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琢磨來琢磨去,又把主意打到了T-34底盤上,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該底盤上安裝88mm/L56火炮,這次獲得了極大成功,T-34底盤承載性能比4號底盤更好,在正面裝甲加強到75mm/60度傾角,側面裝甲加厚10mm的前提下,這種殲擊車重量控制在了30噸,機動性也非常理想。工程師們還嘗試安裝了88mm/L71火炮,發現雖然火力得到了顯著增強,但整體綜合性能不如前者,這款基於T-34底盤基礎的坦克殲擊車被命名為「突擊者」,但就是否生產「突擊者」引起了極大分歧。

  支持繼續生產坦克的觀點認為,T-34/76坦克雖然總體性能已落後於四號H型,但至少還是一款性能不算差的中型坦克,可提供給裝甲部隊綜合使用,其運用範圍比坦克殲擊車廣泛得多;而支持轉產突擊者殲擊車的人認為,剔除T-34/76性能落伍的因素外,還應該考慮戰場局勢變化:隨著中東、非洲戰役接近尾聲,今後大規模裝甲戰的目標只能是紅軍,繼續生產T-34/76不能有效加以區別,而從4月份開始,豹式坦克要逐步進入量產階段,對持續生產T-34坦克的需求將進一步降低,但突擊者的性能卻遠強於三號突擊炮或者追獵者。

  霍夫曼贊同生產突擊者的提議,但他不希望部隊同時裝備三號突擊炮、追獵者和突擊者三種型號不同、定位接近的坦克殲擊車,最後軍備部做出決定,根據前期研發的結果,將38T底盤轉用於搭載150mm口徑的榴彈炮,生產蟋蟀H型自行火炮並配屬給步兵支援作戰,並陸續停產追獵者,減少該口徑牽引式火炮生產。

  於是,率部追擊的卡里烏斯不但看到了追獵者,還看到了此時還極為罕見的「蟋蟀」自行火炮——它和追獵者混雜在一起,個頭差不多大,但特徵完全不同。

  「您估計敵人有多少輛坦克?」

  對面帶隊的中尉認真想了想說道:「我只看到9輛,但我估計有15-20輛左右,沒發現反坦克炮。」

  「交給我們吧,讓虎式來對付他們。」卡里烏斯自信地笑笑,「我看到您還有自行榴彈炮,麻煩幫我們對付那些步兵。」

  「沒問題。」中尉點點頭。

  以卡里烏斯所在的第二排為先導,該連14輛虎式以標準的楔形進攻隊形展開進攻,他冒險打開坦克艙蓋,用巨大的雙筒望遠鏡觀察追獵者們描述的戰場,去尋找那些隱藏起來的俄國坦克——通過戰場打掃與俘虜審訊,506裝甲營已知道對手屬於近衛第11重型坦克旅這樣的精銳部隊,甚至還得知這是前不久剛剛抽調過來的紅軍大本營預備隊,更堅定了將其全殲的決心。

  卡里烏斯搜索得很仔細,幾乎是一寸一寸地掃過去,終於在一個窪地邊緣找到了一群紅軍坦克,那是一片被薄雪覆蓋著、其間點綴著乾枯草地的地域,俄國人大概被燃燒彈打怕了,這次沒敢再找有茂盛植物的地方。

  「一輛,三輛……不,六輛。」除坦克之外,卡里烏斯還看到了一群的紅軍步兵從旁邊湧出來,數量似乎還不少。他犯起了嘀咕:這幫傢伙在想什麼呢?為什麼不乾脆撤退?

  卡里烏斯不明白對方出於什麼考慮繼續在這一帶逗留,對面的布布諾夫比他還苦惱:昨夜德軍的突擊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為部隊準備的油料車毀於燃燒彈的戰火,再加連夜撤退,他的坦克普遍只剩下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油料,如果不管不顧地直接撤退,這些坦克一定會在路上趴窩,他必須找到充分的柴油補給才有出路,甚至連繳獲敵軍的念頭都不曾有——德國坦克用的全是汽油,而紅軍從T-34開始,坦克全是柴油車,完全沒法通用。

  就在布布諾夫為油料發愁時,部隊又碰上了前來進攻的追獵者,費盡心機將德軍擊退後,所有坦克的油料都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唯一的好消息是他聯繫上了一個紅軍步兵師,對方也是從伊朗境內退下來的殘部,本以為被德國人的坦克包圍了,弄清楚是本方近衛部隊的坦克旅後又高興起來,師長馬克西姆上校表示自己手裡還有一點柴油能提供給坦克旅,唯一要求是希望坦克部隊能在前開路,把他的部隊一起撤到巴庫去。

  布布諾夫對此求之不得,配屬給他的步兵已在昨天的作戰折損得差不多了,光有坦克沒有步兵配合是不足以殺出重圍的,現在部隊與梅佐夫中將的集團軍司令部失去了聯絡,也不知道自己的使命與任務究竟是什麼,所有人都是憑藉本能與求生的渴望準備撤退到巴庫去繼續戰鬥。

  「不是說有15輛甚至更多麼?為什麼我只看到6輛?」關上艙蓋之後,卡里烏斯開始自言自語起來。

  面對敵情不明的局面,他沒有貿然衝動前去進攻,他讓後面的戰友稍等片刻,自己只帶本排4輛坦克往右側的小道撲過去,那裡離那片窪地足有1500多米,他確信俄國坦克的炮彈打不穿自己,穿過一片灌木叢後,坦克駛上了一處丘陵,隨著地勢的起伏,他的視野一下子開闊了,可也被嚇了一跳:在右側不到400米的地方還停著兩輛坦克,炮口正對著他的坦克,剛才由於灌木叢的遮掩,誰都沒有發現對方。

  紅軍同樣大吃一驚,他們沒想到剛剛擊退敵人的坦克殲擊車後又有德軍裝甲部隊前來進攻,而且是令人恐懼的虎式坦克。更關鍵的是,卡里烏斯發現這兩輛坦克居然還停著不動,似乎還熄了火——實際上是敵人為防止油料消耗過快而採取的不得已措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