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去倫敦並不是特別困難,現在有了戰略運輸,跨海出行很方便,而且相當安全,德軍幾乎不干擾大西洋上空密集的運輸機群——不管他們有沒有P-51護航。

  德國空軍主要將領對此表示擔憂,認為不能任由美國飛機肆無忌憚地飛行,提出以法國或亞速爾為基地進行截擊,但霍夫曼表示不用擔心:空運不管,海運不行!

  霍普金斯也對電報表示困惑,但並不介意去倫敦走一趟:「反正您要溝通派遣300名皇家空軍飛行員來美國的事,乾脆我一併去談好了。」

  羅斯福點點頭:他第一次提出讓英國陸軍派遣2-3個師到北美來,被邱吉爾拒絕了;隨後阿諾德提出希望皇家空軍支援美國200-300名熟練飛行員,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幫助美國陸航恢復元氣並展開訓練。在長期與德國空軍對峙的過程中,駕駛噴火戰鬥機的皇家空軍湧現了不少戰鬥機英雄,鑑於目前英倫三島本土防空壓力減輕,美國方面認為抽調這個數量的飛行員不會影響英國的防禦能力。

  正在商議間,胡佛局長忽然面色沉重地走了過來,語氣聽上去很糟糕:「德國人在廣播了……」

  「又有什麼重要新聞?希特勒這瘋子,每次都嫌事情搞得不夠多,這次打算怎麼描黑我們?」羅斯福眉頭緊皺,沒帶好氣地說。

  隨著宣傳戰的持續深入,「歐洲之聲」廣播電台名聲大噪,即便FBI動用一切辦法試圖封堵、干擾、破壞,仍然阻擋不住這個聲音的傳播,每當夜深人靜時,全美有無數家庭聚集在廣播前收聽歐洲大陸傳來的消息,裡面有他們關心的內容,有陣亡士兵名單通報,有戰俘營生活日記誦讀,有倖存官兵內心獨白,還會讀一些士兵的來信。

  這些電波仿佛有魔力一般,牢牢吸引了美國民眾的目光,他們聽到了一個個經過選擇的「真實」故事,裡面沒有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空洞說教和政治攻勢,裡面全是人話。相比「東京玫瑰」,「柏林先生」顯然更成熟、穩重得多。

  「尊敬的美國聽眾,這裡是歐洲之聲廣播電台,現在向您播送今天下午的新聞……

  今天,是武裝黨衛軍亞美利加志願兵師和拿破崙志願兵師成立的光榮日子,元首親臨現場,為部隊授旗……」

  「吾之榮譽即忠誠!」(英語)

  「吾之榮譽即忠誠!」(法語)

  「元首萬歲!」(英語)

  「元首萬歲!」(法語)

  電台里響起了響亮的、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口號!

  「武裝黨衛軍亞美利加志願兵師?這什麼玩意?是從哪裡找來的美國人?」羅斯福感覺莫名其妙。

  「……在授旗儀式完畢後,元首發表了現場演說。」

  「親愛的同志們、全體武裝黨衛軍的戰友們……」魔性的聲音才剛剛開了個頭,就被山呼海嘯的「萬歲」聲所淹沒。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是武裝黨衛軍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經過你們的志願申請和層層選拔,我們組成了絕無僅有的亞美利加師和拿破崙師……沒錯,你們以前是戰俘,但從今天起,你們就是我們、全軸心軍事力量和人民血肉相連、生死相依,可共同託付命運和前途的兄弟了!」

  「萬歲!」

  「元首萬歲!」

  羅斯福和身邊眾人大驚失色:德軍從5月份開始才大量獲得美軍戰俘,這麼快就轉化為志願兵了?有法國志願兵不稀奇,畢竟貝當政府現在親軸心,可為什麼有美國志願兵?難道這些戰俘全被脅迫或蒙蔽參與了傀儡軍?可從現場呼聲來看,完全看不出是受強迫的樣子,恰恰相反,口號整齊、響亮與狂熱還超過了他檢閱部隊時的動靜。難道納粹真有迷失心性的本事?

  「……在戰俘營的生活,使你們充分認識到了德國的政策、德國國防軍和武裝黨衛軍的真實面貌,認清了德國人民投身於這場戰爭的出發點和目的,看到了全德意志武裝力量為民族尊嚴、國家命運而打仗的勇氣,我們不是為這個或那個集團打仗,不是為這個政客或那個政客打仗,我們是為自己打仗!通過參觀走訪,你們了解了德意志民眾在《凡爾賽和約》下痛苦呻吟的歷史,了解了國際猶太人集團敲骨吸髓剝削和壓榨,深切地對我們的立場和政策表示同情和支持,所以才志願加入武裝黨衛軍……」

  「有人說我屠殺猶太人?你們在戰俘營親眼看到並接觸了猶太警察,他們親口告訴你們這是謊言,猶太人確實在服勞役,但並沒有生命威脅;有人說我侵略他國,你們同樣接觸了各東方國家的士兵,他們非常感激德國為他們贏得獨立、捍衛民族自主權;有人說我掠奪他國,今年我們給包括烏克蘭在內的東方各國民眾分配了田地,分發了柴油,現在他們豐收在望;我們在西歐各工業國下了各種各樣的訂單並付了錢,解決了普遍的失業和經濟萎縮,人民安居樂業。對比一下我們和法國政府簽署的和平條約以及20多年前法國政府和我們簽署的《凡爾賽和約》,連拿破崙師的官兵都為過去法國政府的荒唐和無恥感到汗顏……所以,貝當元帥毅然站在歐洲協調、軸心一體的立場上對英國宣戰。我們是目標統一、言行一致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推翻人剝削人、人吃人的國際壟斷階級和猶太集團。」

  「你們原來打了敗仗,不是因為你們不勇敢,也不是因為你們裝備不好,而是因為你們的目標錯誤、動機不純……亞美利加師的官兵一定對此深有體會,那些美國政客和將軍是怎麼帶兵的?在絕境中,他們拋下朝夕相處的士兵逃跑了,因為他們是為升官發財、是為謀取政績而來打仗的,怎麼會有艱苦卓絕的鬥志?怎麼會有殺身成仁的決心?怎麼會有患難與共的精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