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許知道錫蘭戰役勝利結束心情格外好,山下奉文讓人把司令部里的年輕參謀和佐級軍官都召集到一起,笑容滿臉地對他們說道:「諸位,陸軍騎兵時代已永遠地過去了,今後是機甲時代,如果你們想出人頭地,想當陸軍大將,就一定不能不懂戰車和機甲戰術,更不能不懂外語——特別是德語。希望大家到錫蘭島後做好兩件事:第一,放下門戶之見,切實尊重海軍,不團結海軍,印度戰役是打不好的;第二,尊重德軍官兵,要虛心向他們學習戰術,認真掌握德語,努力把他們的本事學到手,尤其不要怕吃苦,帝國陸軍沒有輕輕鬆鬆就能當上大將的道理!」

  「謹遵長官訓示!」

  升官動力是無窮盡的,在山下奉文給眾人指出明路之後,名倉刊的熱情越發高漲,利用船上無所事事的時間辦起機甲戰術學習討論班,還把山下奉文請來授課,請他談談對德軍機甲戰術的理解並虛心請教各類問題。

  「卑職聽說德國人建議我們裝備1-2個聯隊的英國坦克,比如瑪蒂爾達、邱吉爾、十字軍坦克等等,這是何道理?恕我直言,這些坦克雖然不錯,在伴隨步兵作戰方面更有優勢,但步兵坦克、巡洋坦克的思路與時代已經脫節,靠這些笨重裝備恐怕沒法打出機甲突進戰術吧?」

  「這麼想當然是對的,但我卻覺得這建議很適合第4戰車師團。」山下奉文笑道,「老實說,裝甲突擊戰術我也半懂不懂,在我們這裡真懂的人估計一個也沒有,德國將軍也不是人人都懂,至少要貨真價實的裝甲師師長或裝甲集團軍司令官才完全掌握。我前幾年去德國,重點考察了法國戰役經過,有個情況當時就令我很震驚。」

  大家好奇地聽司令官說下去。

  「大家不要看現在德國坦克威力大、性能好,其實法國戰役時德國普遍裝備的3號坦克在性能上不如法國貨,在數量上更不如英法聯軍總和,但為什麼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果呢?有人說是英法戰鬥意志不行,這當然沒錯,但不全面。」山下奉文耐心解釋道,「德軍在戰術運用上遠遠超過英法,當我們的思想格局還停留在坦克支援步兵作戰、用於前線陣地攻堅突破時,德軍已打出裝甲突進戰術和大範圍縱深迂迴包抄的格局,同樣一輛坦克,在德國人手中和法國人手中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德國人機動、靈活,法國人教條、死板,大家想一想最後誰贏?」

  眾人恍然大悟。

  「現在德國坦克不但質量有優勢,數量也增加得很快,所以能經常打出摧古拉朽的勝利。諾門罕戰役中俄國人讓我們吃夠了苦頭,但這樣的集團軍卻被德國人在戰場上成打成打地消滅,所以大家別老聽關東軍說當初人少的辯解……東線戰場德國兵力比俄國少是公認的吧?錫蘭島登陸戰役德國兵力又比英國人少吧?不知己知彼,永遠沒法打勝仗,當初我們就是太驕傲了。認為意志能彌補裝備劣勢和火力劣勢,真上了戰場發現毫不頂用——這教訓是很深刻的。」山下奉文這時也不忘抨擊東條英機幾句,「某位前首相到現在還執迷不悟,難怪被人喊為上等兵——他就像是一尊依舊停留在日俄戰爭時期的活化石,別說大將,當個大尉都抬舉他了。」

  眾皆點頭,絲毫不以為忤。

  「這次建議裝備1-2個聯隊英國坦克是元首次席副官科爾特使提出來的,除了軍事原因外還有政治上的考慮,他認為這對英國人士氣殺傷更大。」山下奉文笑道,「想像一下,當英國人只能拿十字軍、斯圖亞特坦克迎戰,我們卻拿出瑪蒂爾達和邱吉爾坦克打仗,噢,還可以動用幾輛虎式,對面敵人看見了怎麼想?」

  「他們一定會氣得崩潰的……」

  就在印度派遣軍歡快地辦著隨船機甲戰術學習班向錫蘭島上飄去時,軍令部次長古賀峰一正在海軍醫院裡探望住院的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伏見宮住院一事同樣驚動了天皇裕仁,不但派遣御醫前來看病,第二天還親自前來探望。雖然醫生診斷後認為問題不大,主要是情急之下一時心神受創,但伏見宮畢竟是快70歲的人了,狀態恢復起來很慢。

  裕仁通過其他渠道已得知山本和堀悌吉聯合架空軍令部的事,但他沒法發表意見,再加上堀悌吉連戰連捷,實在也捨不得撤換能打勝仗的司令官,便委婉地提醒伏見宮是否考慮將位置動一動,將軍令部總長職務讓給其他信得過的心腹擔任。伏見宮對如此暗示自然心領神會,但一時間找不到合適人選,便咬緊牙關不肯鬆口,雙方只說了些場面話就結束了探望。

  古賀峰一雖然很尊敬伏見宮,但在後者看來卻魄力不夠,勉強把扶上去也制不住堀悌吉。可他壓根不明白古賀峰一其實早就想得很透徹:他根本就不想當這受氣的總長,更不願去聯合艦隊接堀悌吉的班出任司令長官,只想老老實實把這個次長當到戰爭結束,所以才變成了好好先生。

  「前線打得怎麼樣?還順利麼?」

  「打得極好!」一說這個古賀峰一就滿臉笑容,「聯合艦隊和德軍只用4天就全面占領錫蘭島,損失只有幾百人,俘獲了4萬英印軍和大量物資裝備,還俘獲了一艘輕型航母,準備拖回來充當訓練艦,目前運輸艦隊準備去錫蘭島卸貨,等陸軍印度派遣軍抵達後,艦隊主力就可以回國……連大本營陸軍眾將都說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