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葉片加工精度改良外,葉片材料也進行了改進,用上了錳銅合金,雖然不如現代複合材料製作的螺旋槳,在1944年代也算當之無愧的高級。

  除螺旋槳降噪外,在內部降噪也下了大工夫,擴大了發動機基座彈簧減震浮筏的運用,利用擴大的排水量擴大艇體外殼覆蓋「阿里貝里奇」橡膠消聲瓦的厚度和尺寸,從原先的30mm提高到45mm。內部各個管線也包裹了厚實的消聲材料。

  其餘21型的特點繼續予以保留:如艇首裝備主被動聲吶基陣,可精確定位敵船並計算魚雷射擊參數;加厚的高屈服度鋼艇殼使下潛深度達到280米;不夠成熟的T5聲導魚雷未上艦,但線導魚雷開始陸續上艦。

  經過測試,23型潛艇在速度提升的情況下,最高速度運行時噪聲反而比21型降低近10個分貝,在正常狀態下能低15個分貝。本來21型噪聲水平已獨步全球,現在有了23型,更配得上「大洋黑洞」的美譽。

  當然23型也有不少問題,比如成本高——1艘23型等於2艘21型等於4艘VII型潛艇的價格,建造周期長、施工難度大等等缺點,但無論海軍上下還是霍夫曼對此都非常滿意,因為這是潛艇界的虎王!軍備部批准了建造12條的預算,要求到1945年6月必須全部完工。

  在霍夫曼的眼裡,23型潛艇還有更大潛力——可為下一步升級至核攻擊潛艇奠定基礎。

  至於基於伊-400為基礎設計,滿載排水量7500噸,單條造價1億馬克,可實現全球部署的龐然大物——XXX級(30型)彈道飛彈潛艇也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中,預計1945年3月份就能看到首艦竣工,這才是真正的超級潛艇!

  手頭有越來越犀利武器的鄧尼茨根據形勢的轉變,開始把潛艇大量派往加勒比海執行任務,亞速爾、加那利群島、維德角都成為潛艇補給基地,其中亞速爾條件最好,但距離戰場偏遠,維德角最貼近前線,但條件最差。不過對航程超過1.5萬海里的XXI潛艇來說,這點路程都是毛毛雨。美國海軍做夢也想不到,在東海岸、加勒比海、中美洲沿海一帶活躍的XXI級潛艇根本不是他們預計的20餘艘,而是將近30艘!

  很快這個數字會上升到50艘,冰島戰役結束後,德軍的戰略重點將會轉移,北大西洋方向承擔任務的潛艇將會持續擴大,且全是最新銳的XXI級潛艇,鄧尼茨會把八成以上的新銳潛艇都派往該地區——XXI級目前的建造速度是每個月12艘,隨著陸軍裝備生產規模降低,預計從8月份開始將增加到16艘/月,其中23型要占四分之一的份額。

  休伊特的估計沒有錯,他所遭遇的這艘潛艇正是才服役不久,在U艇部隊中僅有2艘的23型潛艇。

  這艘新銳的XXIII級潛艇原本已找准了攻擊目標,但謹慎的船長發現自己處於龐大的船隊中時,立即改變主意,依仗其快速的水下速度逃之夭夭,然後等待夜色降臨之際將電報發給了在港口駐紮的克蘭克,同時又發報給亞速爾上的指揮中心,準備調集狼群進行攻擊。

  在外圍執勤的一艘美軍弗萊徹級驅逐艦聲吶兵依稀聽到有不同尋常的聲音,但等反應過來時,這聲音已遠去了,只能把疑似接觸潛艇的消息告訴休伊特,然後後者原封不動地匯報了上去。

  23型潛艇幾乎是不可攻擊的,因為驅逐艦必須依賴聲吶定位才能有效投擲深水炸彈進行攻擊,可23型速度又賊快,驅逐艦或者反潛艦想要跟上這個速度,聲吶兵已無法區別本艦噪音和敵艦噪音,也就談不上追蹤攻擊;如果放慢速度,馬上又會讓對手溜走,因此除非正好上浮時被水面艦艇逮個正著。但即便這樣,也要兩者間距離足夠近才行。

  美軍曾用雷達在30公里外發現露出通氣管充電的德國潛艇,等2艘驅逐艦氣勢洶洶殺到現場時,潛艇早已下潛逃跑,不信邪的驅逐艦往他們認為可疑的地方丟光了所有刺蝟彈,結果卻一無所獲。

  這種讓人明明知道有潛艇存在卻無法命中的感覺實在太差了,21型潛艇如此,速度更快、隱身能力更強、噪音水平更低的23型潛艇就更可怕。

  在「大洋黑洞」面前,傳統反潛已走到盡頭……

  第050章 尼米茨的反擊(4)

  雖然U艇第四個活躍期還未到來,但美軍已感受到了這一點——停止對英物資輸送這兩個月來,船舶損失又開始出現了,光6月份就在加勒比海損失了7艘船,而且還未擊沉一艘潛艇。

  7艘船上運載的全是南美陸軍所需的軍事物資,總共將近10萬噸,這損失不但讓陸軍方面大光其火,也讓海軍顏面大失,更拖累了陸軍部署進度。原本承諾的向南美增派第二批部隊6個師遲遲未能完成。

  巴頓手裡捏著戰鬥力最強的美國陸軍1師(大紅一師)和第一騎兵師(裝甲師)兩支部隊,卻苦於後勤不足、運力不濟、裝備不齊,一直只能屯駐在委內瑞拉和英屬蓋亞那(只有這兩個地方才有足夠的油料供應部隊),氣得他天天拍電報回國罵娘。

  所以這次在緊急調運兵力時尼米茨汲取了經驗,提出使用戰略空運運輸人員,與陸航高層一拍即合:本來有說法因今後不需要維持戰略空運,可壓縮陸航經費多用於地面部隊,尼米茨的建議正中阿諾德的下懷——陸航經費不能削減,只能擴大。

  馬歇爾和艾森豪對此也頗為無奈:損失點裝備沒啥,就當是在英加航線上的損失掉了,可萬一成船的陸軍官兵掉到海里餵魚,將來還怎麼打仗?也就同意使用戰略空運往累西腓地區增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