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我決定……」他威嚴地掃視了會場一眼,「必須對敵人予以沉重打擊,無論他們向莫斯科還是向史達林格勒發起進攻,我們都必須予以堅決擊退,任何放棄、妥協、動搖的想法都要不得!要充分展示蘇維埃人民、布爾什維克黨不屈不撓的優良作風,要讓世界人民知道,在英美等國失敗、妥協、退讓的時候,唯有蘇維埃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種印象不但對改變戰爭局勢有用,對未來世界格局也大有裨益。

  至於具體的戰役布置和戰術方向,我希望總參謀部能有更好的應對方案,要充分考慮各種變故因素,要有多樣性的應急預案。我原則同意目前的兵力調度和戰役部署——如果敵人主攻莫斯科方向,則中央方面軍加入莫斯科戰場;如敵人主攻史達林格勒方向,則布良斯克方面軍增援南線戰場。一線指揮官可使用他認為任何必要的戰術打擊敵人。」

  會議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史達林這次沒就具體戰役方針發表指導意見,但無論朱可夫還是華西列夫斯基都明白他的想法:丟失莫斯科或史達林格勒都不可接受——前者破壞政治穩定,後者破壞軍事穩定。

  至於為什麼不就具體指揮方針發表意見,他們也能猜出原因:總書記同志多次直接插手戰局的效果都不好,上次聽信羅科索夫斯基表態多損失了一個集團軍,聽信伏羅希洛夫需要採油設備的意見插手格羅茲尼撤退又多損失了大半個集團軍,再早些時候強令部隊不等頓河完全結冰就渡河進攻結果白白損失兩個集團軍。

  這種干預雖然沒有逆轉戰局,但如果不是這種胡亂指揮與亂插手,紅軍現在起碼能多4-5個集團軍,差不多一個方面軍的兵力就擠出來了。史達林自己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決定這次不干預前線指揮,放手讓他們去打,而且對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的態度都格外溫和。

  第127章 城堡(10)

  1943年5月25日清晨4點35分,在斯摩棱斯克的指揮部里,霍夫曼躊躇滿志地下達了「城堡」戰役正式啟動的命令,這當然是象徵性的,在此之前,詳細命令早已傳達到每一支執行任務的部隊指揮官頭上。

  這是個晴朗的好日子,各前線機場迎來了最為擁擠忙碌的時刻,在震天轟鳴聲中,轟炸機先行起飛編組,然後等待護航戰鬥機一起出發,為加大打擊力度,已成為東線骨幹戰鬥機的Bf-219和Fw-190A都掛上了炸彈。

  5點17分,借著拂曉時分的亮光,第一批航空兵部隊將炸彈投擲到了目標周圍,那些精心布置的反坦克陣地、永久性或半永久性防禦工事、天線林立看上去就像是指揮部的地方、炮兵陣地尤其是高射炮陣地都遭到了覆蓋性打擊,而重中之重是敵軍部署在坦波夫方圓200公里之內的全部野戰機場。

  為達成良好的進攻效果,空襲主要動用Ju-188和He-218兩種型號的轟炸機,前者以投擲燃燒彈為主,後者以投擲250公斤的炸彈為主,曾經風靡一時、占主導地位的斯圖卡幾乎再也看不見,全換成了He-218這種輕盈的天鵝,而新服役的Ju-188也比原來的Ju-88性能更好。

  有了中東石油保障,德軍終於可以奢侈地玩燃燒彈戰術,他們對軟目標的破壞效果更好,同時可利用其縱火特點形成二次殺傷,更重要的是,燃燒後的火光和煙霧還能為後續炮擊指示方向,可謂一舉數得。

  雖然紅軍地面防空火力竭盡全力還擊,但依然無濟於事,除極少數倒霉的飛機被地面防空火力擊落外,大多數根據近段時間航空照相預備要摧毀的陣地全部被命中,可憐的紅軍空軍第15集團軍本來飛機數量就不夠,在德軍猛烈空襲之下,還在機場和庫房裡被摧毀了近200架。

  5點30分,德軍開始炮擊,大口徑火炮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落在敵軍陣地上,激起的灰塵和硝煙遮蔽了整片天空,以至於明明天空是正在變亮,但給人的感覺似乎是越來越暗,只有持續不斷、劃破天空的閃光和隆隆作響的轟鳴聲才讓人明白自己原來身處戰場。空中和地面同步炸響的兇猛火力,幾乎要將紅軍陣地融化在鋼鐵風暴里。

  為確保進攻發起的突然性,莫德爾做了很多調整與佯動:第一是堅持將指揮部設在斯摩棱斯克——指揮部里的電報信號是無法掩飾的,而且一定會非常密集,但放在莫斯科西而不是靠近沃羅涅日就起了明顯的迷惑作用;第二是讓魏克斯的東方集團軍展開進攻,給他們下達的作戰指令是5月27日,除極少數人外,所有東方集團軍群的部隊都以為這是真實命令——有計劃、有補給、有日程表、有作戰區域分配,他們唯獨不知道,5月26日晚些時候會給他們一個「計劃推遲」的補充指令,莫德爾相信潛伏在這裡的間諜一定會想方設法把「情報」送出去;第三是讓沃羅涅日方向按兵不動,任何有可能造成誤會或警覺的行為都不執行——其中就包括排雷和戰前勘察。

  為阻攔德軍裝甲集群進攻,紅軍在前線陣地埋設了大量反坦克地雷,密度有密有疏,一旦德軍坦克誤入雷區被困住,配合反坦克陣地就能進行精確打擊,因此以往戰役通常都會派工兵事先去排雷,以便儘可能為進攻部隊拉出一條通道,同時減輕坦克損失。這種排雷行動很難做到完全隱蔽,對面的紅軍會經常檢查地雷埋設情況並判斷德軍的進攻方向在哪裡。

  但這次莫德爾決定憑藉裝備硬闖,不在戰前進行排雷,他的底氣來自於那幾百輛排雷車。德國軍工部門一直在琢磨用機器排雷以提高效率,一開始他們造出了歌利亞——這種小巧的微型坦克箱內帶有高爆炸藥,一旦觸雷就會爆炸,使周邊50米內的地雷全被引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