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心底來說,金上將贊同特納的意見,但他沒想到總統比他還堅決——用上了不惜一切代價這樣的言語,他知道這句話背後的意思,那不是單單指拿下維德角,總統肯定還要求未來一段時間牢牢守住,然後再把「不惜一切代價」推廣到福克蘭群島爭奪戰、亞速爾爭奪戰上,換而言之,羅斯福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已不顧及傷亡對未來連任的不利影響而要求獲得勝利了。

  眾人一陣沉默,半天后阿諾德開了口:「有個重要情況我需要補充匯報,清晨剛剛收到消息,陸航失去對亞速爾防空圈裡德軍艦隊的追蹤——找不到他們了,現在艦隊出動了偵察機在四處搜索,依然一無所獲,但有信息十分奇怪,我軍偵察機最後一次發現敵艦隊是在亞速爾以西300多公里處……我一直沒弄明白德軍把艦隊安排在那是什麼意思。」

  發完火後,羅斯福情緒平靜了很多,思維也變得更加理性,他沉吟著問道:「如果德軍艦隊已經行動,你們認為其可能性是去哪裡?進攻航母艦隊?救援維德角?抑或是其他?」

  眾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金上將身上,這是很重要的敵情判斷,出錯的後果誰都承受不起。後者深深地吸了口氣,想了幾分鐘之後道:「雖然目前敵情信息不夠充分,但根據我對德國人一貫以來的作戰風格的理解和希特勒本性的把握,我個人判斷德軍艦隊很可能會去百慕達……」

  「百慕達……」其他人倒吸一口冷氣。

  「有把握守住麼?」羅斯福馬上問馬歇爾。

  「恐怕這很困難,現在島上……」

  「上次我就看出來了,兩天不到就失守還投降,都是一幫廢物!」

  雖然是11月份的天氣,豆大的汗珠還是從馬歇爾頭上滾了下來,羅斯福這指責是很重的,雖然明著在罵英國人,但上面還是有不少美軍,兩天就投降確實不太說得過去,更要命是還留下大量物資和比較重要的重油庫,簡直難以容忍。想想也是汗顏:維德角德軍怎麼守得這麼好?居然還干翻本方一半戰列艦?這世界最怕人比人,本來他覺得守不住完全正常,沒什麼好指責的,現在有維德角做參照,高下差距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李海眼看陸海軍一把手都被罵得夠慘,站出來打圓場:「恐怕真不太好守,維德角德軍經營了將近9個月,而百慕達前不久剛剛交戰過,大量設施、防線被摧毀,物資儲備不足,防禦工事都在緊急修復中,不能簡單相提並論……」

  羅斯福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轉過頭問金上將:「前方不是說德國人的潛艇和魚雷艇厲害麼?魚雷艇、潛艇都不是高科技,合眾國也有,而且能準備更多,你能不能想辦法調100艘魚雷艇、30艘潛艇去百慕達附近,如果德國艦隊真來進攻,你們能學德軍去打一下麼?不要求你們擊沉4艘戰列艦,2艘,哪怕1艘我都覺得也很不錯。」

  金上將臉上一陣抽搐,然後下意識地回答:「我馬上去部署,我們將盡力而為,不讓您失望。」

  羅斯福又對馬歇爾下達命令:「給島上增加一些兵力吧,我們要固守住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島嶼,不能再輕而易舉地落在敵人手裡了,不能讓敵人得到這把對準東海岸的手槍。」

  眾人都點頭,馬歇爾表示將增援2個團上去,反正再多兵力也擺不下。

  「這次你們打算用誰?」

  「馬克斯韋爾·D·泰勒少將怎麼樣?」

  「這名字有點熟悉。」

  「他原是李奇微的參謀長,馬修擔任18空降軍軍長後推薦其接任82空降師師長,上次增援百慕達他是第二批趕到增援的部隊,發揮了很大作用,與德國人交過手,有實戰經驗且熟悉百慕達的情況。」

  「又是82空降師?」羅斯福忍不住皺起眉頭,「他們剛剛遭到嚴重損失,馬上又能上陣打仗了麼?合眾國這麼多部隊,難道總用82空降師去打?」

  馬歇爾一陣臉紅,羅斯福的指責是有道理的,但對他來說實際能選擇的餘地不大,他斟酌了一下言語,對羅斯福和眾人進行了細緻解釋……

  第022章 維德角(14)

  美國到現在為止一共動員了近1000萬武裝力量,但扣除海軍、國民警衛隊、陸航及雜七雜八的輔助人員後,類似蘇德範疇的傳統步兵總數大概是400萬出頭,其中又有300萬以上是最近2年甚至1年內才擴軍的部隊,因為美軍新兵訓練周期要求是一年半,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後擴編的部隊大多已列入一線部隊。按陸軍大佬們的意見,其餘部隊還不能直接用於打仗,陸軍真正能動用的一線地面部隊兵力一共只有100萬上下。

  從縱向比較起來,美國擴軍速度已算是相當驚人了,波蘭戰役前全美武裝力量一共不到35萬人,到1941年已擴充兩倍達到百萬規模。但與德國比較起來,這個擴軍速度簡直就是渣渣——德國在1935年前恢復普遍兵役制度時全國只有20萬兵力(10萬國防軍+10萬預備役),到現在總兵力已將近1000萬,且70%以上按美軍標準都是一線戰鬥人員。

  歸根到底是美軍訓練強度太低、訓練起點太低,這不是諷刺美國人笨或文化素質低,而是美國長期在自由主義氛圍下,各種各樣思想千奇百怪,青年普遍缺乏紀律性和尊重權威的意識,對組建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十分不利。德國則不然,德意志是歐洲國家中紀律性、服從性最強的國家,國社黨上台後更變本加厲推動一元化體制,一方面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團,大量青少年以野外求生的名義接受訓練,以軍訓達到了訓練「預備士兵」的目的,另一方面成立了國家勞動奉獻團,名義上是參加義務勞動,但實際上通過整齊劃一的指令、用鐵鎬、鐵鍬進行了實地軍事訓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