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您不用擔心,只要他想通了,大家配合演戲非常容易成功。」艾登的臉色雖然有些凝重,但中肯地評論道,「其實他應該能理解,這麼做是為了他好,如果我們現在倒閣,他幾乎是必輸的。成了前首相能有好日子過?難道像戴高樂分子一樣灰溜溜去組織流亡政府?我們現在是授權給他組織新政府,還能得到各種資源。」

  「先生們,我聽到一股很不好的論調,有人對前途悲觀失望,有人對勝利信心動搖,有人對媾和躍躍欲試,甚至還有人在醞釀宮廷政變。」台上邱吉爾在慷慨激昂的陳詞,「我希望你們能理解,從波蘭戰役開始,我們就與納粹分子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我們一直沒有屈服,我們贏得了反空襲的勝利,我們正在取得反封鎖的勝利。我始終認為,如果大不列顛屈膝投降,我們已付出的努力和犧牲就完全付諸東流。」

  「首相先生,法國……」

  「不要和我提法國,在拿破崙皇帝以後,法國再也沒有值得一提的人物,這次法國投降就足以說明問題,難道你們懼怕法國人打過來麼?我們贏得了反法同盟戰爭的勝利,我們支配著大陸均勢,我們控制著海洋,這些前輩締造的功績不能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不是完全孤立無援,新大陸,特別是美國是我們堅強後盾。」邱吉爾頓了一頓,「雖然我一無既往地反對布爾什維克,但我不得不指出,俄國人民在遭受重大挫折之後依然咬緊牙關堅持抵抗,所以……」

  艾德禮努了努嘴:「瞧,他還沒有完全死心呢。」

  「這不過是虛張聲勢,我見識得多了。」

  「請問首相閣下,誰應該為近一年來的潰敗負責呢?」

  「我!當然是我!身為首相我責無旁貸,但我要指出的是,堅持到現在本身就是一種勝利!」邱吉爾不假思索地表示,「我們不能以一時成敗論英雄,更何況你們都知道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和前提下接過這個重任的,我自認為問心無愧。」

  「您改變局面的辦法是什麼?」

  「堅持!總是堅持!持續不斷地努力。」邱吉爾頓了頓,「希特勒征服不了我們,英倫三島上至少還有300萬軍隊,他通過空襲逼迫我們投降的想法已完全破產,用封鎖逼迫我們屈服的陰謀也不可能得逞,他對我們無計可施,只要等待時機,等待力量重新恢復到有利於我們的局面——比如,美國的航母編隊重新組建完畢……」

  雖然邱吉爾竭盡全力希望重新鼓起眾人鬥志,但看得出來,沒多少人相信並附和他的話,所有投來的目光都充滿懷疑,甚至還有鄙視,他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這種目光。唯一確信的是,這裡至少有70%的人反對自己!他們今天之所以不彈劾內閣,只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更合適的人選罷了。

  應該怎麼辦?心灰意冷放手辭職絕不是他的作風,那就只有放手一搏,學克倫威爾血洗議會一條出路,可真要走上這樣一條決裂的道路?

  他腦子亂亂的,滿腦子都是歷史上詹姆斯二世復辟後殘酷的內戰場景……

  第201章 麻煩(9)

  搞血洗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這個狠心,最關鍵是手上要有兵——克倫威爾的歷史實踐證明了這一點。邱吉爾雖然資深貴族出身,當過多年內閣大臣甚至海軍大臣,但卻沒有軍隊基本盤,也沒特別可靠的軍方支持者。

  別看布魯克和龐德平時對首相服服帖帖、惟命是從,邱吉爾知道依靠他們幹這件事是不行的,先別說他們不能控制整支部隊,就算他們能控制住軍隊,也不見得會支持自己的主張。他甚至敢打賭,只要自己透露這個念頭,這兩人一定會反過來把他控制住。

  要搞大清洗,從根本上說本土軍隊都是不可靠的,因為現在要對付的不是一般人,甚至也不是一小部分人——他相信喬治六世不會騙他,裡面至少涉及70%的國會議員,誰知道這些軍隊將領背後與這些政界要人有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總算天無絕人之路,他現在還有另一個選擇——美國軍隊。美國駐軍雖然不多,一共只有2個師,還是當初取消「火炬」行動後留在英倫本土的部隊,另外還有一些空軍和海軍,不過多半只起聯絡作用,真下決心動手乾的話,2個師也夠了。

  他想得很明白,一旦幹了這件事,今後其他路就全堵死了。成功了未必有好結局,失敗了下場非常糟糕,不知道今後的英國歷史會怎麼說自己?邱吉爾這個姓氏背後積累著沉甸甸的歷史,他父親是當過財政大臣的倫道夫勳爵,祖上約翰·邱吉爾是第一代馬爾巴羅公爵——光榮革命的擁戴者,論背景、論傳承都是響噹噹的家族。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必須和羅斯福總統溝通才能獲得美國軍隊的指揮權,他相信美國需要一個抵抗而不是屈服的英國——英倫三島是美軍反攻歐陸最好的跳板,但這種事顯然也沒法用電報來闡述,他必須親自出面說。但現在又不能跑去美國訪問,他隱隱約約有種擔心,萬一自己不在,國內這幫人直接把天翻過來怎麼辦?

  猶豫再三,他對秘書輕描淡寫地說道:「給羅斯福總統去個電報,邀請多諾萬局長和霍普金斯先生來一趟倫敦,商量法國事件後續怎麼辦的問題。」

  收到邱吉爾的電報後,羅斯福非常困惑,法國這件事衝擊其實不大,邱吉爾也通過了議會質詢,雖然場面很難看且差點失控,但議員們在拒絕最後通牒的立場上是一致的,現在讓多諾萬和霍普金斯去倫敦算什麼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