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霍夫曼的思維里,如果英國人識趣點早些投降,南非還可留給英國,如果繼續冥頑不靈,南非也一併處理掉——儘管會有些麻煩。

  「但法國提出想要奈及利亞。」里賓特洛普補了一句,然後他看到元首陷入沉默。

  「貝當的心很大啊。」霍夫曼嘆了口氣,「奈及利亞我不同意,不過可以把黃金海岸(加納)給法國人,我們只要在達荷美(貝寧)上弄一條通道,把多哥、奈及利亞和喀麥隆串起來就行……」

  霍夫曼知道奈及利亞有石油,這對德國很重要,對未來歐盟也很要緊,他不能輕易放出去——石油與原子彈是德國統轄歐盟、立足世界的法寶,法國控制下的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都有石油,如果再控制奈及利亞,將來就有與德國分庭抗禮的底牌,霍夫曼可不想再打一次普法戰爭。

  對德國未來在非洲的利益他圈了兩個位置,一是德屬東非——大致包括吉布地、索馬利亞、肯亞和坦噶尼喀(一戰為德國殖民地),另一塊是德屬西非——大致包括多哥、奈及利亞和喀麥隆,對德國來說,除拿回一戰殖民地外,只多了索馬利亞、奈及利亞和肯亞,從地盤上看起來並不太大。

  不是他不想要殖民地,而是殖民地今後脫離母國是大趨勢,戰後一定會有一波接一波的獨立運動,而美國必定會在其中煽風點火,現在拿到越多,將來包袱就越重,德國在東歐、中東已有了一大票小弟,殖民地遠沒有這麼重要。之所以還要組建德屬西非和德屬東非,動機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為了面子,顯示德國已全面復興;後者是為了保住印度洋石油通道的側翼,都不是簡單地為殖民地而殖民地。

  至於讓法國人、義大利人擴大殖民地,霍夫曼的動機也不單純——這兩個國家的精力一旦被拖在殖民地上,就沒有能耐在歐盟事務中找德國的麻煩,畢竟德國沒有靠殖民地過日子的打算。

  「可以再和法國人談談看,我們沒必要著急,但有一點必須提醒貝當,如果英國完全倒了,那麼他的條件會變成對美國宣戰。而且,他不想對英宣戰就沒法肅清戴高樂分子的影響,何去何從讓他自己想清楚。」

  「對美?」里賓特洛普一陣苦笑,「如果他有對美的勇氣,就不是現在的貝當了。」

  「我沒開玩笑。等非洲肅清,日本一打印度,大不列顛還剩下什麼?南非?——一個孤零零的橋頭堡;加拿大?——一片冰天雪地且在美國邊上;澳新?——遠在太平洋另一端。那時候就不需要法國打英國,如果他還想拿到這麼優渥的條件,就必須一起去打美國人。」霍夫曼狠狠地說道,「如果這樣貝當還繼續裝聾作啞,那只能告訴達爾朗,要不他干,要不我們扶植賴伐爾干。」

  里賓特洛普眼珠子一轉:「能把對即將對印度動手的消息告訴他麼?」

  「這個……你看著辦,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挑個合適時間,現在聯合艦隊還沒走,走了之後……」

  里賓特洛普立即心領神會地告辭。

  霍夫曼在辦公室里陷入了沉思,法國人的條件還有點高,但總歸還可以談。要確保最終勝利,光靠眼下手段還不夠,必須要有某些強力的東西,比如——超級炸彈!

  他翻了下日曆,兩天後也就是5月13日是有關超級炸彈的秘密會議,學術負責人海森堡將進行全面匯報,然後項目負責人施佩爾會部署下階段工作,他輕輕敲擊著桌子,思考著該項目後續如何推動為好。

  第105章 蘇爾計劃(1)

  在霍夫曼強力整合與推動下,原本散落各處的超級炸彈項目人員與科研力量逐漸整合在了一起,但其間並不順利,陸軍軍械局、海軍和空軍軍備局等軍事機構、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均紛紛插手,行政的、經濟的、學術的乃至意識形態的力量滲透其間,表面上大家都為了同一個目標,但實際上各有各的小算盤,這讓霍夫曼很頭疼。

  那些明面上彬彬有禮的專家中也存在著不大不小的矛盾:以海森堡為首的理論物理學家與瓦·爾特·博特為首的實驗物理學家之間存在著「能源派」與「炸彈派」的矛盾,炸彈派中又有「鈾路線」與「鈽路線」的分歧。在霍夫曼看來,所有關於早期原子能利用與核工程項目中出現過的爭論在德國科學家身上都可以找到,偏偏一個個來頭不小且互不買帳。

  更要命的是,科學家們雖然彼此間爭得面紅耳赤,但對行政官僚和軍方將領的態度卻基本一致——認為他們啥也不懂。在專家眼裡,沒有物理學或者放射化學博士學位打底,連入門討論資格也沒有。德國人崇尚權威不假,但學術領域崇尚的是學術權威而不是行政權威。倒是霍夫曼和這批專家們溝通幾次後博得了初步認可,認為元首是官僚中最清楚鈾項目底細的人。

  施佩爾費盡心機進行了統合,建築師出身的軍備部長雖然同樣對核武器一竅不通,但對工作統籌與項目人員進行了比較理想的搭配,完成了最讓霍夫曼頭疼的前期準備。根據統一安排,項目負責人由施佩爾親自擔任,日常工作組織開展與費用撥付由米爾希元帥具體負責,學術負責人則由海森堡和博特分別擔任正副手。

  米爾希元帥與鈾項目的關係一直糾纏不清,直到被發配去看管戰俘營後才脫離工程,但所有人都沒想到,僅僅幾個月,這個被認為完全靠邊站的元帥重新站在舞台中央——不但擔任了軍備部副部長和托特組織的負責人,還出任整體項目的實際領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