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德屬東非開始建設外,根據霍夫曼的授意,德國政府從國內提前釋放了第一批大約4000餘「表現良好、貢獻積極、認真改造」的猶太居民和大約200人的猶太警察,開始按尚比亞方案在尚比亞興建猶太定居點。定居點內的猶太人不但可實行自治,還擁有民兵性質的輕武裝衛隊。德國政府表示,一旦這樣的大型定居點超過20個或猶太居民總數突破5萬人,就可正式成立猶太國。出於對元首和德國政府的感激——不知真假,定居點除猶太六芒星旗幟外,還可見到德國國旗和元首的大幅肖像。

  按照「官方」說法,這些猶太人通過強制勞動完成了贖罪,開始了新生,這片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的國土就是元首給猶太民族的恩賜,而獨立建國更是猶太民族上千年的渴望——為了是不是要在尚比亞建國,猶太復國組織自己就爭論不休,處於分裂狀態。

  別看猶太人在元首的鐵拳面前唯唯諾諾,純潔得像頭羔羊,面對黑人土著可是兇狠異常,不但趕走了定居點附近的黑人,還試圖像布爾人那樣建立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

  至於另外3萬餘人——主要是第7裝甲師和第92步兵師,霍夫曼安排給他們的任務是去南美執行「和平珍珠」項目第二階段的使命,連同第一批已抵達阿根廷和馬島的2個海軍陸戰旅一起組成南美遠征軍。在指揮官上,他拒絕了眾多大將、上將名字的推薦,將非洲戰役中有突出表現的第7裝甲師師長曼陀菲爾少將晉升一級,選派為遠征軍指揮官,整個南美遠征軍又被稱為「曼陀菲爾戰役集群」。霍夫曼雖然很想往南美多派點兵力,但漫長的補給線制約了這個想法,3萬人的曼陀菲爾集群和相應空軍部隊的補給已近乎達到極限。

  在庇隆確定穩固的政權統治並簽署《友好互助條約》後,曼陀菲爾集群集結準備出發——庇隆完全不傻,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沒有德國的有力支援,他怎敢和英美叫板?怎敢沒收價值幾十億美元的英美資產?對陸軍總兵力不到15萬的阿根廷來說,一旦有3萬德國部隊尤其是其中還有一個精銳裝甲師壓陣入駐,別說巴西或智利那點陸軍實力,就是來10萬美軍也沒什麼好怕的——他當過駐義大利武官,又親眼目睹德軍在歐洲戰場上摧枯拉朽的表現,對其實力相當迷信。

  金上將雖然猜到德軍還有後續兵力,也估到了比較合理的人數——1個裝甲師和1個步兵師,甚至估到了德軍不需要從2萬里之外的歐洲過來,1萬公里之外的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已足夠提供支援,但有兩方面的判斷依然不太準確。第一,德軍這點兵力運輸並不需要30萬噸運力,實際打8折都用不著,因為德軍不像美軍這麼嬌貴,其裝甲師配備也不如美軍擁有的重裝備多;第二,德軍後續部隊的抵達不是他認為的2個月,而是更快——增援船隊大約10月1日就可從馬達加斯加出發。

  「海軍打算如何應對這個場面?總不能什麼事也不做,乾等著吧。」

  「水面艦艇緩不濟急,航空兵力又夠不著,唯一可用的大概只有部署在南非的潛艇部隊——他們可對德軍脆弱的後勤補給線發起致命攻擊。」金上將補充道,「我想提醒諸位一點,接下去3-4個月,南非的航運和物資輸入將被截斷!」

  一聽此言,眾人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第027章 轉向(5)

  金上將對南美、南美局勢惡化的渲染夾雜著私貨,原因就在於太平洋艦隊目前困在珍珠港無法動彈——美國海軍不但被人打瘸了一條腿,甚至還被迫分隔在兩洋無法呼應,這就觸了金上將的逆鱗。別說陸軍不可能強逼海軍執行歐洲攻略,就是羅斯福總統親自下令,他也要把這事給攪黃了——要不急急忙忙抽回艦隊做狼狽逃竄的模樣給誰看?

  不過他還是給羅斯福總統留了面子,一個勁強調提議打亞速爾海軍原則上是贊同的,只是覺得時間緊張,希望推遲到1944年春天再開展。相對來說,福克蘭群島不但現階段對美國更為重要,也更易攻克一些,可作為檢驗亞速爾戰役的試金石。如果連福克蘭群島這樣的仗都打不贏,那亞速爾戰役乾脆別打,打了也是自取其辱。

  這番話讓眾人都點頭稱是,陸軍也表示認可。

  特納因級別不夠沒資格參會,如果他在現場,一定會暗暗偷笑,笑話他們對金上將認識不夠深刻:後者的話真真假假,後半段其實已來了180度大轉彎——別說今年,就是明年春天金上將都懶得去打亞速爾,除非馬島能兵不血刃地拿下來,但這可能麼?

  羅斯福認為金上將講的不錯,大致思路、時間安排、兵力部署說得非常到位,接下去就該是緊鑼密鼓的調兵遣將、物資調度與計劃擬定工作,他親自加了一路——多諾萬主持「第五縱隊」工作,一旦大軍臨近時再度在阿根廷製造政變。羅斯福腦子非常清醒,知道用武力威懾阿根廷可以,真要是出兵打了阿根廷,今後就結下不死不休的梁子了,最佳辦法還是以打促和、以壓促變。

  「倫敦方面還需要您和溫斯頓多溝通一番,切實和他說明阿根廷局勢的變化,一個穩定的南美有利於這場戰爭長期持續下去,也有利於穩固合眾國後方。」羅斯福交代赫爾,「我們對不列顛的物資援助只會增加不會減少,10月份將服役的黃蜂號(埃塞克斯級)也決定贈送給皇家海軍,已抵達北美的英國部隊可繼續開展適應性訓練,不必參加這次戰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