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3、電告貝中將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早去百慕達接應陸戰隊,為此可以擺出繼續進攻的架勢;

  新一輪朝陽升起來了,軸心戰鬥機在美國機群之後趕到百慕達上空,看到空中體型龐大的運輸機和下面飄出的一朵朵傘花,德意飛行員就知道這是美軍第二批增援的空降兵,立即撲上去圍攻,護航的P-51們則竭盡全力予以保護。一般情況下,戰鬥機飛行員不會攻擊跳傘的對手,因為這不僅不符合騎士風度,而且自己也有跳傘的那一天,潛移默化中彼此都能堅持底線,但傘兵們顯然不在此列。

  說起來82空降師的運氣實在不夠好,本來按李奇微設想,空中部隊應先攻擊地面德軍,控制場面後再投放兵力,但因為德軍凌晨3點就開始回縮,到清晨時已完全脫離了接觸,增援心切的第二波部隊立即空降,沒想到剛降落了一小部分,昨天一整天都銷聲匿跡的軸心艦載機突然出現,場面變得混亂不堪。

  當然,運氣不好要看怎麼理解,光攻擊傘兵還能有不少倖存者,如果是戰鬥機直接攻擊龐大而笨拙的運輸機,那情況就更加麻煩——只要被擊落就是一鍋端,深知局面險惡的P-51飛行員們使出渾身解數保駕護航。

  P-51當然是好飛機,即便是P-51B而不是最負盛名的P-51D,論綜合實力也比改了又改的Bf-219仍然要強不少,但就今天這個特定的場合——中低空保護就有點吃力,雖然P-51數量將近200架,足足比軸心飛機多2倍,但他們要保護的目標實在是過於脆弱和醒目,經驗豐富的德軍飛行員往往借攻擊運輸機或者傘兵的機會引誘P-51上鉤,然後再用低空優異的機動性幹掉一架又一架美軍戰鬥機。

  德國飛行員雖然人數較少,但普遍比美軍飛行員更有經驗、技術水平更高明,哪怕以劣勢兵力對敵,取得的戰果居然還是對方2倍。再考慮到還要攻擊幾乎沒有反抗能力的運輸機和傘兵,這種戰果就更加突出。

  如此流氓的打法深深惹惱了地面上的空降兵,可他們在下面乾瞪眼沒辦法。德國飛行員也不投入對地攻擊,就是想辦法和P-51兜圈子,順便去敲運輸機和傘兵,偶爾還打一下A-26輕型轟炸機。

  半個小時交戰中P-51被擊落了38架,運輸機被擊落了6架,遭到無妄之災的傘兵們損失了800多人(被擊中或者飄落海里),德軍損失了21架飛機,昨天德軍漫天發射的、奪命的防空火力今日變成了熾烈的空中火力,讓第二批降落的空降師官兵遭遇了金屬風暴的洗禮。

  迫於德軍艦載機的威脅,原定於下午投放的第三批部隊被迫取消,阿諾德將軍轉而讓陸航飛機去攻擊德國艦隊,地面由得到增援的82空降師部隊負責進攻。

  進攻和防禦是兩回事,82空降師夜裡的防禦打得還算很有章法,但面對經歷過霍爾姆包圍圈戰役的德國老兵,他們的進攻猶如狗啃刺蝟無從下口,明明擁有將近對方5倍的兵力,但就是打不進去,只是迫使貝克戰鬥群往後退了2公里,雖然又消滅了對手100多人,但自身付出了將近500人的代價。

  面積並不太大的百慕達群島猶如一個血肉磨坊,不斷吞噬德美兩國士兵的生命……

  第072章 曙光(15)

  「元首,馬沙爾將軍發來電報,艦隊在百慕達戰役中失利,他感覺非常抱歉……」

  「失利?」霍夫曼一陣緊張,「丟了多少軍艦?艦隊目前在哪裡?」

  「軍艦沒丟,一些戰列艦吃到了炸彈,不過傷害不嚴重,航母編隊基本安全,飛機損失也不算太大,唯一損失慘重的是伴隨艦隊出擊的陸戰隊。」海軍第一副司令鄧尼茨元帥收到馬沙爾的電報後不敢怠慢,當即覲見霍夫曼,並詳細匯報了作戰情況。

  當天白天,在82空降師第二波部隊遭到艦載機阻擊後,美國陸航迅速調整作戰重點,將攻擊力量放在德軍艦隊上,百慕達島上由82空降師已登島部隊發起對德軍的圍剿。貝克中校在5倍於己美軍的進攻下,勉強支撐到傍晚時分,等陸戰隊登上接應的驅逐艦撤退時,連同傷員在內一共只剩下297人,幾乎等於出戰時總人數的零頭,損失率接近80%。貝克戰鬥群不但被迫放棄同伴的遺體,甚至連大部分已被俘虜的原百慕達英美官兵也沒法帶走——只強行押走了50多個俘虜的美軍飛行員。

  82空降師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在兩天一夜的戰鬥中傷亡更加慘重,在德軍地面、空中、艦艇三重火力打擊下,第一批登島的3000多傘兵只存活600餘,第二批登島的3000餘人只存活1600餘,再加上飛行員傷亡(被俘),前前後後差不多搭進去4500人,損失是德軍4倍。特別是入夜後82空降師猛攻島上德軍殘部時沒料到德國軍艦突然趕到,在艦炮火力覆蓋下損失很大,被迫放棄進攻退守南部。

  如果馬沙爾此時能夠再投放3個陸戰營,李奇微和82空降師逃脫不了全軍覆滅的結局,可惜艦隊一共就只3個陸戰營伴隨,貝克中校也沒法讓水兵上岸參戰——一旦天亮美軍飛機大舉來襲就不是丟陸戰隊,而是要丟軍艦了。於是雙方在凌晨時分脫離接觸,德軍匆忙消失在夜色中,馬沙爾在艦隊轉移後向柏林匯報了全部戰況。

  聽完匯報的霍夫曼臉上陰晴不定,若有所思,半天后問鄧尼茨:「這次戰役你怎麼看?」

  「戰略上無疑是正確的,馬沙爾將軍成功地調動了敵軍艦隊主力,拖延了敵軍向馬島進攻的節奏,為我軍增援部隊趕到馬島爭取了時間,但戰術上犯了很大的錯誤,當然,不能把責任推在他一個人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