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凱塞林元帥出任地中海-非洲聯合戰區司令官(重點包括德屬東、西非和馬達加斯加)並分管第2、第12航空隊;博克元帥出任印度洋-中東聯合戰區司令官(涵蓋土耳其)後,元首的奧地利老鄉,亞歷山大·勒爾大將分管配屬的第10航空隊,並在博克元帥「養病」期間代理戰區司令官職務——勒爾大將和凱塞林元帥一樣,屬於陸、空軍都玩得很溜的人物。

  龍德施泰德元帥出任司令官的北大西洋-西歐聯合戰區是西線空軍重中之重,一共擁有4個航空隊,原西線空軍司令于爾根·施通普夫分管第3、第5、第8、第11航空隊,其中第3航空隊在法國方向,第5航空隊在荷蘭、比利時一線,第8航空隊在西葡一線,第11航空隊主要是亞速爾、維德角和加那利群島等北大西洋島嶼,由於第11航空隊位置特別重要,霍夫曼親自交代由空軍上將京特·科爾滕單獨負責(歷史上擔任空軍總參謀長,在720事件中替元首擋了炸彈被炸死)。

  本來西歐還包括駐紮在北歐挪威方向的第9航空隊,但在海豹戰役的關鍵時刻,第9航空隊和帝國航空隊由最高統帥部直轄,該航空隊由阿爾弗雷德·科勒大將分管,帝國航空隊及附屬訓練航空隊由耶順內克大將分管。

  勃洛姆堡元帥出任司令官的東歐戰區和曼施坦因元帥擔任司令官的東方聯合戰區航空隊均由原東線空軍總司令格賴姆分管。因這幾年的戰功,空軍格賴姆大將、陸軍莫德爾大將、海軍馬沙爾大將同批晉升元帥,晉升令已正式下達,但晉升儀式因戰事激烈將推遲到6月末進行。格賴姆元帥分管第1、3、4、6、7、10一共6個航空隊,占了第三帝國空軍力量半壁江山,除第7航空隊在東歐一線擔任預備隊外,其餘5個全在東線作戰。

  第115章 圍(10)

  在霍夫曼打倒戈林併兼任空軍總司令後,德國空軍基本組織架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空軍司令部與海軍、陸軍各司令部一樣,其職責由最高統帥部吸收,空軍總參謀部與原航空部的職能相合併,承擔具體的軍令、軍政事務,但其中生產研發職能交給了軍備部。總體而言是精簡的大量的機構與人員,特別是極大地減少了行政人員。

  同時霍夫曼還砍掉了戈林在位時四處伸手的風格,什麼空軍裝甲旅、空軍野戰師在過渡期後全部下放給了陸軍,配套的警衛力量也大幅度削減,光是這幾招就為空軍清退了50多萬冗員。霍夫曼接手時,空軍總人數將近200萬,但作戰飛機只有8000多架,平均1架飛機需要配置250個人;不到兩年,一線作戰飛機數目已突破2萬,但總人數下降到了120多萬人,差不多1架飛機配置60人,如果再算上分流給海軍的3000多架現役飛機和近10萬人,這數字差不多將近1架飛機配置55人。

  雖然霍夫曼認為該數字相對還偏高,歷史上二戰末期美軍陸航差不多是1架飛機配置40餘人,而且美軍還有大量需眾多官兵的重型轟炸機,如果按這個編制計算,德國在1944年末將空軍編制調整到3萬架/140萬人才更合理。

  但他也考慮到美軍沒有強大的地面防空需求,且駐歐美軍陸航部隊得到英國方面的幫助,便適當放寬了要求,給耶順內克的指標是3萬架/150萬人(不含分流海航部分)。當然,鑑於目前戰爭形勢發展比較順利,他認為可能並不需要再配置這麼多部隊,但空軍還是按該要求在穩步推進。

  航空隊及所屬的航空軍區是空軍基本戰役單元,一般由上將或中將出任航空隊司令官,級別相當於陸軍集團軍級,而分管數個航空隊的司令官則通常由大將或元帥軍銜出任,地位等同於陸軍集團軍群司令官級。與陸軍撤軍擴師的節奏一樣,空軍也撤銷了航空軍編制,改為航空隊直轄若干個空軍聯隊,於是空軍聯隊從原本的團一級機構變成了師級作戰力量。

  除空軍聯隊外,航空管轄的航空軍區還包括機場作戰部隊(通訊和高炮)、機場保障部隊(補給、後勤、維護)等。一個航空隊依據其重要性和配置地域下屬若干個空軍聯隊,包括轟炸機聯隊(KG)、戰鬥機聯隊(JG)、夜間戰鬥機聯隊(NJG)、運輸機聯隊(CG),本來還更進一步細分為驅逐機聯隊(ZG)、教導聯隊(LG)等,但隨著空軍聯隊編制規模的提升,這些職能都被陸續吸收一併,以教導聯隊為例,除耶順內克分管的訓練航空隊全部由教導聯隊組成外,其餘航空隊均不再單列,而是在每個作戰聯隊中設置一個教導大隊。

  經過這樣的調整,空軍聯隊基本上實現了「五四單位制」:即每個空軍聯隊轄有4個作戰大隊、1個教導大隊,每個大隊下面轄有4個中隊,每中隊下設4個小隊,每個小隊由3-4架飛機構成——戰鬥機是4架,分為2個雙機結構;重型轟炸機也是4架,但4架為一組;俯衝轟炸機和其他攻擊機是3架,以3架為一組。

  通常作戰任務要求至少以中隊(12-16架)編制的規模執行,通常一個聯隊滿編時擁有270-400架左右的飛機(除各中隊,大隊部、聯隊部各自還有部分飛機),因此聯隊長都要求以少將甚至中將軍銜出任。當然,理論是理論,實際歸實際,基本上沒有聯隊能夠滿編,能達到90%就視為滿編,70%以上就可以承擔作戰任務,只有低於50%時才考慮補充。

  特別是西線空軍聯隊的教導大隊,常年孤零零隻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員——因為一旦作戰部隊出現戰損,聯隊長就想著從教導部隊中抽調人員過去頂缺。而德國特有的三級教導機制(航校畢業後先入訓練航空隊再入東線教導大隊最後入西線教導大隊)使補充過來的人員並不是新手,在經驗上相對已比較成熟,只要稍加適應就能投入一線作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