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終於有參謀發現長官們不同尋常的表情,個個不明所以,面面相覷地在站在旁邊,過了好幾分鐘,終於有人大膽問道:「長官,怎麼了?我們飛機比敵人多,我們……」

  尼米茨抬起頭擺了擺手,苦笑道:「可我們的飛機飛得慢啊……」

  「這有什麼關係?」參謀們不以為然,「反正總比敵軍艦隊快,能到就行!」

  現在輪到坎寧安苦笑了:「這樣的話,我們只能打敵人一輪,而敵人卻可以打我們兩輪!」

  「啊!」大家驚呆了,立即撲上去計算。

  雙方艦隊此時彼此相距800公里左右(嚴格說來已超過美軍航母作戰打擊規範,但參謀們有意無意地忽視了這一點),即便艦隊在原地不動且德軍艦隊以最大速度向北撲來,單趟攻擊距離超過700公里,返航距離可能超過800,加起來超過1500公里——這麼長路程必須帶副油箱,這將會進一步拖累速度。

  參謀們計算後驚愕地發現:按照飛行1500公里需耗時將近5小時(TBF\SBD最大速度均只有400出頭,掛副油箱後巡航速度只有300出頭,光F6F飛得快一點用都沒有),起飛、降落耗時總共按1小時計算,單獨出擊一次需耗費6小時。換而言之,至少要到下午5點才能發起第二次攻擊,而7點天肯定黑了,第二攻擊波屆時根本找不到目標,更迥論返航。

  有參謀不服輸,飛速計算德軍攻擊時間,發現對方至少能在飛行時間上減少一小時,意即4點左右可發起第二輪攻擊——正好借著夕陽餘暉發起攻擊,至於夜色中返航,對美軍飛行員是件難事,對德國人來說就未必了。如果考慮到德軍斜角甲板可同時起飛兩架飛機及逆風航行的戰術優勢,其出動速度會更快。

  在場眾人大驚失色:果真這樣的話,本方艦載機較多的優勢一下子就被削弱乃至趕超了。這個判斷如當頭一盆雪水,澆滅了參謀們躍躍欲試的激情,大家現在不知道該怎麼處理這個棘手問題。

  尼米茨煩躁不安地看著坎寧安:「安德魯,怎麼辦?我們必須有所取捨!要麼接受只能發動一輪空襲的現實,要麼想辦法試圖拉開距離,把時間耗到敵我雙方都只能進行一輪攻擊的地步。」

  坎寧安搖搖頭:「我也想這樣,但您看,對方偵察機可不好惹!」

  一說起Ar-352的臨近扇區「強行偵查」大法,再加上艦載機性能差異,尼米茨沒來由地一陣惱火:「我們在航空軍備上落後太多,每一點差距都是血的代價,後面那些搞軍備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重視一線反映。」

  坎寧安聳聳肩:「我對官僚體系和資本家都沒什麼好感!您知道的,僅僅因為設計指標沒協調好的問題,貴國在本土堆積了2萬門根本不能用的航空機炮,然後又把材料千辛萬苦運到大不列顛再從我們這裡回購西斯潘諾機炮……2年了……這種事整整2年了!要是我在希特勒手下當差,這種黑心資本家我二話不說就把他塞進16英寸艦炮里發射出去!去他媽的民主體系!」

  尼米茨苦笑:如果讓坎寧安知道美國海軍原來用的魚雷十炸九不響,然後居然能從珍珠港事件一直拖到1943年末才解決,他不知道作何感想。

  「拖延時間可不行,萬一德國人不肯拖,我們將單方面挨打,只能在打擊方式上做些取捨。」尼米茨斟酌再三後下達命令,「讓一部分TBF掛炸彈,重點炸甲板!」

  坎寧安點著頭:「也只能這麼辦了!」

  隨後詳細的作戰命令下達了:「告訴飛行員們,今天的進攻優先癱瘓敵軍3艘航母起降能力,然後才是擊沉他們!」

  眾參謀心情沉重地點點頭:這意味著最終很可能出現明明可擊沉2艘敵艦,但為保險起見變成擊傷3艘而無法摧毀對手的戰果。可長官們的顧慮又非常正確,現在英美主力艦太少,每艘軍艦都必須儘可能保存下來,無論如何都要把敵軍可能的二次進攻封殺在搖籃里。

  11:13,TF46艦隊第一批作戰飛機起飛,此前7分鐘,小澤艦隊已率先起飛機組,特別是日向號和敦刻爾克號兩艘擁有斜角甲板的航母放飛艦載機的速度更快,不到20分鐘就把全部作戰飛機放空。

  11:34,率先起飛完成的德軍攻擊波開始最後編組,準備一波流進攻;美軍艦載機保有量雖高於德軍,但留下72架飛機擔任防空任務後,能放飛的攻擊群數量便減少不少,美德雙方兵力差距從278vs192變成190vs168——美軍還少了16架承擔偵查任務的SBD,德軍少了24架Ar-352。

  12:03,從亞速爾起飛的戰鬥機群率先抵達德軍艦隊,在場官兵歡呼聲雷動,有亞速爾基地做依託,意味著他們將得到強力支援。很快,十幾分鐘後,又是60餘架Ju-198\Ju-98在36架Bf-219掩護下抵達並逐次降落,他們將在緊急補充油彈後與3艘航母上的備用機一起構成小澤艦隊的第二攻擊波,至於尼米茨口中擔心的第二攻擊波,其實是小澤為美軍準備的第三攻擊波。

  看到如此訓練有素的飛行編隊與充裕到令人無比羨慕的飛行員隊伍,伊藤整一和考察組就不禁心旌搖曳。

  在甲板上,他看到很多飛行員都掛著鐵十字甚至騎士十字勳章,目光中的堅定與沉著均為官兵楷模,即便面對馬沙爾這樣的高級軍官,依然從容自在地有說有笑,長官們對此也不以為忤。相反,這些高級軍官包括小澤在內都用拍拍肩膀、握手甚至用擁抱的方式祝福飛行員們旗開得勝,根本不像國內戰前訓話時要死要活、一個勁鼓吹「七生報國」的肅殺場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