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先的南方集團軍群由霍特元帥出任司令官(轄本部與原曼施坦因本部),另一部分兵力組建裏海集團軍群,由克萊斯特元帥出任司令官(本部與隆美爾留下的集團軍群)。

  至此,東線一共集結了6個集團軍群:北方、東方、中央、南方、裏海和預備集團軍群,最終解決對蘇問題終於露出曙光……

  第十一卷 絞殺:殊死大西洋

  第001章 英加航線(1)

  夜色蒼茫中,軸心艦隊主力抵達亞速爾,一邊補充因連續作戰而損耗的彈藥、燃油、飛機,另一方面讓百慕達一戰中損失慘重的陸戰隊登陸休整。任何一個人看到陸戰隊現在慘樣都不可能不表示側目,他們丟光了全部裝備,三個營打得只剩半個多營,甚至連戰死戰友的屍體也來不及掩埋或帶走。馬沙爾私下向他們表示了道歉,誠懇承認了自己的指揮失誤,並做好了挨訓的準備。

  出乎意料的是,柏林來的電報很溫和,鄧尼茨轉達了元首的意見——他並不認為艦隊遭遇了失敗,除陸戰隊在百慕達一戰中損失稍微有點大以外,其他各方面都達到了要求:馬島拿下來了,第二批增援部隊成功抵達;巴西海軍被毀滅,艦隊成功地在蓋亞那方向展示了力量,更重要的是,拖住了英美向馬島進攻的節奏,有利於下一步行動開展。

  因此,該有的勳章與加官晉爵還是沒少給艦隊,像小澤就拿到了騎士十字勳章,主要軍官中只有馬沙爾本人沒獲得晉升或勳章。不過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他更看重元首的態度,只要有元首的信任,什么元帥節杖和勳章將來拿不到?現在看來,元首對自己還是非常寬容的,這讓馬沙爾在慚愧之餘暗暗心存感激,當然他也感激鄧尼茨為他求情並說好話且一力支持的舉動,他可是知道當初執行柏林行動時老元帥雷德爾頗不以為然的態度,兩相對照之下,鄧尼茨顯然就厚道多了。

  拿到補給,重新更換3個嶄新的陸戰營,更重要的是拿到元首的慰勉電報後,馬沙爾信心開始恢復,決心按柏林要求再和美國人打一仗。仔細想想覺得美國人也沒什麼可怕嘛:在百慕達上還不是被自己揍得鼻青眼腫,這會兒強撐著臉面在說勝利,他可是知道敵人至少掉了800架飛機,傷亡3000-4000,光這損失就超過自己幾倍了,更別提還有被打成一片廢墟的百慕達群島。「歐洲之聲」總結得再清楚不過:這都叫勝利,那什麼才是失敗?

  「我們後面還跟著英美艦隊麼?」

  「沒有,預計他們也返回東海岸休整補充,偵察機反覆偵查沒有發現。」

  「新的艦載偵察機很不錯,我看要多配幾架。」克蘭克一邊建議,一邊問,「下一步您打算怎麼辦?」

  「還是要尋找機會和英美打一仗,最好能夠離亞速爾近一點,哪怕不動用亞速爾的支援力量也行……」

  小澤沉吟道:「這恐怕有點難,敵人已吃過虧了,恐怕不會再上當。」

  小澤口中所謂的吃虧指的是斯普魯恩斯艦隊被亞速爾航空力量配合艦隊打得航母盡喪的那一次,馬沙爾點點頭,這事確實不太好辦,現在英美無論艦隊還是商船,都在繞著亞速爾走,亞速爾1000海里之內幾乎見不到英美艦艇,徹徹底底成了大西洋黑洞,要想把敵人引過來更是千難萬難。

  包括馬沙爾在內的所有艦隊高層此時還不知道英美艦隊一直存在兩支艦隊並已分兵,由英格索爾上將率領的主力艦隊返回東海岸休整補充並盯著軸心艦隊,而另一支擁有將近25艘護航航母的護航艦隊則緩緩向南開進,他們將一路掩護陸軍去巴西登陸——首批3個師成功在委內瑞拉、蓋亞那方向站住腳跟後,第二批部隊4個師又重新從本土開拔準備去巴西,本來第二批部隊裡有82空降師的名字,但因為他們在百慕達一戰中損失慘重,臨時換成其他部隊。

  具體指揮第二波陸軍部隊的是擔任第4集團軍軍長的威廉·胡得·辛普森少將,他和巴頓是西點軍校的同班同學,1909年就從西點軍校畢業了,完整地參加了一戰,論年紀比李奇微大7歲,論資歷比李奇微早畢業8年,如果按日本的吊床號制度,雖然同為少將,其排名要遠遠超過李奇微。

  與巴頓脾氣火暴、性格衝動不同,他是個學院派儒將,待人溫文爾雅,擅長進行內部組織與培訓,還帶過國民師,特別符合和平時期文官國防部長的胃口,原本也該輪到他晉升,沒想到李奇微橫空出世搶了風頭,先升了中將且搞得沒人敢和李奇微同一批晉升,否則一定場面很尷尬,人家李奇微有收復百慕達群島、挽救友軍的戰功,你憑什麼?哪怕像柯林斯那樣,一直率部在東南亞堅守在對日第一線的晉升中將也行;或者像巴頓一樣,至少人家去非洲和德國人幹了一場回來了晉升中將也行。

  可憐的辛普森的中將提名便被耽誤了,好在馬歇爾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立即安排辛普森出任第二批部隊指揮官率部去巴西,聯合要素行動陸軍總指揮德弗斯也知道這些將領們的心態,希望儘可能把立功機會給他們,在百慕達戰役後,又把穩定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局勢,收復荷屬蓋亞那、法屬蓋亞那的戰果趕緊報給了參聯會,這樣大概還能再多給一個中將名額。

  第二批部隊的主要任務很簡單,將兵力部署在巴西和巴拉圭邊境,一面壓制巴西南部蠢蠢欲動的分裂勢力,另一方面給阿根廷人施加壓力,然後等第三批軍隊一起進攻馬島,顛覆阿根廷反美政權,然後完整地壓倒軸心在南美實力——羅斯福總統不僅要一個馬島,還要一個重新變天回來、與美國關係更加密切的南美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