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0:08,機群注意到了海面上孤零零的羽黑號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這讓美軍機群興奮起來了,帶隊的亨利中校對此不屑一顧——他可不想在這幾條小蝦米上浪費寶貴的時間,而是直接將電報發到第二攻擊波,讓他們等會「順手」在前進過程中幹掉這幾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他的想法很好:這200多架飛機壓過去後,軸心航母編隊估計剩不了多少軍艦,留點目標讓後面的弟兄進攻也不錯,好歹也是條重巡洋艦。

  抵達預定作戰海域Z點後,這支龐大的機群沒有任何發現,亨利中校心態依然很平和:剛才耽誤了一段時間,再加上飛行過程中機群與敵艦隊速度差的緣故,他認定軸心艦隊肯定利用這段時間前進或轉向,於是將200多架的大編隊分成3個6、70架的小編隊,分散尋找敵艦隊動向。

  搜索5分鐘後,亨利所在的中路編隊尚未有任何發現,只聽耳朵里傳來一陣驚呼聲:「一大群敵機朝我撲來……」定睛一看,一大波敵機從高空直奔本方左翼,數量似乎超過60架。

  亨利對此沒有驚慌,出發前考克斯就交代對方可能還有五六十架戰鬥機的規模,見到軸心戰鬥機主動迎戰且數量符合認知後,他感到非常高興:這說明敵航母編隊近在眼前,否則這些戰鬥機死命撲過來幹什麼?

  「F6F、P-47儘可能纏住敵機,攻擊機群跟我前進,不要擅自脫離編隊……」

  第062章 加勒比海(10)

  還沒等美軍戰鬥機集結起來,對面的軸心機群在沃勒爾帶領下採用「一沾就走」戰術,利用突襲迅速吃掉了美軍10架SBD,6架TBF和1架F4F後快速遁走,自己才損失1架。

  這情形可把亨利給氣得夠嗆,他怒吼連連,一大堆髒話不自覺地噴薄而出,一邊指揮分散的攻擊機群再度集中,一邊連連要求戰鬥機迅速撲上去迎擊。

  從速度來說,Bf-219遜色於F6F或P-47,但因為溜得比較快,一直等美軍戰鬥機全速飛了6、7分鐘才追上。看著後面氣勢洶洶追來的美國飛機,沃勒爾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現在他成功地將美國機群向東帶離了60多公里的地方,等美軍戰鬥機迫近眼前並拉開與護航機群距離時,他忽然將本方機群一分為二,一邊分出24架戰鬥機,一邊是45架戰鬥機。只見45架戰鬥機緊緊纏住美軍戰鬥機,而另外24架則調轉機頭如猛虎下山一般重新撲向亨利的主編隊。

  前沖的F6F和P-47要應付眼前的軸心戰鬥機,攻擊編隊中剩餘的F4F性能和技術又遠遠不是日德戰鬥機對手,雖然拼命抵抗,還試圖擺出薩奇剪刀戰術,但這玩意早被Bf-219用小半徑內切戰術教訓過了,現在再使出來完全就是找死,短短3分鐘內,F4F掉了9架,SBD和TBF各掉了6架,而Bf-219才損失了2架。

  今天SBD可倒了大霉,因為草鹿龍之介認為俯衝轟炸機對航母威脅最大,所以在分配戰鬥機目標時明確規定先打SBD,再打TBF,然後是A20或別的轟炸機,最後才是戰鬥機。

  襲擾攻擊機群取得了勝利,那邊戰鬥機交戰也逐漸分出高低,45架Bf-219與16架F6F和36架P-47進行交手,相對而言P-47性能略優於Bf-219,而F6F又稍遜於Bf-219,加上雙方數量基本接近,因此可認定為勢均力敵的較量。關鍵是日德飛行員水平高出美國飛行員一大截,雙方打出的交換比是6:17,美軍完敗。

  短短几分鐘軸心機群便取得了9:55的戰果,考慮到中間還有17架高性能戰鬥機,成績相當輝煌。取得開門紅後的沃勒爾並未戀戰,而是再次率領機群遁走,他牢牢記得小澤的要求——把敵人往東帶,越遠越好。

  雙方你追我逃,時間已接近10:30,亨利中校終於察覺情況有點不對頭:敵情通報說軸心機群一般會在120-150公里處進行截擊,從敵人開始截擊到現在已將近150公里,下面航母編隊連個影子都沒看見,他忍不住焦慮起來。這時候編隊成員也紛紛向他告警:由於已連續飛行了1000多公里再加中途的時間浪費,再加上剛才為擺脫軸心機群糾纏而全速機動,油料損失很大,TBF們的油料普遍只剩下20%-25%了,而SBD們的油料也只有30%左右。大家希望他儘早拿出應對辦法。

  更要命的是,他還不敢散開陣型去搜索,對面可有幾十架戰鬥機虎視眈眈盯著自己,他敢保證,只要機群一散開立即會被敵人撕成碎片。想到這裡他終於慌亂,一邊將航向由正東調整為正南,一邊向母艦發報,報告未發現敵航母,請求解決辦法。

  「什麼?」聽到前方報告未發現敵航母編隊再加遭到戰鬥機攔截損失很大的情況通報,弗萊徹和考克斯大吃一驚,兩人對海圖看了又看,始終不得要領。

  正在這時,第二封催命電報又來了:8點鐘起飛的第二攻擊波也已抵達Z海域並展開搜索,同樣一無所獲,只報告有幾艘日本驅逐艦在打撈落水飛行員,考慮到這些驅逐艦敵我雙方都在營救,攻擊機們就沒下手進攻。

  「敵人航母躲到哪裡去了?」對著海圖,考克斯忍不住沉思起來。

  弗萊徹知道此時不能猶豫,再多猶豫幾分鐘,第一攻擊波中很多飛行員恐怕就要直接跳海了。他立即下達命令:「油料不夠的飛機去委內瑞拉跳傘,油料尚夠返回波多黎各的一律返回該島——無論艦載機還是陸航。」

  同樣的飛機,同樣的距離,回波多黎各比回航母要簡單且省油,弗萊徹的決定依然足夠當機立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