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場交戰不過持續了短短十來分鐘,卻相當驚心動魄,卡里烏斯所在的二排以1輛坦克為代價,先後摧毀了11輛KV-3,順帶還解決了2門反坦克炮。

  雖然敵人坦克已退走,但敵步兵還在,解決他們可不是虎式的強項,他立即通過電台招呼蟋蟀自行火炮過來,否則這麼多步兵猛撲過來也是件麻煩事。但他沒料到的是,就在他和二號車吸引住當面紅軍近衛坦克旅大多數注意力時,最開始退回去的四號車連同該營另外10輛虎式從另一方向發起了猛烈進攻,一口氣解決了另一側的6輛KV-3坦克,倉促間迎戰的紅軍在擊傷一輛虎式後全被摧毀。

  追獵者坦克殲擊連的中尉對近衛第11重型坦克旅剩餘力量估計得不錯,經過昨夜一場激戰後,整個近衛坦克旅剩下的KV-3一共還有22輛,除卡里烏斯等人遇到的19輛外,就還剩下兩輛因機械故障無法使用的坦克和布布諾夫自己所在的指揮車。到最後,原本編制高達60輛的近衛第11重型坦克旅只剩下了三輛完好無損的坦克——一輛是布布諾夫的指揮車,另外兩輛是剛才從窪地逃脫的KV-3。

  但現在,不但506重裝甲營的坦克全圍了上來,周圍還有一圈追獵者、蟋蟀自行火炮與希姆萊管風琴在虎視眈眈,在更遠一些的地方,508重裝甲營也在飛速趕來。半個小時之後,負責現場指揮的維林少校協調全部部隊對拒絕投降的紅軍發動了猛烈進攻,一堆的虎式坦克、坦克殲擊車和火炮圍毆只剩下輕火力的紅軍步兵們,將他們炸得鬼哭狼嚎。布布諾夫沒等到他需要的油料,卻將整個坦克旅折損於此。

  這場殲滅近衛第11重型坦克旅的戰鬥僅僅是中東集團軍和土耳其軍配合圍殲梅佐夫的波斯集團軍的一個縮影,到3月18日,這個深陷重圍、總兵力達13萬人的紅軍集團軍除2萬左右的殘兵敗將殺出包圍圈,倉皇退往巴庫後,其餘部隊在伊朗、土耳其、亞塞拜然附近被分割包圍後被殲滅,走投無路的梅佐夫中將本人舉槍自殺。

  現在,中東集團軍和土耳其部隊開始向巴庫方向進攻,只要拿下這個最後的紅軍據點,外高加索地區就再也看不到成建制的紅軍部隊了。

  圍攻巴庫的軸心部隊包括11萬德軍,2萬伊朗軍,10萬土耳其軍,擁有400輛坦克和500架飛機,在巴庫堅守的紅軍只剩下6萬士氣低落、建制不全、指揮混亂的部隊,坦克還不到50輛,飛機幾乎等於沒有。更讓他們絕望的是,除收到莫斯科總參謀部和史達林發來的「堅持到最後一人!」的電報外,什麼支援和補給也沒能獲得,裏海空空蕩蕩,上面一條船也沒有。

  他們唯一值得稱道的舉動是將這巴庫——蘇聯最著名的石油城炸成了一片廢墟,但這阻礙不了軸心進軍的腳步,巴庫的陷落近在眼前了。

  第007章 高加索(1)

  「什麼?你說他們全部投降了?」3月23日,克里姆林宮收到令人無比震驚的消息:6萬多內無補給、外無援兵,後無退路的紅軍餘部在絕望中放下武器投降。

  「是的,史達林同志,無論是我們掌握的情報還是巴庫方面最後發來的電報,情況就是如此。」

  「叛徒!叛徒!我要把他們統統絞死!絞死!」史達林怒不可遏地發著脾氣,所有人都噤若寒蟬。

  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對視了一眼,露出了無奈的眼神:巴庫守軍投降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但仔細想想又在情理之中。莫斯科只強調讓部隊堅持打到「最後一人」,卻什麼援助、補給也不給,也不通過裏海船隻進行運輸,只片面胡扯「大無畏的革命氣勢」,這當然不可能讓守軍堅持到底。雖然在敵人猛烈的空襲面前,通過裏海開展大規模運輸存在困難,但連希望都不給守軍,怎麼可能還讓他們堅持到底呢?

  史達林希望利用這些守軍消耗軸心國兵力的企圖破了產,整個外高加索戰役,紅軍連傷亡、俘虜與投誠算在一起,一共損失了17萬人,但他們給軸心過造成的損失——連德國人、伊朗人和土耳其人全部加在一起不過是2萬餘人,其中德國人只占了45%。

  從本月初開始進攻到巴庫守軍正式放下武器投降,軸心集團利用僅僅3周左右的時間,不但拿下了外高加索的大片領土,還占領了蘇聯的石油重鎮——巴庫。總算守軍還有點良心,在投降前將巴庫的油田設施炸成了一片廢墟,但這於事無補,蘇聯的石油產量一下子就掉到1000多萬噸這個可怕的數字。

  這場大勝(因為德軍損失了近萬人且很多都是精銳部隊,因此在高斯眼中算不得完美)給了兩個新加入軸心的小兄弟很大鼓舞:土耳其一下子拿到了包括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內的近1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伊朗不但收復了全部國土,還在德國的默許和縱容下,藉口多年來的傳統民族勢力與領土糾紛,從臨近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南部搶到了近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雖然土耳其對此表示不滿,但伊朗人說的也並非毫無道理,再加上外高加索的精華部分和巴庫油田都掌握在土耳其手裡,土耳其外交部長嘟囔了幾句就不響了。

  實際上,這場勝利不但沒有緩解土耳其伊諾努總統身上的壓力,反而給他帶去更多困撓:他原本只想見好就收,拿回外高加索的領土就可以暫時告一段落和蘇聯人談談了,沒想到這個輕而易舉獲得的戰果大大刺激了軍內鷹派的野心,幾乎是逼迫著政府同意再度擴軍60萬,土耳其國內所有的報刊輿論都口徑一致地要求「復仇」和「收復全部故土」,在這樣的風口浪尖,凡主張「趁勢和談」都被當成賣國賊看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