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嘴上是這麼說,不過李奇微心裡還是有些打鼓,他的兵力看起來比對手多一點,戰鬥力也不算弱,可對方居然能在漫天空襲的炮火下打得本方舉步維艱,這一點讓他到現在還有有點難以置信。現在他終於開始相信非洲戰場上老兵們說的那些話了——和德國人打一星期比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一年都要強,前提是你能活下來。李奇微是個驕傲的人,但同時也是相當理智和客觀的人,他認為如果自己與德軍交換位置,他絕對達不到這個效果。

  不過,敬佩歸敬佩,該打還是要打,他可不認為自己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本人甚至越打越有信心了。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天色已黑了很久,還不見對面德軍發動進攻,難道敵人也因為傷亡慘重而需要休整?那可是個好消息。

  不過他不敢掉以輕心,更不敢把希望寄托在對方的休整上,他認為必須做好打夜戰、打近戰、打惡戰的準備。他一邊大口嚼著空降兵普遍使用的K口糧,一邊有條不紊地交代手下:「德軍估計在調整隊伍,擬定計劃,等會第一次進攻一定是暴風驟雨般的,大家要有心理準備,但也不必害怕,我們可源源不斷獲得增援,德國人就這點兵力,打一個就少一個,只要堅持,最後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夜間防守我們不能蝟集在一起,這樣很容易被敵軍火力一鍋端,我們應該保持以班、排為單位的小規模隊伍組成戰鬥群,利用無后座炮和巴祖卡並且藉助崎嶇不平的有利地形想辦法敲掉德國人的重裝備——這是對我們威脅最大的東西;

  其次,各部要保持暢通的聯絡,要把你們的摩托羅拉步話機用起來,想辦法收攏白天因為跳傘位置不對被迫分散的同伴,從不同方位發動反擊,給敵人造成我們兵力無處不在的假象;

  最後,要敢於遊蕩射擊、夜戰,要敢於和敵人拼刺刀,不要動用手電和照明彈,那很快會要了你的小命。

  這是我們最難熬的一個夜晚,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各級軍官要切實發揮起作用來,空降師從來就是戰鬥在最危急、最關鍵、最困難的戰場上,被包圍是家常便飯,我們要給士兵們灌輸這樣一種信心——我們會越打越強,敵人只會越打越弱,這將是我們82空降師揚名立萬的第一戰!1000多公里外,上億美國人民在注視我們,在等待我們創造奇蹟!」

  李奇微的激情和信心感染了所有人,雖然82空降師及其前身82步兵師都成軍已久,但實質性戰鬥基本沒參加過,應該說全美陸軍幾乎都沒在戰前參加過實戰,82空降師雖然向來是訓練標兵,但同樣算是新兵蛋子,德國老兵今天就用經驗狠狠給他們上了一課,讓他們付出了慘重代價。

  只有當中級軍官們退走後,他才悄悄告訴自己的副官:「給泰勒參謀長發電報,明天拂曉時分我希望飛機能夠先趕到現場提供火力援助,然後他的人隨後下來,所有動作必須要快,他早一分鐘我們就多安全一分,全部準備工作都要求今天凌晨前完成,士兵們必須休息好,另外讓他們寫好遺書,如果誰害怕傷亡就讓他提前給我滾蛋,82空降師不要懦夫……」(註:馬克斯維爾·泰勒是82空降師的參謀長,也是李奇微最成功的搭檔,兩個牛人在歷史上一個當到駐歐盟軍總司令,一個當到參聯會主席——一個師同時期出兩個大人物)

  李奇微的猜測沒錯,德軍確實在考慮進攻辦法,他們從沒打過這麼憋屈的戰鬥,空中全是敵軍飛機,似乎永不疲倦地穿梭飛行,時不時向地面傾瀉火力,陸戰隊最具有威力的4號坦克和裝甲車部隊被炸得人仰馬翻,到現在僅僅只有7輛坦克和4輛裝甲車可用,其他不是被空中火力擊毀就是被地面敵軍層出不窮的反坦克火力報銷。

  固定式的88mm高射炮同樣損失極大,到現在為止還能用的僅有1門。原本這玩意是準備用來對付美軍裝甲部隊可能在登陸中使用的重型坦克,沒想敵人來的是空降師根本沒坦克,毫無用武之地的88mm炮被迫轉為防空,可惜飛機太多,高射炮太少而且成為敵機的眼中釘。倒是幾輛旋風防空車今天成為頭號功臣,上打飛機下打步兵,死在4門20mm機關炮火力齊射下的敵軍至少超過2個連。

  哪怕在霍爾姆戰役最激烈時,俄國人也不曾擁有這樣的火力優勢。因此在今天的戰鬥中,德軍損失同樣慘重,傷亡人數超過400。

  當然,他們也敏銳地發現,對面美軍雖然火力兇猛、掩護得力、作戰意志也頗為頑強,但戰術指揮比較呆板,很像是經典教科書的動作,尚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融會貫通,這批打仗打出精的德國老兵立即用自己嫻熟的戰術技巧給對手上了生動一課,用更少的兵力取得了場面優勢。

  值得李奇微慶幸的是,他遇到的德國營不是國防軍的標準營,那樣每營足有1000人,3個營加起來將近3000人,足夠將82空降師第一批投入戰鬥的505團全乾掉。他遇到的是陸戰旅,每營人數還不到600,再減去蓋亞那方面的戰鬥損失、一路航行過來的非戰鬥減員及留在艦隊上的後備人員,每營實際投入戰鬥的人數均少於500,總人數一共只有近1300人,只相當於82空降師第一波梯隊一半。到夜晚時分,德軍還有將近900人,美軍有1600多人,雙方兵力對比雖然有了相對改善,但依然居於劣勢。

  貝克中校是這個戰鬥群的指揮官,他把三個營長召集到一起布置任務,他們享用的也是K口糧——這玩意空投得到處都是,德軍士兵很快就發現了比自己的配置還好,品種更豐富,本著不吃白不吃的精神大快朵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