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戰,對重型坦克需求愈發迫切,T1坦克再不成熟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修改,一直改到43年中旬,期間還因虎式坦克的威脅將主副炮多炮塔改為單炮塔,然後又將那門76.2mm坦克炮換成90mm坦克炮,總算各方面性能都比較穩定和平衡時才開始批量建設。但也只達到了可交付部隊的最低標準,與成熟可靠、機械性能優越的謝爾曼坦克比起來完全就是渣渣。

  前線官兵對此很不滿意,這次帶兵出征的德弗斯副總參謀長雖然有60噸的M6不如兩輛30噸的M4管用的說法,但考慮到奪島戰的特殊性,再加陸軍部兵器委員會一幹頭頭一個勁慫恿部隊用新坦克去試驗性能,陸戰5師還是硬著頭皮把他們帶出來了,甚至還在第一波部隊登陸中安排了6輛。

  值得一提的是,登陸時這批貴族坦克(因為總出故障需要有人維護伺候,美軍官兵管M6叫貴族坦克)居然沒掉鏈子,一次性上岸成功,讓柯林斯不僅熱切起來,他的想法很簡單,M6哪怕不能衝到前面去衝鋒陷陣,在防線上當個固定火力支點也好。

  第016章 維德角(8)

  時間緩緩向前流逝,夜色越來越深,激戰一天後的德軍也在想方設法進行休整補充。維德角作為一個群島,一共有包括聖安唐、聖尼古拉、薩爾、博阿維什塔、福古、聖地亞哥等大大小小15個島嶼,但除庫爾島地勢相對平坦之外,其餘島嶼大多是崎嶇不平的山地。由於人手緊張再加唯一的機場也分布在庫爾島,所以德軍駐守兵力主要都放在庫爾島上,其餘幾個較大的島嶼繼續由葡萄牙當局管理,只把庫爾島上的居民遷往其他各島或葡萄牙國內。

  在今天下午柯林斯團與德軍激烈交戰的同時,美軍兵不血刃地占領了其餘島嶼。上岸後的美軍和葡萄牙民政官員都很尷尬,彼此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對美國人來說,葡萄牙畢竟還是中立國,而且一直和美國關係還算可以,這麼大喇喇上來就占領名聲不太好聽;對葡萄牙人來說,他們畢竟將維德角群島「租借」給德軍充當軍事基地(雖然德軍只利用了一部分),美國人打上門來完全有道理。

  最後雙方達成一致:美軍不向葡萄牙人打聽德軍情況,後者也不對美軍到來表示看法,維持彼此相安無事的格局,葡萄牙民政當局管理的島嶼同意美軍入駐,後者則表示會約束部隊。至於美軍打下德軍據守的島嶼怎麼辦的問題雙方都避而不談,陸軍5師師部幾個主要軍官認為,換成美軍駐守同樣能與葡萄牙當局「和睦共處」。

  雖然柯林斯認為有可能還要動用第3師,但第5師師長麥克唐納少將可不這麼想,聽取柯林斯發來的電報後,他將第5師師部設置在了維德角群島最西北角的聖安唐島上,並給德弗斯上將發去了充滿樂觀情緒的報告:經一下午激戰,我軍控制維德角群島90%的領土,成功登上了德軍駐守的薩爾島並建立了穩固的灘頭陣地,預備明日發起全面進攻,爭取儘快將其拿下。

  他的設想很簡單:維德角群島由第5師獨立負責拿下來,戰役結束後有所損傷的該師就可以拉回去休整,然後換第3師前來駐守。李奇微在百慕達打了一仗拿下軍長職務並晉升中將的消息讓這批軍官都很眼熱,他也想在維德角如法炮製一番——百慕達充其量只是收復失地,維德角可算是反攻拓土,他相信參聯會大佬們能看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他給柯林斯發去了鼓勵的電報,並告訴對方明天他會想辦法再把其他2個團送上來配合進攻,減輕柯林斯面臨的壓力。

  薩爾島前沿陣地上,大規模交火早已經沉寂下來,只有冷槍冷炮還一搭沒一搭地在進行著,收到師長鼓勵電報的柯林斯心情有所好轉,帶著團部的幾個主要軍官已將整條灘頭防線巡視了一番,對手下如此快速就構築起一條防線的動作表示肯定,身後的人工碼頭上,工兵和輜重兵們還在想方設法輸送物資與裝備,薩爾島本身倒是有個碼頭,不過已經在海軍艦炮的攻擊下變得殘破不堪了。

  整體進度和作業規範都讓柯林斯滿意,本團今天作戰雖然遭到了挫折,但士氣整體還維持著較高水平,士兵們把平時訓練的水平也發揮了出來,很多環節甚至比訓練中更好、更到位——比如緊急野戰工事就修得比平時更快更有水平,聽說明天有更多部隊前來支援本團,各級軍官都充滿了信心。

  唯獨一件事讓他心煩意亂:白天被德軍鋼珠彈攻擊的傷兵們雖然大多數都搶救了下來,但基本喪失了戰鬥力,搶救下來時那番血肉模糊的場面很是嚇住了一部分人,醫護兵人手緊缺,根本顧不過來,不得不讓一部分後勤兵去協助照看。營地里一片哀嚎和呻吟,幾個軍醫面色沉重地告訴他,很多士兵身體裡嵌入了大量鋼珠和鐵片,不儘快取出來會有引發併發症的危險,而這種手術至少要放到醫療船上去做。

  換而言之,柯林斯必須儘快想辦法把這批傷兵輸送下去,這無疑要占用非常寶貴的人手,他想了半天,咬牙做了決定,抽調了一個整連協助醫護兵們把傷員們運回去。搶救並妥善照料傷員是美軍的傳統,也是部隊士氣維繫所在,他知道部隊明天還會面臨惡戰,高昂的士氣有助於儘快達成目標,師長既然說明天一早就會投入增援兵力,那稍微減少一點人員問題並不大。

  「嘭」地一聲,又是一發照明彈飛上了天空,將下面照得慘白,為防止德軍趁夜色偷襲,柯林斯的部隊不時用迫擊炮發射照明彈,偶爾還在特定時間糾集全部能開火的輕重武器打上一陣——這是從太平洋戰場上學來的火力時刻,據說有助於打草驚蛇,破壞敵軍滲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