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增強在重型坦克領域的競爭力,確保德軍裝甲作戰的絕對優勢,軍備部原定於5月份才量產的虎2坦克也提前亮相,鑑於850匹馬力HL 234發動機尚未最終成熟量產,動力系統依然只使用650匹馬力級別的HL230發動機,好在經挖潛改造,HL230已升級到了HL230+,功率提高到了685匹馬力。於是軍備部就先行推出虎2坦克。

  從數據上看,虎2是虎王坦克的簡配版,主要改動處是將正面裝甲削減至130mm,其餘部位裝甲也有不同程度削弱,安裝88mm/L71坦克炮,重量控制在54噸左右,除炮塔差異較大外,其餘底盤、配件、車體尺寸與虎王(或稱虎3)基本一致,此前技術專家就已提醒總參謀部和軍方由於88mm/L71火炮生產難度較大,建議提前儲備,因此虎2使用的全是先行儲備生產的炮管。幾個老牌重裝甲營已先行回國接收虎2坦克,等春季攻勢展開時,他們將擁有更加令人難忘的武器。

  而安裝850匹馬力HL234發動機和全新傳動系統匹配的虎王坦克將擁有160mm傾斜裝甲,安裝105mm/L68型坦克炮(備彈42發),總重量超過62噸,但因發動機功率提升,其機動性顯然還超過虎2,只比基於HL230+發動機的虎1略差一點,與早期款虎式坦克接近。

  根據以往開發慣例,德軍還會研製相同底盤的坦克殲擊車,基於虎式坦克開發的5號坦殲也在不久前完成生產,代號「狂暴者」,與歷史上基於虎式底盤的費迪南德(象式坦克殲擊車)思路不同,霍夫曼不喜歡笨而無當的費迪南德。狂暴者裝甲與虎式基本一致,總重量也基本保持在48噸級別,省去炮塔的重量用在火炮更新上——安裝與虎王一致的105mm/L68坦克炮,穿甲能力目前排名第一,2000米左右對謝爾曼和T-43隨意打靶。

  本來技術部門還準備基於豹式坦克推出獵豹坦克殲擊車,但因豹式坦克現有數量遠遠不夠用,獵豹只能作為圖紙車繼續鎖在保險柜里。唯一是讓技術部門汗顏的是元首提出的融「中坦的機動與成本、重坦的火力與防禦」4大優點於一體的通用坦克E-45系列一直進展不大,別說1944年,悲觀人士認為1945年都未必能造出來。雖然有點令人失望,但鑑於美國現在連第一代重型坦克都還在抓瞎,德國人有理由為自己的能耐和技術水平感到驕傲。

  相比之下,為弄到IS-1坦克實物和圖紙,參聯會給史達林老爹送去了滿滿30船物資(其中12船要進貢給日本軍方),並隱晦暗示如效果良好、損耗不大(即日本遵守承諾只拿40%保護費),還會接著再送30船。

  在蔡茨勒眼中,東線一切準備都在有條不紊進行中,準備開春後給史達林全面打擊,萬萬沒想到俄國人居然先打算給他來一下大的。

  「敵人大概有多少兵力?」

  「已擺開攻擊架勢的紅軍大約20萬,分成東、北兩路,身後還有大約20-35萬的後續部隊。」

  「這麼多?」蔡茨勒的眉頭忍不住皺了起來,「不是說俄國人忙著清剿中亞民族勢力麼?」

  「這也沒錯。俄軍兵分兩路,一路出擊裏海,一路在中亞滅火。」

  「他們總共有多少兵力?」蔡茨勒感覺詫異,「一方面在費爾干納盆地包圍我軍,一邊派部隊掃蕩中亞,一邊又派部隊突擊裏海東岸……」

  「初步估算不少於100萬,大概這些就是俄國人消失不見的中路主力。」

  「好吧,元首說得對,俄國人的兵力和作戰風格確實不可依常理推測。」蔡茨勒嘆了口氣,走到地圖前開始判斷起形勢來,參謀們已把剛接收到的情報和消息在地圖上重新標識。

  裏海東岸德軍一共有5萬多兵力,另外還有舍爾納先期調遣出來的1個空降師又1個空降旅,加起來滿打滿算不到7萬人且沒有裝甲師,這部分部隊背靠強大的南方集團軍群,隨時可通過裏海獲得增援,蔡茨勒一直認為危險不大,沒想到俄國人居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他十分惱怒。

  「曼施坦因元帥前段時間在西岸準備了不少兵力,說要應付中亞局勢,現在可拉出來使用了,讓他們做好渡過裏海的準備。」他想了一想又補充道,「要求空軍做好保障區域制空權的準備。」

  眾參謀剛剛應諾,一個參謀就皺著眉頭喊了報告:「長官,您的要求暫時辦不到。」

  「辦不到?」

  蔡茨勒一愣:「為什麼?」

  「裏海10天前就開始結冰了,冰層不厚也不薄,但西岸封凍,艦艇和船隻沒法行動,所以無法增援。」

  眾人面面相覷。蔡茨勒猛然想起前幾天確實接到過有關情況匯報,忙道:「快,讓他們把冰區覆蓋範圍報過來。」

  等把裏海結冰範圍在圖上標識出來後,眾人眉頭全皺得很緊:裏海這冰結得忒古怪了,西岸近乎全線封凍,中路冰層很薄,東岸幾乎沒有。這種半邊冰層半邊水的情況把參謀們都看傻了——只聽說有南北冰水分界,世界上還有東西分界封凍的水域?

  地圖上紅軍南北兩個巨大的鉗形攻勢矛頭並結合後續的巨大兵力,顯然不是東岸這區區沒有裝甲師的7萬部隊能防住的,蔡茨勒喃喃自語:「這下糟糕了,得要安排撤退。」

  「曼施坦因元帥發來電報,建議部隊向東南方向撤入伊朗,然後去德黑蘭過冬,東岸營地的輜重能拿就拿,務必加快撤退速度,不要讓俄國人粘上。」

  「拿不走的補給全部就地銷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