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殺武器歌利亞最初用線控和電動機,但因控制技術實在麻煩,後來又改為汽油引擎。雖然整個玩意看上去蠻好玩,價格也不貴,大約只有1000多馬克一輛,在閒暇時分還能讓士兵們找點樂子,但霍夫曼嫌其效能太低、速度又慢,要求開發更好的裝備,然後軍工部門又將Sdkfz301 B IVa/b重型遙控爆破車——格拉本狼大力完善,這玩意排雷效率雖比歌利亞成倍增長,但依然十分麻煩——因為還是依靠投放炸藥引爆地雷。

  最後霍夫曼明確下達了指令,鑑於爆破車效果不好,前線給戰鬥工兵派去由勤務坦克改裝的排雷車——用那些繳獲的、性能低劣的T-34們改裝而成的車輛。在「萬能改造」天賦的激勵下,去除炮塔的T-34被改造成了隆隆作響的排雷車。車體前通常帶有2-3個掃雷碾子緩緩前進,中間原本安置炮塔的地方會豎起類似起重臂的鋼鐵拍板,在工兵操縱下不斷拍擊坦克兩側土地用以引爆各種地雷。一輛排雷車通常可拓出周圍8-10米的路徑來,掃雷速度是歌利亞的2倍,每小時至少12公里。

  當前面的碾子被摧毀得差不多時,這些坦克就會直接用車體去趟地雷,直到兩條履帶完全炸毀不能動彈為止,然後工兵就可以放棄車輛準備撤退。如果T-34專用排雷車還不夠用,那些繳獲的、已改裝為勤務坦克的謝爾曼們會繼續衝上去,用身體繼續趟雷大業。

  除T-34能享受這份殊榮外,那些繳獲坦克,比如以六兄弟棺材而聞名的M3坦克,從蘇軍手裡繳獲的斯圖亞特坦克,BT\T-26等輕型坦克都先後嘗試過改造,最後發現還是T-34最好用——這傢伙運載能力強、機動性也好、故障水平在能接受的範圍里,防禦力更不算差,哪怕遇上反坦克地雷也不會給車組造成危險,頂多就是不能動彈。謝爾曼的表現同樣不差,但他們的繳獲哪裡及得上T-34量大呢?

  為迅速打開進攻通道,莫德爾給前線安排了整整200輛排雷坦克,並告訴下面的戰鬥工兵,別為這些東西擔心,真撞上地雷後也不會炸爛,只要能控制戰場,回頭打掃戰場並回收修理後還能接著用。

  這麼壯觀的排雷方法簡直聞所未聞,看著一線排開、隆隆前進的掃雷車,在遠處觀察的第3裝甲師第6坦克團團長弗里茨·貝克上校忍不住感慨起來:「沒想到我們現在這麼闊氣,居然用坦克去排雷……」

  「是啊,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放著坦克或反坦克殲擊車不造,居然去造步兵戰車,哎,真不是在做夢吧?」在他身旁的第1營營長奧托·佐倫科夫少校也萬分感慨。

  在裝備88mm火炮的突擊者坦克殲擊車研製成功並量產後,用38T底盤改建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生產逐步停止,軍工部門除繼續利用這種底盤改建為蟋蟀自行火炮外,還在元首直接干預下開始建造犀牛步兵戰車。

  這是霍夫曼借鑑BMP步兵戰車畫出來的草稿,變成現實時進行了一定改動以適應38T底盤,改造後的步兵戰車長4.9米,寬2.2米,重量大約11噸,配合改進後的140匹馬力發動機時,最大速度可達45公里/小時,一輛標準步兵戰車可容納10人(2+8),乘員艙里有全副武器的士兵8人,每側4人,背靠背乘坐,載員艙頂部有4個艙蓋,車體兩側各有4個射孔,人員可通過車後雙開門出入,一遇到敵情就可快速部署。

  根據運用思路,這款戰車將配屬給裝甲師中的裝甲擲彈兵團使用,正好每班一輛。雖然編制人數比標準的12人少了2人,但威力比Sdk251或250這種半履帶步兵輸送車輛厲害多了,不但是全履帶設計,越野性能更佳,而且火力提升很多,除一挺7.92mmMG42通用機槍外,還裝備了20mm機關炮,而在部分明確為火力支援班的搭乘車上(每排1輛),這挺20mm機關炮換成了75mm無後坐力炮——行進時固定在車體上,一旦進入陣地就可以方便地取下來。

  搭載步兵手中的武裝也不予餘力,新改造的10人班組是4挺STG43和6支G43的組合,比起以前K98步槍的火力不天壤之別。但由於時間不足和產能緣故,新型步兵戰車的數量不多,只來得及完成600多輛,也只有第3裝甲師這樣首批完成整編的王牌部隊才有此殊榮,即便這樣也不過是2個擲彈兵團各裝備了一個步兵戰車營,其他各營依然搭載Sdk251的12人班組。

  為便於區別,在裝甲擲彈兵序列中硬生生變出裝甲突擊擲彈兵這樣詭異的名稱——他們將是第一批配合裝甲營投入戰鬥的步兵。

  「長官,雷區掃清了!」

  貝克上校點點頭,對準通話器下達命令:「全團突擊!」

  第128章 城堡(11)

  「報告,第50集團軍遭遇敵軍猛烈進攻!」

  「迅速報告敵軍兵力和番號……」

  「第3集團軍也遭遇猛烈進攻!」

  「請巴托夫同志立即說明情況……」

  一大清早,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員列伊捷爾上將就感覺焦頭爛額,一堆不好的消息向他猛撲過來,那隆隆作響的火炮、肆意飛行的德軍轟炸機無不揭示大規模戰役已經展開,任何有經驗的指揮官都可以判斷出這等規模的進攻絕不是佯攻或者牽制性進攻。可老天,為什麼是我這裡?大本營通報不是說德國人要去打莫斯科或者去打史達林格勒麼?他們對坦波夫大打出手究竟想幹什麼?

  對布良斯克方面軍在猝不及防之下成為德軍首要打擊目標,他只感覺自己滿肚子委屈。可他萬萬沒想到,之所以該方面軍首先遭到進攻,就在於他的名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