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你們無力遷徙,那請你們儘可能在居住地、工作地附近挖掘足夠深且牢固的防空洞,並存儲充分的食物和水,這會讓你們減少損失,儘可能在戰爭中存活下來;

  如果你們連這些也做不到,那請你們儘可能多祈禱,指望你們的防空部隊更加可靠些,指望你們的防禦措施更加完善些……」

  「啪」地一聲,霍夫曼關掉了收音機,戈培爾的演講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是另一種風格的演說,更難得的是,他用英語演講時也非常不錯。

  「元首。」凱特爾有些困惑地問道,「您為什麼會讓博士發表這樣一次講話,與當初總動員時後的講話相比,這多少有點……」

  「太軟弱了?」

  「這……」凱特爾心裡是這麼想的,嘴上卻不便說出來,換了個口吻說道,「會不會給其他人造成困撓?」

  「這才是宣傳和政治。」霍夫曼笑道,「一味的強硬和威脅並不能奏效,而且我們已用炸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這是用來進攻羅斯福及其執政基礎的炮彈。你們不能用德國的政治生態來思考問題,不要用我們的想法來揣測美國人,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您真要對美議和?」

  「為什麼不行?」霍夫曼笑了,「對蘇可以議和,對英可以議和,同樣對美也可議和——只要他們承認德意志現有的利益和勢力範圍就行。您要清楚,美國人民是很短視、很沒有世界眼光的,他們最喜歡自己縮在美洲過小日子,要不然孤立主義怎麼來的?他們不懂德意志民族的生存哲學。」

  凱特爾懂了——這是趁勝求和的套路。

  「打倒美國並不是這次戰爭的目的,等我們剪除了英國和蘇聯這兩個美國的主要羽翼,顛覆美國人的認知,完全可以在下一次戰爭中再壓倒他們。」霍夫曼躊躇滿志地說道,「俾斯麥用三次王朝戰爭解決了德意志統一問題,我可以用兩次甚至三次世界戰爭解決德意志的世界地位問題,完全不必著急。」

  「這是當然,元首應該繼續領導我們50年……」陸軍元帥、總參謀長笑臉如花,馬屁拍得震天響。

  霍夫曼也附和地笑了起來:馬屁人人愛聽,只要上位者不要光憑馬屁用人,造成不了多少危害。

  「如果這個呼籲不成功呢?」

  「這是一個楔子,一個在他們內部造就懷疑與不信任的楔子,只要我們繼續沉重打擊美國人,他們最終會因為這些而崩潰。美國人是在做生意,沒有誰能夠承受持續投入而見不到最終盈利的生意。」

  「比如在非洲的戰事?」根據最高統帥部的命令,登陸馬達加斯加的行動馬上就要發動,要求在10天內完成攻略任務,這要求聽上去緊迫了點,但實際難度不大,偵查表明馬達加斯加島一共只有3個英國旅,除幾艘輔助巡洋艦外沒有任何海軍,飛機數量也沒超過120架,軸心集群完全占據壓倒性優勢。之所以堅持要打一場登陸仗,就是要強化陸戰旅的兩棲登陸水平以用於印度攻略。堀悌吉麾下的日本海軍陸戰隊也在進攻之列。

  「占領馬達加斯加後,將這批部隊放到肯亞去登陸,給古德里安提供最大幫助——到最終解決艾森豪、巴頓這批殘兵敗將的時刻了!」霍夫曼微笑道,「最後剩下南非,我要看看美國人打算怎麼去援救這個非洲之端。」

  第087章 相互學習(上)

  5月2日上午,著名的橢圓形辦公室門關得緊緊的,裡面只有兩個人,其一是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另一位是年紀尚不及五十、但髮際線已十分往上的中年男子,一雙眸子裡投射出懾人的精光,不是別人,正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第一任局長埃德加·胡佛。

  距離5月3日下午第二次國會質詢的時間已越來越近了,但羅斯福依然沒等來急需的好消息。昨天,整個東北部沿海陸航部隊整整搜索了一天,沒發現敵軍的任何蹤跡,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攻擊群搭載航空母艦而來,但這支龐大的艦隊如同人間蒸發一樣,徹底消失了。

  根據參聯會判斷,如果這支艦隊一心一意逃跑,此刻應該已跑出去1200公里了,雖然所有人都沒表態放棄,但毫無戰果幾乎是板上釘釘了。烏鴉倒是發來緊急情報說軸心艦隊再次在英雄港靠港,但等英國人出動重型轟炸機前往轟炸時,整支艦隊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阿諾德指示第八航空隊今天白天發動大規模報復性空襲,昨天一天進行了各種準備,調集了1000多架轟炸機和相應護航兵力,準備給柏林以毀滅性打擊,但羅斯福本人卻對空襲成效不太看好——千機轟炸搞過多次,一開始很有威力,後面效果越來越差,損失越來越大。

  在英國海上運輸線被大規模封鎖後,物資和油料輸送相當困難,如果不是為了報復紐約被轟炸,邱吉爾根本捨不得拿出非常寶貴的航空燃油去揮霍,千機轟炸再加護航戰鬥機出擊一次至少需耗費1萬噸高等級燃油,還不如去轟炸亞速爾更有意義。目前轟炸亞速爾的主力飛機已由蘭開斯特改為B-17F,美國技術人員在機翼中安裝了被稱為「亞速爾油箱」的超額附加油箱,總體可攜帶的燃料容量從9463升增加到13671升,理論最大航程突破7000公里,能支持飛機安全執行往返轟炸任務——前提是不要受傷。

  好消息沒等來,煩心事卻不少:

  昨天傍晚,杜威在紐約市政廳舉行記者招待會,詳細介紹了紐約市遇襲情況和初步救援成果,整個大轟炸將紐約最為著名的地標建築摧毀得淋漓盡致,儘管人員損失不大,一共才不到200人,除國民警衛隊成員外就只有不到100人傷亡。但因為軸心有意識地轟炸了長島富人區,死亡人員大部分是上流社會家庭成員,雖然第一等財團家族的核心成員並未受到傷害,但羅斯福已接到好幾個電話,表達了對政府未能實施有效防禦的不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