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整個運輸編隊的規模比歷史略大(原本14艘),物資構成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坦克數量減少了,且型號換成了大多有些過時的M3斯圖亞特或格蘭特將軍;有關燃料一律取消,因為英國現在自己的燃油儲備都十分緊張;但蘇聯急需的鋁錠、裝甲鋼和補給品卻比歷史上多不少。整支部隊的編號定為JW-51A,同時存在的還有JW-51B運輸隊,兩支船隊加起來才構成完整的JW-51船隊,但因51B船隊的物資尚未安排妥當,因此晚些時候才出發——另一個原因是英國方面對北極航線信心不足,生怕JW-51又重蹈PQ-17船隊的覆轍,因此寧可分為兩個船隊。

  包括霍夫曼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知道,歷史上的JW-51A船隊是完全順利抵達蘇聯的,經歷巴倫支海戰役的是51B船隊,但這一次護航軍艦與巴倫支海戰役差別不大,不過被發現的船隊卻換成了51A。

  對巴倫支海海戰失敗的恐懼一直壓在霍夫曼心頭——包括希佩爾號、呂佐夫號在內的德國水面艦艇居然完敗於英國海軍編隊,當他聽到庫梅茨中將的名字後,只感覺背上的汗毛都豎立起來,否則很難讓人理解他剛剛說過要去度假,結果只過了一夜又急吼吼地跑回柏林去。

  他能做的很有限,他不可能莫名其妙地撤換庫梅茨,且不說德國海軍並沒有太多的艦隊司令能承擔海戰指揮責任,至少庫梅茨現在並沒暴露出問題來,而且他也知道海軍在巴倫支海戰役中發揮失常的重要原因——過于謹慎的海軍司令部下達了保船命令,而更加謹慎的庫梅茨將這個命令執行到了極致。所以他才不顧一切地讓凱特爾下令不准海軍司令部隨意下達指示,現在看來,凱特爾很好地執行了自己的意圖,就不知道雷德爾心裡是怎麼想了。

  迎接挑戰的辦法除了鼓勵和減壓,他又壓上了王牌——要求排水量高達4.2萬噸,被人戲稱為「北宅」的提爾匹茨號一起出動,然後讓前線指揮官果斷出擊,不要害怕損失!他盡力而為了,如果再失敗,實在是無話可說了。

  巴倫支海戰役是必須要打的,躲避並充當存在艦隊絕不是好辦法!姑且不論切斷北極航線有多麼重要,德國海軍要想打破封鎖就必須敢於直面皇家海軍,特別是後者連連受挫、重要主力艦又遠在遠東時,德國海軍必須抓住這個天賜良機發起挑戰——他對丟船有一定思想準備,再怎麼樣也不會比歷史還糟吧?

  在返回柏林的列車上,一直患得患失的霍夫曼終於逐步冷靜下來了,他想到了自己比希特勒有一個更有利的因素——時間!歷史上巴倫支海戰役爆發在1943年新年,那幾乎是極夜最漫長的時刻,只有上午10點到下午14點中的4個小時才有一點亮光,現在已是2月份,按常理推斷,光照條件應該更好。這個猜測很快得到了海軍副官的證實——挪威海域的光照時間現在從9點開始一直延續到下午15點,多2個小時,而中午時分的亮度會提高一個等級。

  霍夫曼興奮地揮舞著拳頭,他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此刻,在柏林,接到U-354號的報告後,雷德爾的第一反應是欣喜若狂,水面艦艇的好日子終於來了。6個月前,德國潛艇和空軍聯手,在挪威海域橫掃PQ-17運輸船隊,把35艘運輸船中的24艘送入海底,共有430輛坦克、210架飛機和10萬噸物資餵了魚蝦,遺憾的是功勞全被潛艇和空軍拿走了,水面艦艇無所作為。元首當時明令大型艦隻不得貿然出海,這使戰列艦和巡洋艦失去了表現機會,希佩爾號重巡洋艦艦長漢斯·哈特曼就對此抱怨連連。但這一次不一樣,元首不但批准了獵殺運輸船隊的「彩虹」計劃,還要求挪威海軍傾巢出動,包括將最令人望而生畏的提爾匹茨號投入戰鬥。

  他仔細思考著敵情與形勢,斟酌著言語,準備給在前線指揮的庫梅茨發布命令,提醒他注意安全,切忌不要中了英國人的雷擊陷阱,海軍總參謀長屈特·弗里克中將也準備向庫梅茨發出告誡:「不管作戰命令如何規定,如果你與勢力相當之敵交鋒,作戰活動必須有所節制,不可使我方主力艦冒極大風險。」剛把命令擬好準備發出去,副官無奈地跑過來告訴他:「凱特爾總長下了指示:元首有令,不得輕易干涉前線指揮官決策,任何命令必須經元首本人首肯後才能發送。」

  雷德爾與弗里克兩人面面相覷、一片愕然,他們不禁把狐疑的目光投向凱特爾,意思仿佛在詢問最高統帥部總參謀長要剝奪海軍司令部的指揮權?

  凱特爾尷尬不已,正想硬著頭皮解釋兩句,雖然他也不理解為什麼昨天傍晚臨走前元首如此鄭重其事地交代,還威脅要免雷德爾的職——後半句他可沒敢流露出來,不過霍夫曼的電報很快就到了,這立即解了他的圍,他大聲宣布道:「元首提前結束休假從貝格霍夫別墅趕回,直接指揮作戰,他要求發送明確指令給前線指揮官——『英勇進攻,不要害怕損失,我和德國人民在關注著你們!』」

  好吧,這是元首的意思,不是凱特爾元帥在狐假虎威!雷德爾與弗里克兩人都鬆了口氣。不過轉念又苦笑起來——剛剛還準備提醒庫梅茨謹慎從事,沒想到元首現在來了這樣一句,兩人只好默默地把自己的命令推翻。心裡卻在猜測,為什么元首的態度會來個180度大轉彎?難道元首真對Z計劃信心十足。還有,元首為什麼忽然想到要插手海軍指揮,他一個陸軍下士懂海軍麼?——不過最後半句也就是心裡想想而已,元首親自決策的「昆古尼爾」計劃完美執行、席捲中東後,威望可比從前更勝一籌,再挑剔的人也說不出個「不」字來。




章節目錄