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不是您該考慮的問題,這是我的問題!讓巴格拉米揚立即後退組建可靠防線……」也不等朱可夫再說什麼,電話「咔嚓」一聲掛斷了。

  「停戰談判?」華西列夫斯基擦去額頭的冷汗,不知所措地看著朱可夫:他可真敢說。

  6月5日清晨,已攻進喀拉蚩主要防區的紅軍如潮水一般退去,在三個集團軍不計代價的攻打之下,喀拉蚩一線變成一片血火地域,義大利人的防區最後被壓縮到只剩30%,3萬多部隊被緊緊包圍在縱橫不到20公里寬的範圍內,包圍圈裡到最後只剩下不到1.3萬活人,其中還有將近5000輕重傷員,兩翼兩個德國師同樣打到損傷過半。

  但他們的戰果也極為輝煌,巴格拉米揚氣勢洶洶地糾集25萬大軍前來進攻,到最後倉皇撤離時剩餘部隊只有15萬出頭。雖然從交換比來看似乎不到1:3,但考慮到防禦方兵力不及對方四分之一,而這批傷亡的紅軍很多都是從遠東抽調出來、富有經驗的老兵,這戰果就更加彌足珍貴。

  霍夫曼對此極為動容,特意讓尚在義大利的凱塞林去面見墨索里尼並表示感謝。

  「親愛的領袖,公羊師打得非常好,非常了不起,在北非他們就狠狠教訓過英國人,今天在東線又重新樹立了功勳,元首和全德國軍隊都為此感到驕傲……」

  「哈哈哈,是嘛,我們義大利人也是能打硬仗的!」墨索里尼前兩天跳著腳在罵德國人見死不救,今天凱塞林上門來表示感謝,馬上換了另一種表情。

  「鑑於部隊損失比較大,元首建議先將部隊撤下來補充,他會派其他部隊前去扼守並希望給指揮官頒發一枚帶橡葉飾的騎士十字勳章。」凱塞林當然知道其中曲折,不過也不說破,「為表示敬意,元首希望公羊師增補時能按照德國1943型裝甲師的編制進行調整。」

  「這個……」墨索里尼眼珠子一轉,「原則說來沒什麼問題,不過,您知道的……」

  「我知道,我知道。」凱塞林連連點頭,「元首說了,除三號突擊炮,其他所有裝備都由我們提供。」為保證坦克產量,現在三號突擊炮都在義大利生產。

  「阿爾伯特,您這樣說真是太好了!」墨索里尼激動得兩眼放光,「這個……編制里虎式坦克也有吧?」

  「有,一個整營,連同虎式在內共有330輛坦克。」

  「那就先替我感謝阿道夫,授勳當天我會去柏林一同參加。」

  凱塞林走後,墨索里尼頓感自己的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當天夜裡雄風大振,連幹了情婦克拉娜·貝塔西三次。

  第三天,義大利媒體刊發報導《新羅馬帝國的中流砥柱、我們這個時代的無敵軍團——義大利皇家陸軍公羊座裝甲師征戰紀實》,將公羊師描繪為「平英鎮俄」的王牌師,吹噓其一個師可對抗「三個俄國集團軍」,不但將同在喀拉蚩防線上的義大利步兵師功績全部歸於公羊師,連對兩翼提供掩護的德國步兵師也視而不見。

  沃羅涅日指揮部里一干人等都是憤憤不平,唯獨霍夫曼卻在微笑:「吹牛好啊,我就喜歡義大利領袖吹牛。等該師整編完後,還是要到東線來繼續作戰,義大利海軍也得繼續跟著我們打仗。」

  蔡茨勒先是一愣,隨即同樣會心地笑了起來。

  現在局勢一片大好,喀拉蚩防線圍而不破,坦波夫包圍圈攻克指日可待,鮑里索格列布斯克又一鼓而下,霍夫曼現在只盯著勒熱夫-維亞濟馬一線的戰事。

  第140章 城堡(23)

  朱可夫的決定稱得上當機立斷,就在他發布撤退命令後兩天,德軍迅速吃掉了巴格拉米揚安排的側翼部隊並趁勢包圍鮑里索格列布斯克,等中央方面軍殘部15萬多人狼狽不堪退往巴拉紹夫時,鮑里索格列布斯克已被德軍攻克,在那裡防禦的近10萬之眾過半陣亡,餘下的一半當了俘虜。從6月1日德軍第2、第4裝甲集團軍聯合南下以來,莫德爾僅用8天功夫就吃掉了中央方面軍一半兵力(25萬人)並占領位置十分要緊的鮑里索格列布斯克。用實際戰績證明了他不但能打防禦戰,打起進攻戰來同樣不差。

  如果不是瓦圖京派出兵力接應中央方面軍餘部,連巴拉紹夫都有可能被一口氣端掉。即便這樣,巴格拉米揚的日子也很不好過,莫斯科的命令已下來了,冷冰冰地告訴他中央方面軍餘部縮編為一個集團軍並納入西南方面軍序列,巴格拉米揚本人停職反省並去莫斯科接受處理。雖然朱可夫發了私人電報告訴他沒有生命危險,但今後要想再出頭可是難上加難。

  最讓巴格拉米揚難過的是,他十分看好且器重的普里馬科夫在撤退過程中自告奮勇地攬下了斷後職責,結果不但他的部隊幾乎全軍覆滅,本人也在德軍空襲下喪生。

  圖拉方向,秉承朱可夫旨意的科涅夫憑藉草原軍區那批訓練不熟的部隊和從圖拉、梁贊一線收攏起來的士兵對基希納裝甲集群發動了猛烈反攻,僅僅3天時間就損失了12萬人,再加上一開始因德軍猝不及防進攻而造就的損失,該方向總兵力損失將近18萬人,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順利「擊退」德軍,暫時解了圖拉危機。

  實際上他並不清楚,基希納裝甲集群的最初目的就在於試探圖拉、梁贊一線防禦虛實,並非真要占領該地,在付出將近9000多人傷亡並得知紅軍還有一個重兵集團逼近後,基希納果斷選擇撤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