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奪回巴庫後的局勢就會發生重大變化:論防守,中亞方面軍可輕易依託高加索山脈各隘口進行防禦;論進攻,得到北面部署在阿斯特拉罕方向的葉廖緬科方面軍配合後,南北兩個方面軍可夾擊在小高加索的德軍。

  「當然,指望圍殲或重創南翼德軍不可能。」朱可夫總結道,「起碼能把局勢扳回來一些,而且還能打擊土耳其人的囂張氣焰,更要緊的是,巴庫重新掌握後,我們就有與德國人談判的本了,即便德軍要從北面進攻我們也不必害怕,大不了繼續南下去打土耳其和伊朗人,然後從裏海南岸迂迴撤退至中亞。蘇維埃打不過德國人是事實,但總不至於現在連伊朗人、土耳其人都打不過吧?」

  「我能提個修正意見麼?」切爾尼亞霍夫斯基開口道。

  「當然可以,您說。」

  「德軍除裏海東岸有3-5萬軍隊外,在北岸附近也有部分兵力,是不是能夠請求馬利諾夫斯基同志的獨立集團軍配合一下?」

  「這建議很好。」馬利諾夫斯基獨立集團軍原本是為防止隆美爾所部衝破黑海北岸防線並從後路威脅阿斯特拉罕而單獨設置的部隊,人數超過20萬人,後隆美爾虛晃一槍,帶主力部隊一路東進,該獨立集團軍就收復了裏海北岸絕大多數地區,但一直沒再往南對付裏海東岸的德軍——因為害怕德軍中亞集團軍反撲而遭到夾擊。但現在形勢反過來了,德軍中亞集團軍把自己關在了堅固的籠子裡,對岸德軍主力又有一段時間無法支援而乾瞪眼著急,獨立集團軍完全可南下配合中亞方面軍打一打。

  三人商議了整整一個下午,總算敲定了大體流程和進攻計劃,然後是讓參謀軍官們形成詳細作戰方案。

  「後天我帶著這份方案回莫斯科親自找史達林同志匯報。你們先按有關要點部署和調動部隊,我認為他會對這計劃感興趣的。」

  1月11日,也就是朱可夫帶著名為「水星計劃」全套方案去莫斯科匯報時,費爾干納盆地已開始了大眼瞪小眼的對峙戰,紅軍放棄了咄咄逼人、不惜一切代價的進攻,反而和德軍一樣開始據壕死守。崔可夫的防禦部署迅速成型,他將手頭兵力分成了三道防線,並用兩個近衛坦克旅為核心組建了機動防禦兵力,各處關鍵節點上又毫不吝嗇地堆上了SU-100、SU-122等坦克殲擊車。

  「敵人想把我們困死?」接到報告後,舍爾納感覺奇怪,但一下子又放下了心,「我們至少有4個月物資可用,耗吧,看誰耗得過誰!」

  就在兩邊大眼瞪小眼時,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已率領部隊以扇形展開方式在中亞掃蕩,騎兵們用馬刀砍下了滾滾人頭,到處哭聲震天。這種不正常的局面很快就通過各種渠道反映到舍爾納這裡,他開始犯難了。巴爾克和溫克建議主動出擊打個突擊戰試試看,但效果顯然很不好——當初德軍拼命尋找的防禦地形優勢現在反過來又稱為紅軍的陣地優勢。

  打了2天,德軍損失了2000多兵力和40餘輛坦克,但只推進了不到3公里,雖然崔可夫的損失超過1.5萬,但他咬牙用預備隊堵上了。

  「不能這樣打。」舍爾納對手下道,「按目前這個戰損,要鑿通敵軍防線至少要損失一半以上兵力,如敵軍調集主力反撲,費爾干納盆地就守不住了,報告曼施坦因元帥,請他酌情處理。」

  第007章 華盛頓政治陰謀(1)

  1944年1月14日,經過激烈爭論,史達林親自審查並同意朱可夫有關「水星行動」作戰計劃的設想,對中亞作戰第一階段奪回撒馬爾罕、杜尚別、比什凱克、塔什乾等重要城市、並將德軍中亞集群關進費爾干納盆地的作戰結果感到滿意,更讓他滿意的是朱可夫先前發來的電報,電報以朱可夫深切「檢討」的方式,印證了史達林同志一直以來對民族內部矛盾處理的高瞻遠矚和英明正確,提高了後者威望。在政治局會議上,史達林難得有了幾分笑容,非但沒藉此批評朱可夫當初的幼稚,反而認為他在政治上愈發成熟了,希望他在軍事上也能再次力挽狂瀾。

  為表示信任,史達林親自主持最高統帥部會議並通過方案。他還根據朱可夫的請求,將馬利諾夫斯基的獨立集團軍也歸入中亞特別方面軍建制,同時又咬牙從南線三個方面軍中各抽調1個相對精銳的近衛坦克旅加強該獨立集團軍。此外,最高統帥部抽調最精銳的空降兵第1、3、5旅共1萬餘人組成空降軍,由蘇軍空降兵副司令員扎捷瓦欣少將任軍長,軍司令部也由空降兵司令部抽人組成,納入中央方面軍序列並歸朱可夫直接指揮,要求2周內部署到阿斯特拉罕附近。

  由於從撒馬爾罕出發前往裏海東岸的路程超過1200公里,中間大部分都是戈壁,再加基層政權已被破壞、為數不多的民眾也逃亡殆盡,紅軍基本不可能就地籌措補給,為減輕中亞方面軍物資供應壓力,最高統帥部還將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運輸機都抽調出來用於給向西前進、擁有40餘萬之眾的進攻集群提供緊急物資補給。幸虧蘇軍機械化程度遠不如德軍,最仰仗的還是騾馬,否則根本不可能實現遠距離調度。

  實際上,在中亞作戰進攻完全不是難事,難的是物資補給,切爾尼號霍夫斯基審時度勢,認為這麼大的範圍、這麼遠的距離讓部隊快速展開是不可能的,精心抽調3個騎兵師、3個坦克旅和2個機械化軍組成10萬人的突前攻擊部隊加速進軍,要求2月5日前必須部署到位,其餘部隊則根據戰術部署向前略微推進。由於民眾缺失,一路毫無蹤跡,如此龐大的軍隊調動一時間還未被德軍所掌握。等朱可夫幾天後回到中亞時,他對兩人各方面工作都表示滿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