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根據調度,印度派遣艦隊精華盡出,作戰序列如下:

  一航戰由冢原兼任司令官,以翔鶴號、大鳳號、千歲號三艘航空母艦為主力,志摩清英帶大和、霧島2艘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編隊配合;

  二航戰以角田為司令官,以瑞鶴、瑞鳳、千代田號三艘航空母艦為主力,西村祥治帶武藏、金剛2艘戰列艦和重巡洋艦編隊配合。

  「完整印度洋圍剿戰役後,留千歲、千代田號及部分巡洋艦組建第十艦隊,歸印度洋戰區統帥,由練習航空艦隊司令官寺岡謹平擔任提督,維持印度洋治安。」

  冢原提醒道:「這樣第二次中途島戰役軍艦可能會不敷使用。」

  堀悌吉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艦政本部已向我報告,6月下旬,信濃號戰列艦、雲龍號航母、貝亞恩號航母(日本改造)均可服役,我意等待這3艘軍艦服役,於8月初再發動中途島戰役。」

  「是否等天城、葛城服役後再投入作戰?」軍令部次長大西瀧治郎中將口中提到的這兩艘都是雲龍級航母,將分別於8月、9月交付,從力量把握起見,他認為可以再拖一拖。

  堀悌吉搖搖頭:「歐洲傳來消息,皇家海軍全軍覆滅,德軍有登陸英倫趨勢,美軍正規航母目前只有1-2艘,短期內無法恢復,必須抓住有利時機加以威懾,儘快逼迫美方談和,否則一旦英國投降,德美媾和可能性將極大增強。陸軍這兩天也在召開緊急會議,敦促山下奉文快馬加鞭,迅速拿下印度全境。」

  眾人心頭一凜,一旦歐戰平息,日本這個小身板要單獨扛美國確實有點吃力。

  「日美不是不可以和,但必須讓美國看到我們的決心和實力才會有較好條件。我預計本年8-9月間將是日美海軍實力差距最大之時,聯合艦隊務必抓住機會奠定勝局,而勝局之始,首先在於剿滅敵軍印度艦隊。」

  「謹遵長官命令!」

  第090章 意外(22)

  斯普魯恩斯艦隊在印度洋突然出現固然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德軍5月4日在烏拉圭意外登陸同樣讓美方措手不及。發現德軍艦隊通過西非海岸後,美軍一邊緊鑼密鼓加緊調兵,一邊費勁猜測德軍的真實意圖。

  推測德軍去西非登陸:破滅;

  推測德軍進攻累西腓:錯誤;

  推測德軍進攻里約熱內盧:沒有發生;

  推測德軍繼續增援福克蘭群島:大錯特錯!

  誰也沒有猜到德軍居然會在烏拉圭登陸。

  巴西守軍風聲鶴唳,部隊進入臨戰狀態,美軍同樣馬不停蹄地調兵遣將,試圖阻止事態惡化,但變故依然發生:5月7日深夜,巴西德裔政團領袖、前巴西整合運動(國社主義)領袖弗里茨在南里奧格蘭德州宣布脫離巴西獨立,成立德意志美洲共和國並邀請德軍保護。隨後半小時,2個團德軍立即越過烏拉圭邊境進入「美洲共和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在該州的2000多巴西軍隊。

  說是消滅,近乎和武裝遊行差不多,茫然不知所措的巴西軍隊根本無力與德軍抗衡,大炮一響,飛機一炸、坦克一衝,巴西人死了幾十個就宣告投降。隆美爾發揮一貫的突擊精神,連俘虜都懶得收攏,直接率領部隊一擁而入。

  5月8日,德軍開始接管全州要地,德裔居民載歌載舞歡迎本民族軍隊,聽說是隆美爾元帥率軍後更是沸騰。當天晚上,美洲共和國制憲會議通過正式決議,以第三帝國各項法律為本國法律,選舉弗里茨為共和國元首,邀請隆美爾擔任共和國武裝力量總司令並接受第三帝國保護,同時組建5000人編制的防衛軍。

  不到十五分鐘就隆美爾宣布接受任命,並宣讀了早就準備好的通電,代表元首宣布同意保護美洲共和國,德軍一方面在地面迅速展開,另一方面讓主力部隊在該州最重要的港口阿雷格里港登陸。當天下午,20餘架巴西空軍飛機趕來轟炸,被德國飛機全數擊落。

  僅僅兩天功夫,顛覆、控制、滲透與獨立等所有事項一氣呵成,其進展之快,遠遠超過了在南美搞「解放運動」多年的美國多諾萬上校。

  拉普拉塔集團各國都發去賀電,當然建交什麼的還得繼續談判,因為美洲共和國既然是保護國,那其外交政策歸屬於柏林管理,草創階段的共和國還處於一片亢奮和混亂階段,除明確德國保護和軍管外,所有政府和官員都需重新任命。

  宣布獨立後有不少巴西裔居民逃亡,也有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留下來繼續生活,無論去留德軍都樂見其成,並不為難,加上德軍軍紀良好、該州人口不多,小部分趁火打劫的歹徒(無論何等族裔)直接就被隆美爾下令突突突了,秩序一片安定。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在部分德軍摩托化部隊(不及一個營)向臨近的巴西聖卡特琳娜州挺進時,將近5000多巴西軍未及交手便在轟炸機威懾下聞風自潰,該州德意後裔居民也歡呼著要求加入美洲共和國。趁這當口,拉普拉塔集團秘密串聯,庇隆把2個剛剛整編完畢的裝甲旅兵力擺到巴阿邊境,藉口防範巴西動亂,實際上是與各國協調一致立場,準備從巴西身上割肉。

  趁這當口,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克蘭克率領已整裝待發的船隊出港,準備立即返回地中海,不過隆美爾還要先去烏拉圭和阿根廷露臉,將欺騙戰術發揚到更高境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