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對這種人一百個看不起:戰前口口聲聲說美國第一,反對戰爭;一打仗就狂熱得不行,要教訓這個教訓哪個;出門挨了幾棍子,被打瘸一條腿後又害怕起來,說不打了,有話好說。

  華萊士也和杜魯門對不上眼,也不太看得起這位密蘇里農民——歷史上杜魯門是最後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美國總統,說話辦事都充滿鄉土氣息。他懂得什麼?參聯會這批人腦子發瘋、為援助蘇聯都準備給日本交買路錢了,雖然有個障眼法,但只要對國際政治稍微有點了解就能知道,這難道還不是戰爭狂熱到頂點、背離自由民主到極端的表現?軍官和政客們有什麼理由瞞著人民向日本輸血?有什麼理由不把損失和後果報告給民眾?

  他的嘴巴動了動,暫時他還不想將勒索費這件事說出來。

  杜魯門的提議沒獲得大會程序性通過,但顯然這種驚人之語為他贏得了一片重點關注,特別是台上台下的軍人們,現在都對這位仗義執言的參議員充滿了好感——這才是美利堅爺們!

  羅斯福在政治上的對手,已放話要參加總統競選的杜威眯起眼睛好好想了想,今天這件事好像有點古怪,雖然是攻擊羅斯福政府的絕好機會,但也不排除是羅斯福一手導演的苦肉計——他用華萊士這種愣頭青為開路先鋒,吸引眾人攻擊火力,然後再把局面扳回來。羅斯福雖然病重,但他還沒死呢——只要他從醫院回到白宮,華萊士擁有的權利立即就會像肥皂泡一般破裂。說到底,華萊士只是代行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繼位。看看參聯會眾人的態度就知道了,人家根本不把他當回事。

  因此,他攻擊的口吻很公式化,第一是認為副總統談論和平和戰爭背離了權利架構;第二是認為美國率先提議和平背離了國際條約,這對美國的國際聲譽是個重大損害。這種聲音當然是政治正確,但沒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迅速淹沒在眾人一致的口吻里。

  當天晚上,他接受了記者採訪,記者們雖然從國會議員們情緒激動的臉上知道發生了大事,但所有人的口風都很緊,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華萊士的政客,都掛著招牌式的笑容:「副總統做了一個很有深度的演講,我們會關注後續事態發展,具體什麼內容,建議還是直接採訪華萊士先生本人。」

  第017章 漩渦中的華萊士(5)

  問詢會後的記者採訪照例參聯會眾人是要陪同一起參加,但他們已公然和華萊士鬧翻,該罵不該罵、該說不該說的都已開了口,三人懶得接受採訪,隨便華萊士去說,他們直接去了醫院。

  在羅斯福病房裡,他們還碰到了霍普金斯,他是來向傳遞有關約瑟夫·甘迺迪秘密談判消息的。

  對約瑟夫答覆的德方不肯降低要價也不肯終止援日的情況,羅斯福點了點頭,這符合他對德國現有心態的認知:希特勒認為勝券已基本在握,適當進行些讓步是可以的,但不會在削弱、限制美國的原則問題上讓步。

  「終止援英、援蘇是德美和解的前提,但不管你們是否終止援英,我都不會背棄與日本的盟約。」這是霍夫曼對約瑟夫反覆闡述的內容,甚至為表達德方決心,他還讓約瑟夫查看了海豹計劃集團軍。為渡海作戰做準備當然是真的,抽調兵力也是真的,但有一點真相德方沒有也不可能告訴約瑟夫:實際上在霍夫曼的計劃里,迫使英國投降的第一步是在冰島、法羅群島、愛爾蘭三處地方先獲取立足點,現在提「英吉利登陸」純粹是嚇嚇英美的。

  「我唯一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德方能如此準確地掌握我方情況?約瑟夫說希特勒不止一次提起您的身體狀況,甚至詛咒您很難完成這個總統任期……」霍普金斯痛苦地抓著腦袋,「難道真有間諜?」

  「我看也有。」李海立即站出來補充一句,並把今天問詢會上的全過程對兩人複述了一遍。

  霍普金斯驚訝得無以復加:「這……這……他怎麼能幹出這種事?他是副總統啊,是我們一個黨派、一個陣營、一個立場上的呀,他……」

  眾人以為羅斯福一定會勃然大怒,氣得從輪椅上「站」起來,但羅斯福的表情顯然超過了眾人預期。

  「很好,很好,不愧是我認識的華萊士,不愧是三天兩頭把代表美國最廣大民眾利益這種話放在嘴邊的華萊士啊……」

  「總統,您?」金上將以為羅斯福被氣糊塗了,下意識地問了一句。

  「怎麼,你們害怕了?」羅斯福掃了眾人一眼,「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說了一些實話麼?難道我們都做了還怕人家說?」

  「您的意思是?」

  「華萊士掀開蓋子,固然是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要感謝他。」羅斯福冷笑道,「沒有他這種程度的渲染,國會議員們會意識到事態的嚴重程度麼?會認清楚我們面臨的政治和軍事局面麼?他清清楚楚地告訴了美國人民,我們前面打得很糟糕,代價很大、成效甚微。請問,是打下去還是放棄?」

  「民眾恐怕會反戰。」

  羅斯福點點頭:「反戰是可能的,說不定還有人支持華萊士。但光民眾反戰有用麼?日德的條件,戰爭造成的創傷是民眾能無視的麼?」

  「華盛頓的政治從來就不掌握在一般民眾中,他們的任務就是每隔4年去投票選舉一下總統和議員,如果覺得不好就再換一個,你能想像民眾直接對政治決策指手畫腳麼?什麼時候美國政治變成了可以通過媒體、論壇、脫口秀或街頭巷尾演講就能決定的東西?」羅斯福微笑道,「他不願意打仗,問過財團了麼?問過各國領袖了麼?問過在南美、非洲、遠東有大量既得利益階層群體的意見了麼?上次阿根廷沒收海外資產搞國有化就已一片怨聲載道,現在他打算放棄整個南美,會有人買他的帳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