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今後兩個蘇維埃將實現獨立發展,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共同探討哪種社會主義方式更有進取精神,哪種制度更符合人的全面發展,哪種社會主義價值觀更具有優越性。對布爾什維克政權我們始終是當成一個有分量的地區大國看待的,你們可以在遠東和太平洋方向發揮建設性力量。元首剛剛發表《歐盟建設白皮書》,闡述了歐盟建設原則——從烏拉爾山一直到大西洋沿岸都是歐盟成員國,孟什維克政權是歐盟重要組成部分,你們如果願意,可以和日本一樣成為歐盟觀察員國。」里賓特洛甫將赫斯最近的研究成果娓娓道來,「在歐盟外我們會牽頭組織聯合國,取代國聯,總部放在永久中立國瑞士。貴國和孟什維克政權一樣,都會成為該組織的常任理事國。」

  由於在歐盟體系內已讓德國獲得隱含否決權地位,霍夫曼打算在聯合國內也複製這套體系,賦予各國不同表決權——各常任理事國投票權總和達到80%,其餘非常任理事國投票權20%,聯合國重點包括安全、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幾大理事會。換而言之,這個聯合國沒有誰有明面上的否決權,但德國在其中份額最大,拉攏一批盟國後就可以實現否決——在盟國全部抵制的情況下,德國也不存在否決權。這就為後來執政者敲響警鐘,德國不能只顧著自己推行對絕大多數國家不利的政策。

  「目前初步選定的常任國家有德、日、意、法、英、俄,其中俄國表決權分兩部分統計,暫時可能不包括美國,當然最終會囊括美國,我們沒法對這麼大一個國家視而不見,我們真誠希望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戰爭,願德蘇永不再戰!」

  聯合國、歐盟什麼莫洛托夫沒有什麼興趣了解,但看著里賓特洛甫這張欠揍的臉,他忍不住有種想伸拳教訓一番的念頭,不過硬生生克制住了,用極為低沉的聲音問道:「關於我國東部、南部邊界……」

  「我們對此持開放態度,只要不訴諸武力,一切都好說,我們不能阻止落後地區嚮往文明的舉動,不能阻止其他人民投奔社會主義的熱情。」里賓特洛甫知道莫洛托夫在問什麼,眼珠子一轉,立即應承下來。

  雙方意見交流到此算是告一段落,接下去就可以說些私人的話。里賓特洛甫悄悄告訴莫洛托夫:「我們找到了雅科夫,他過得還不錯,元首指示給他特別優待,如果史達林同志同意,下次我可以把他帶過來釋放。」

  莫洛托夫大驚失色,緊張地問道:「你要什麼條件?」

  「沒有,不附加條件!元首說了,用親人的安危要挾一位大國領袖是很不人道的做法,他做不出這麼卑劣的事。如果史達林同志覺得偷偷釋放不太名譽,我們可以想點其他辦法。」

  「比如說……」

  「我們安排他越獄逃脫,或者你們派個間諜來劫持……」里賓特洛甫一瞬間就想起甘迺迪,差點說漏嘴,連忙壓了下去。

  「最好不要輕舉妄動,容我和史達林同志匯報再說。」

  里賓特洛甫點點頭:「如果您或您的同事有什麼親人在戰俘營,可以把具體資料發給我,我來幫忙找,戰俘營可不太好熬。」

  雖然對方說得輕描淡寫,但莫洛托夫知道這句話分量不輕,最起碼也得是政治局委員或者方面軍司令員級別的人物提出請求才行,而且不能大張旗鼓,否則太傷士氣。

  「那太謝謝您了。」這句話莫洛托夫倒是非常真誠的心態流露,「我明天就回去和史達林同志匯報,具體內容需要政治局討論,但我會儘快答覆。」

  里賓特洛甫知道事情沒這麼容易定下來,至少還要反覆糾纏幾輪,但他認為有很大機率可以儘快達成,速度快的話月底前就可以停戰。再不停戰,那東線恐怕真要繼續打到紅軍全軍覆滅才行——這其實不符合德國的根本利益。

  第010章 轉折(10)

  6月3日傍晚,經過連續兩天的磋商和溝通,莫洛托夫終於和里賓特洛甫就主要條款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和意見交換,取得了共識——這當然不是指同意,而是指雙方所理解問題的內涵和實質趨於一致,避免意圖錯判和無謂扯皮。他馬不停蹄地回到了莫斯科,隨即就在總參謀部看到了焦頭爛額的史達林。

  在過去48小時裡,前線戰事還在繼續惡化:

  烏拉爾斯克方向,德軍魏克斯集群先頭部隊擊敗了馬利諾夫斯基的先頭部隊,後續大軍源源不斷開進,形成對烏拉爾斯克的包圍,雖然城市還在紅軍手裡,但所有人都認為挺不過2天,就算挺過也沒用,德國人堵在這裡就堵住了路,一座城得失不改變整條補給線的得失;

  外高加索方向,德軍不斷進攻,還在昨天凌晨釋放了一個師空降部隊,留守紅軍腹背受敵,幾乎崩潰,目前戰線已完全斷裂,各自為戰,好在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主力撤退得差不多了;

  瓦圖京和羅科索夫斯基兩個方面軍遭遇三路大軍圍攻,德軍差不多圍繞史達林格勒構築了一個包圍圈,當然這個包圍圈還沒有封死,但形勢非常危急,包圍圈裡還有不到50萬部隊,外圍卻有90多萬德軍;

  得到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增援的葉廖緬科勉強可用保持阿斯特拉罕的陣線,但其與史達林格勒之間的聯繫基本斷絕了。

  兩天裡,紅軍又至少損失了15萬部隊——其實有很多前兩天就損失掉了,無非今天才統計上來,目前整個南翼紅軍總兵力下降到只有150萬人(不包括中亞35萬部隊),基本分布是史達林格勒50萬,阿斯特拉罕60多萬,阿特勞和裏海北岸附近15萬,裏海東岸10萬餘人,烏拉爾斯克20萬左右,外高加索殘餘部隊可能不足3萬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