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財團(金主)們顯然對這筆特別國債顧慮重重,因為這筆國債定向發行,即美國政府採購物資時不再支付費用,而採用債券(打白條)的方式支付,約定白條可用來沖抵將來的聯邦稅收,或用來購買聯邦拍賣的資產和物資,當然也可以在相互間貿易往來時充當支付手段。在交易所進行背書和貼現轉讓也不是不行,但為防止對現有債券體系造成衝擊,約定每個月這種貼現轉讓不超過50億美元。

  實際上,羅斯福政府一直以財政赤字而著稱,羅斯福新政時期依靠財政赤字穩住了局勢,但當初搞赤字財政是打算等經濟恢復後慢慢予以償還和減少相關赤字的,哪會像這筆特別國債一樣,根本就不考慮償還,只打算進行貨幣超發來進行消弭。說到底還是因為美聯儲不是掌握在美國政府中的官方機構,否則根本就不用搞這麼複雜的設計,直接開動印鈔機弄500億美元出來就行。

  財閥們顧慮的不是500億數字和將來的償付手段,額度他們完全可以吃得下,關鍵在於美國後續戰爭的思路與結束戰爭的考慮,如果這種特別國債多來幾次,寡頭們也受不了。

  「……有人會說,為什麼要美國提供援助?抵抗德國侵略不應該是大不列顛或蘇聯人自己的事麼?這當然是對的,抵抗侵略確實是每個國家義不容辭的義務,但國家有大小、國力有高低,我們必須客觀對待,好比在犯罪現場,惡棍正在強行姦淫一個反抗能力微弱的弱女子,這弱女子還是你的朋友,難道我們能在旁邊說『小姐,抵制這種不法行為是您自己的事』這種話麼?

  更何況,這個惡棍不僅在侵略大不列顛和我們,還在支持其幫凶日本侵略我們。難道日本人用的飛機不是德國生產的麼?難道日本艦隊在大西洋上不是依託德國基地展開攻擊的麼?難道在印度大肆侵略沒有德國軍隊的身影麼?難道東南亞日軍使用的坦克、火炮不是德國人提供的麼?」

  很多人被羅斯福這種俏皮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但幾個寡頭卻沒笑,要和德國繼續打下去談何容易?他們在歐洲的老朋友,歐洲財團的寡頭們已來信、來電錶示希望調停戰爭,所以他們要問問羅斯福的真實底線在哪裡?當然,生意歸生意,戰爭歸戰爭,美洲財團和歐陸財團之間同樣也充滿競爭。

  「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觀念,意即德國人和我們都是白種人,沒有深仇大恨,應該可以實現諒解。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了解希特勒匪幫的侵略野心,他的目標是要最終統治全世界,怎麼可能和我們實現諒解?真要諒解,他早就退回到1939年甚至1941年的邊界線了,現在德國人占領著福克蘭群島,隔斷了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聯繫,並把侵略爪子伸到了南美,剛剛我還接到電報,德國破交艦隊在南美海域襲擊了我們的船隊……

  如果德國人說,和解的條件是他們占領整個歐洲、非洲和中東,壓迫數億自由人民為前提,這種邪惡的和解美利堅寧願不要;

  如果德國人說,和解的條件是他們侵略美洲,肆無忌憚地壓榨我國勢力,這種混蛋的和解美利堅寧願不要;

  如果德國人說,和解的條件是我們放棄全部盟友,他們卻繼續維持包括日本、義大利等惡棍團伙在內,這種卑鄙的和解美利堅寧願不要;

  如果德國人說,和解的條件是他們繼續以槍炮、飛機、坦克等裝備和各種戰略物資支持日本與我們繼續戰鬥,這種無恥的和解美利堅寧願不要!」

  雖然羅斯福說了一連串不要,但寡頭們還是從其長篇大論中聽出了議和底線:

  1、南美局勢恢復到1941年以前,英國4大自治領由美國實質性控制;

  2、德國不干涉美國對日本問題的處理,即便一定要售賣物資,也要通報美國方面;

  3、默許德國控制歐洲大陸,但英國問題不能武力解決,作為交換,美國答應不用武力解決庇隆政權;

  4、中東石油必須讓美國資本分一杯羹;

  5、要求歐洲市場對美國部分開放,作為交換,今後遠東市場將對德國對等開放。

  包括摩根、洛克菲勒、福特等多個寡頭交換意見後表示:「認同發行500億特別國債,我們將認購其中大部分。」

  第042章 逐鹿南大西洋(4)

  寡頭們早就過了輕易被煽動或蒙蔽的階段,很多時候他們掌握的信息甚至比政府還要全面和可靠,畢竟他們還可從歐洲寡頭那打聽到一鱗半爪,之所以默許羅斯福幹掉華萊士換上杜魯門,並不代表寡頭們不知道其中內幕。恰恰相反,他們認為華萊士不行,別說不能與杜威相提並論,就連杜魯門也比不上——後者至少還有魄力和手腕,華萊士除了那點可悲的理想主義和懂些農業經濟外,還有什麼?

  羅斯福雖然提了比較明確的對德議和條件,但寡頭們清楚有好多條款是可以談、可以互相讓步的:比如歐洲市場問題,如果德國人開放得多一點,美國肯定也會把美洲市場拿出來,說不定大家還會成立一個貿易組織共同發財;又比如中東石油開發問題,美國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公司、最好的石油開發技術,光公平貿易也能拿到一些訂單,而德國在控制中東後明顯也需要美國配合才能操控油價——美國現在原油產量高達2億噸,德國控制的中東連歐洲部分剛剛超過5000萬噸,假如德國不肯就範,美國將來可憑藉產量優勢搞低價傾銷,資本家就不信歐洲寡頭不要美國的便宜油去買德國控制下的貴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