm,炮塔正面裝甲也有102mm,擁有500匹馬力的新式發動機因採用新型雙室汽化器而降低了高度,從而顯著降低了車高,整體重量控制在42噸左右,比虎式略輕,但超過了豹式。

  按照美軍觀點,本車防禦能力接近虎式,火炮(90mm)還略優於採用88mm/L56坦克炮的虎式,機動性基本持平,算是最接近虎式的重型坦克。

  T26還有第三、第四種改型,其中第四種改型深受陸軍高層喜歡——即在IS-2坦克底盤基礎上安裝M26炮塔和美制部件的雜交版,陸軍裝備局甚至還破天荒給了個特殊型號——M26/SP(取史達林的S和潘興的P聯合而成),一口氣給底特律通用工廠下達了儘快生產800輛的任務。至於山寨IS-2底盤,有全套圖紙在手的美國人認為這都不是事。

  第056章 尼米茨的反擊(10)

  美軍不認為M26或M26/SP就能壓倒虎式,與虎式對抗的另有其他產物——T29試驗車。

  T29使用105mm/65倍徑坦克炮和770匹馬力發動機,總重量突破70噸,正面裝甲厚達180mm——美國認為德軍遲早會對虎式進行改進,留些前瞻量是必須的,這一「前瞻」直接就從120mm跳到了180mm,不但大大超過德國已生產的虎2,甚至比虎式終極改型虎王160mm的前裝甲厚度還厚上20mm。

  這活脫脫就是美國版虎王。

  這還不算完,除了T29,美軍還有T30(安裝155mm火炮)、T34(不是蘇聯的T-34,計劃安裝120mm火炮)、T95(正面厚度300mm,安裝4條履帶)等多個型號在開發,無一不比歷史上花費更多心血和代價。

  美國駐蘇聯的外交人員得到消息,在5-6月份的高加索最終決戰中,德軍投入了新的重型坦克虎2,比虎式火力更猛、防禦更強,蘇方寄予厚望的IS-2並未取得預期效果,至於T-43/85,一進入2000米射程後就擋不住虎2。這讓美國人神情高度緊張,按照慣例,德國在拿出新改型後一定有新款接近使用,在設計局中肯定有更大、更強悍的設計。

  前一個猜想不錯,德國確實已完成了生產虎3的所有準備,就等HL234發動機量產後開足馬力生產。至於更大、更強悍的設計卻完全沒有——德國坦克型號後續全新設計的只有E-45,中級大改款只有豹式。E-45到目前為止才算剛剛有了頭緒——如HL234發動機性能穩定,則E-45首選發動機就用該款改進版(預期900-1000匹馬力)。

  至於霍夫曼提出的E-45的其他要求:如複合裝甲、高性能105mm坦克線膛炮、先進火控測距儀、彈道計算機、高級夜視系統等都還沒有蹤影,不過他並不著急,光虎王和豹2就夠美國人忙了,現有德國坦克到1950年前都穩穩占優勢(韓戰中美國人不過也就用了潘興和巴頓)。

  現在紹肯就要用虎2給美軍一點顏色看看。

  由於442團頑強的阻擊使美軍師大部逃脫讓紹肯很懊喪,不過這是沒辦法的事。他手頭兵力不足,又要對付美國部隊,又要衝擊機場,又要幫助蒙特羅穩定局勢、掃蕩反對勢力,又要控制各種各樣的物資基地,就是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而美國人啥也不用做,只管撒開腳丫子逃跑就行。

  在穩定局勢,再想起追擊這件事來,442團已邊打邊退,找好了十分有利的阻擊點,而且還能就近得到美國陸航的掩護。

  得到克拉克調撥的坦克營和反坦克殲擊營後,這道臨時扼守的防線已非常堅固,這也是杜拉特政府只能勉強控制三個州的原因所在:往北有美軍的阻擊防線,往南是美洲共和國的地盤,往縱深展開又沒有足夠兵力。

  在前兩天的試探性進攻中,紹肯已讓部隊發起了衝擊,但美軍應對有方,虎式加Fw-190的組合尚不足於攻克這道防線,原本他希望克蘭克或欣茨能用艦炮幫助他清洗一下——思路和克拉克一模一樣,還沒等艦隊動身又接到了美軍主力艦隊逼近的消息。

  紹肯也曾研究過從山區里繞道,先不說路好不好,光距離他就受不了——足足要迂迴170多公里,迂迴還不見得一定能成功,萬一美國人在小道上也有埋伏呢?哪怕沒有埋伏,美軍空襲也是件很可怕的事。

  在南美打仗他明顯感受到與東線的不一樣之處:美軍陸戰水平真是稀鬆平常,別說不能與俄國人比,比英國人也差好多,最多只有義大利人的水平——甚至義大利如果能拿到這麼好的裝備表現也會好一點。但美國陸航非常有威脅,自己這支1944型部隊仗著直接指揮Fw-190對地攻擊機的優勢能取得成效,美國陸航就可用3倍甚至4倍的兵力壓過來,強行逼退在高空掩護的Ta-152和Do-412,讓對地攻擊的190不敢肆意妄為。

  不過美軍也沒占到多少便宜,本方的88mm高射炮和球型閃電也讓美國人吃夠了苦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